•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恋爱随意链接

    恋爱随意链接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2012

    主演:水岛大宙,丰崎爱生,泽城美雪,金元寿子,寺岛拓笃,藤原启治,伊藤静 

    导演:大沼心,川面真也,黑川智之,神保昌登,平田丰,玉村仁,福多润,山口赖房,永冈智佳 

    猜你喜欢

     剧照

    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1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2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3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4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5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6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16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17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18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19恋爱随意链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私立山星高校中,拥有如同春风一样温暖人心笑容的永濑伊织(丰崎爱生 配音)、外表腹黑毒舌,实际上内心十分细腻脆弱的稻叶姬子(泽城美雪 配音)、各方面都只能被称为在普通水准的八重樫太一(水岛大宙 配音)、武功高强却患有男性恐惧症的桐山唯(金元寿子 配音)、作风轻浮但其实非常专一的青木义文(寺岛拓笃 配音),这五名文化研究部的部员们像往常一样过着平静的一天,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久之后,他们的命运即将因为某件事情被发生颠覆。  人格转换就这样毫无预兆的发生了,这种只有科幻小说里才会发生的桥段让部员们感到不知所措。然而,震惊之后,兴奋感随之而来,能够利用别人的身体体验这世界的机会不可多得。但随着人格转换的发生,部员们内心深处藏匿着的隐秘感情和伤感过往也无法再继续隐藏,他们能够乐观的面对这些或是伤感或是残酷的真相吗?

     长篇影评

     1 ) 。

    心里想的总是直接说出来的话,真的很让人受伤。 但是朋友不就是互相伤害的吗 说得真好,为什么要想那么多啊,为什么总要跟别人展现理想中的自己啊,为什么要这么累啊,为什么要把自己压抑到崩溃啊,自己就是自己啊,想那么多干嘛,想让别人开心的时候让别人开心,想自己表达情绪的时候自己表达情绪,这又怎么了。 这也是在为了别人,这也是为了避免有更大的损失,这也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更好地更快乐地更自由地活下去! “我一直受着无聊的标准的束缚,一般人会怎么做,一般人不会这样做 之类的,我会以此为标准决定自己的行动,所以就陷入了自在演戏的感觉,我以前都一直想要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但不是这样的,就算不拘泥于一般人会怎么做之类的常识,也有愿意肯定我的人们, 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按你自己的方式活下去,这样就好。”

     2 ) Reset!

    2020.10.8 14:27 啊~看完了(风船葛语气)当年看过但是应该没看完,脑子里一直记着这部,终于看了。好看好看!17集里几乎五集一回合,每回合的设定都很妙。最后五个人队内语音,把剧情推向高潮。我好喜欢这种,有点东西。最近比较关注番剧声优,而且近期最爱的两个女性声优:泽城美雪 和 丰崎爱生,恰好最近重温这个,一听:这不就是我最爱的两个女cv吗!爱生后面给纱织配的音真的太牛了!完全不一样,好帅(跑题了) 我一直是坚定不移的太一×稻叶党,看最后他们在一起了长舒一口气。其实中期就能差不多看出来这俩是一对了,前期伊织和太一两个人发展太快双箭头太明显了,在这部番里一定没有这么简单。看到伊织和太一最后异口同声的说:能喜欢你真是太好了。还说要reset,好感动。这五个人我每个人都喜欢,他们两个可能还是有缘无分吧,这样安排我觉得很好。

    男二青木同学后期好稳,看前期看不出来他后面能和唯这么甜,心灵对话撒糖什么的甜到我了。这队我喜!

    班长有操作的,情商高智商高性格好,经常要感叹,原来真的只有中国有禁止早恋这一说啊,班长带头提倡谈恋爱可还行。又想到,要是所有恋爱番要是都有情感传递这种能力的话,一集就结束了哈哈哈,一般都是从第一集就有很明显的cp,在两情相悦的情况下保持单身,不过那种我也喜欢。

    风船葛这个人自带bgm,他一出场我就一身冷汗,谁能找到竟然还有风船葛集团(?),每次开始新的回合,弹幕里:这是我发明的“船”新玩法,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想想其实一号也没做过什么坏事,而且最后还让他们直面了自己的内心,就是太折磨人了。二号是真的可怕,不拿人命当回事。不过他们还挺有纪律,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还会给补偿。

    这部番也是很神奇,卡在季番和半年番之间集数的17集,而且还有3op+4ed,每个op,ed还都很好听,而且op, ed里的内容也很丰富,我都不想跳过。每集的预告更是绝,预告在ed之前,播完流畅且信息量极大的预告之后紧接着ed,太配了,太牛了。

    《心连情结》这个译名可能更贴切一点,不过记了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恋爱随意链接》这个名了,也挺好,就是没看过的人可能会以为是日常向恋爱番。 当年的骗人事件还是影响太大了,而且性质确实恶劣,影响了这部番。有点可惜。不过我当年慧眼识珠,发现了好多冷门好番。对我来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我不知道在太一身上发生的故事,有机会去看一看轻小说。

     3 ) 伊织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声音可能是让人羞愧难当的,是“邪恶”的,是会令人厌恶的,有的声音的美好的,是更容易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人们不用因为自己有不同的声音,或者说不那么理想的声音而贬低自己,这部动画这样告诉着我。

    伊织是我最最心疼的一个女孩,她在一次次的现象发生中,几乎一直处于矛盾漩涡的核心,一直戴着假面,是以一个表演出来的自我形象去博取认可、喜爱的孩子,她出身于单亲家庭,在母亲多次离异过程中带来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卑微小心翼翼地渴求着一个个新“父亲”的接纳,却从未体会到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伊织可以说是这部剧里真正的女主了,先是小心地掩饰自己的家庭问题,自己的理想形象也一直保持得很好,但是编剧并不是对这个女孩有多么宽容,实际上这一切只是为后面伊织剧情的展开的铺垫,通过时光回溯,伊织面临的家庭问题暴露了出来,通过感情传递,伊织的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巨大矛盾也一览无遗。是的,剧情一步步的推进过程中,伊织在收获着新生、在不断前进,但她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是比同伴有更多成长难题的她更深入地被动地将内心的苦楚展现出来,成长可能伴随疼痛,但被动的现象发生带来的揠苗助长式的快速成长就可以说是剧痛了。伊织是忍受着剧痛来到最后几集的。

    伊织面临着的问题,我以及很多相似的人都会遇到,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在缺失爱的关系中,为了得到肯定而发展成讨好型人格,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意有没有表现得很好,这种表演出来的样子被人肯定就会自我感觉良好,会为这种经过自己精心打造、努力展现出来的,自以为一般人做不到的“优秀”的样子而感到莫名的优越感。但是这一切都是虚假的,只有想被人认可、接纳的心情是真实的,当假象被人揭穿的时候,当自己无法再表演的时候,别人会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好,而自己在同时体会着一种欺骗了别人和自我贬低夹杂的负面情绪之中。最后人设再也维持不住的时候,留下的是自己都不愿意直视和接受的自己。这时情况几乎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伊织所体会的正是一种破灭感,和一种感觉失去一切之后的无所适从吧。但是,我们真的一无所有了吗?

    从零开始,当破除了很多自己的想象之后发现真的有很多人“在乎你是个什么样子在乎得要死”吗?自己的人生,终究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活。去成为自己,去关怀自己,无论朋友是否在身边,无论家庭环境是温暖还是冰冷,是美满还是缺失,在看起来一无所有的背后,去觉察到自己的痛苦、面临的困境,在内心中撑开一片青空,让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都从天空下飞过。或许这样静观,进而去自我关怀,伊织和我们都能够更坦然、更平静地去面对人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让周围的人获得幸福,伊织有这样的自我期许已经足够美好、足够可怜可爱了,但是她最先需要的是带给她自己真正、真实、安心的幸福感。

    我喜欢这部动画,这部动画里的人物没有套路一般的模板,去说去做模板里印刻下的话语,探讨的是人或早或晚都要面对的、真真切切的成长之问,伊织或冷漠、或痛苦、或酸涩、或脆弱的、或振奋的声音,就是她在不断的挫折之中前进的注解,她的心情传达给了我,产生了共鸣和感动。

    最后伊织和太一的对话,平静、释然又有些悲伤,初恋的感情是真的,那时的不成熟和犯下的错误也是真的,但依旧会觉得“能够喜欢上你,太好了“。是啊,最后伊织还是一个人呢,她变得更加开朗,更加真实,更加率性,不是表演,就算不这样也可以被爱,也有人爱着她,她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这样的话,伊织也可以向前迈步了吧。最后伊织利用之前锻造出的看人之法,也是因为与自己相似的人更容易识别出来,看出了濑户内的伪装,将自己接受到的鼓励,收获的成长分享给她,并提出想和她做朋友。我吃惊于在刚刚被伤害过的伊织能这样与伤害她的人推心置腹地交谈,更惊讶于她的原谅与宽广的友情。伊织正如早春新生的嫩芽,在寒冬之后的土壤中,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破土而出,向着更温暖、更光明的地方成长着。

    最后,祝愿可爱又灰暗,开朗又阴郁,热情又冷漠的伊织能幸福地生活下去。无论是怎样的你,我都最喜欢了!

    我很想用心理剖析的角度去温暖而又不失深入的注目于这位矛盾、丰富的角色,还是在能力上有所欠缺,在剧评区看到有同好非常严谨地去分析了永濑伊织的成长心理过程,写得非常出色。去营造出一个虚假的形象,活得像是在演戏,我在初中时经历过这样的日子,所以对伊织特别有同感,当时营造出想帅气可靠、勤奋好学、谦虚礼貌的人设会被同学钦慕,被老师喜欢欣赏,但是终究这是虚假的,在初三和高中时我维持不了这样的人设了,自己特别的迷茫,也特别的自卑,在经历虚假之后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想学什么,高中之后没有老师会高看一眼,也不会有同学钦慕的眼光,我还会因为什么而感到快乐、感到对自己满意呢?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虽然现在我也说不出自己到底想做怎样的“事业”,但还是有大大小小的,纯粹的个人趣味的追求和事情想要去进行,渐渐没有这样那样的焦虑了。想特别感谢上大学时我学小提琴的老师,他认真地鼓励着我去打破自己的枷锁,去尝试去体会崭新的人生。

    第一次在番剧中看到和自己这么像的角色,伊织,要幸福哦,无论你是怎样的人,我都很喜欢你,所以请安心地,带着一些信心地成长吧!

    欢迎来b站找我玩~

    作者:宁静的夏天宁静的梦

    //www.bilibili.com/read/cv9986722

     4 ) 最初的渴望是被需要

    其实从一开始稻叶就看错了,太一和伊织都是为了需要被需要的人,太一是见到有人需要帮助就要扑上去,算是雷锋附体了,伊织则是为了迎合别人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其实说起来,这片子应该说是一个女主两对情侣的格局,头与尾其实都是围绕着伊织发展剧情的,主题其实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为了别人?那什么才是自己?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要管为了谁,心里不要有负担的选择快乐就好。实话说,这结论也是有点扯,但是,这种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就像怪化猫里无脸男的结局是没有结局一样,斩碎所有的面具之后,留下的是本来面目还是一张捏合了不同面具的新面具?

    或许不重要?把它当成脸来用就是了,人生本来就不是那么清楚的。

     5 ) 超能力心理医师:风船葛

    在此之前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弗洛伊德所创精神分析学派的基础理论知识,大家就知道为什么说风船葛神操作心理治疗了。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的第一部著作《癔症研究》里特别喜欢强调人的早年阴影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即”癔症“。轻则缺乏父爱母爱,孤独寂寞,重则童年家庭暴力,甚至家庭性虐待,宅语中所谓的”黑历史“基本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癔症。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有癔症,但是很多都是在潜意识中徘徊,一般只有特定情形下才会激发此癔症,在深层潜意识中的意识很少会浮出到表意识上来。

    弗洛伊德说过:“潜意识一旦进入意识,症状会立即消失。”(《神经症通论》),所以在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派的疗法里,基本都将人们压抑到潜意识里的东西恢复到意识之中进行分析治疗。
    (1)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2)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3)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以上来自于百度百科

    精神分析学派治疗方法如斯,我们再来理解风船医生的治疗方法就不难了。
    第一个疗程:移情法。在剧中的表现模式就是交换意识,通过交换意识的方式来把病人的初期症状给体现出来。患者们通过交换意识交换身体来察觉其他个体潜意识中的癔症,让潜意识浮现出来,并且移情到其他人身上,让别人感同身受,从而得到治疗。
    第二个疗程:自由联想法。在剧中的表现模式就是欲望解放。通过解放患者一些下意识的想法和冲动,促使他们自由联想并诉说,推动他们把潜意识里的症状释放出来。
    第三个疗程:释梦法。在剧中的表现模式就是时间逆回,当然我们观众只看到了这群熊孩子小时候多萌多可爱,其实患者本人在时间逆回过程中本人并无意识,却是处于回忆,就似乎是梦境一样的阶段。同时梦境中的一些潜意识的东西,比如伊织的人格分裂、青木的初恋代入、桐山的男性恐惧等等,也在外部展现给了其他伙伴。
    第四个疗程:仍旧是移情法。剧中表现模式是感情传导。这个算是第一个疗程的巩固疗程,针对的就是女主角永濑伊织,那么我们回头个例分析的时候再回来看。
    这些疗程基本都照应精神分析学派疗法,但是风船医生还有一个更妙的招:用患者治疗患者。患者们都有癔症,或重或轻,通过把他们潜意识里的癔症提取放大出来,产生患者和患者间的冲突,从解决冲突而达到治疗以及加深患者间的羁绊。群体中,尤其是文研部这个有爱和谐,拥有比较深厚感情基础的群体里,既然有冲突矛盾的产生,大家就不会对此视而不见。在病人伤痛重现时候,群体中所有成员,病情或轻或重都对该冲突重视并且及时合理地解决。
    当然这些都不能少了我们本月最佳小护士:男主八重樫太一。男主也有轻度癔症:无畏而无谓的自我牺牲和拯救欲望。但这在第一第二个疗程中一笔带过,男主基本已痊愈,而且男主木有黑历史。而在所有疗程中,男主一直都是在积极配合风船医生的医嘱来治疗其他患者(顺便收后宫,把妹子),最佳护士当之无愧!

    好我们再具体来看看风船医生的几位病号和病历。

    1号病人:永濑伊织
    病历:1. 自我缺失 2. 恋母情结 3. 人格分裂早期
    病理分析:
    其实伊织的三个病症都可以放一起分析。在离异家庭长大,一直随着母亲生活,母亲为了伊织一直在不停的改嫁,一共换过5个父亲。第二个父亲有严重的家庭暴力倾向,导致了伊织在长大过程中学会并精通于看人脸色行事,一旦不合父亲的意思不仅自己会遭到暴打,母亲也会因此遭殃。长此以往,伊织每天都生活在面具之下,要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久而久之,伊织就失去了自我,她有的只是和不同人打交道戴上的不同面具而已。而由于默默的保护着母亲,不敢对母亲的再婚有任何意见。个人认为她的这种心理是受母亲影响,因为母亲也是为了女儿的幸福自我牺牲精神强烈忍气吞声的角色。所以到了后期心理感应阶段,表面元气亲近,实际毒舌腹黑的人格分裂是在所难免,所以对真实的自己暴露的害怕,最终导致黑化崩溃。这里顺便说一下,由于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是平时表现不出来的,在第二阶段欲望解放中,实际解放的只是下意识的一个冲动而已,所以伊织是不会展现她实际黑化的属性的,反而在整个群体中,即使连男主都动摇了,都是完全在推动群体往正能量方向前进的。

    风船医生治疗方法:
    第一个疗程,先坚定自我意识。身体和意识交换什么的最容易让像伊织这样自我意识不坚定的患者迷失。所以风船医师先嘱咐太一护士无论如何先稳住患者情绪,太一护士做到了,而且把伊织患者给攻略了(烧死!)最后风船医生来了一招杀必死:上身伊织患者逼着她跳河自残!然后告诉其他患者伊织患者伤重将死,谁去代替她死。在和大家讨论了以后(顺便和太一护士调情了以后),伊织患者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是群体中唯一的一个个体,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谁也不能代替她去死。当然顺便太一也意识到了替人去牺牲并不是什么高尚到能封神的行为,瞬间痊愈!于是风船医生完成了一次双杀!
    第二个疗程,没啥好说的,伊织在整个欲望解放中是最坚定坚强的一个,除了卖几个萌其实没啥存在感。
    第三个疗程,风船医生通过时间逆回疗法,逼着伊织患者去回想自己童年受阴影的经历,同时也在伙伴中反应出来,从14岁开始就是一个特别懂事能干会看人脸色情商超高戴着面具生活的孩子。这时候正好妈妈触发了一个事件:把有家暴的后爹重新带回家。于是在同伴的随同下,伊织患者回去和妈妈把心结打开了,她可以卸下了为了保护妈妈而做一个乖孩子的面具。与此同时,她也做到了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去,说出了”正因为过去的各种事件发生的交集才有了现在的我“这么具有哲♂学意义的话,更加加深了”永濑伊织“这个自我的肯定。
    第四个疗程,依旧是移情,这次是为了永濑伊织的特别疗程。因为永濑伊织的癔症最严重,也是形成时间最长的。在之前的治疗中,总算伊织患者找回了自我,但是她的自我形成并不稳定。其实她也是个腹黑毒舌的内在存在,但由于和之前形象相差太远,而且自己的毒舌心声随时会被其他几个朋友听到,在同伴压力下(peer pressure),彻底黑化崩溃,而在崩溃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好的一面。其实从各个方面都看得出她对于另外四个朋友是很在乎的,也很懂得关心别人,可是表里太严重不一,又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最终彻底自暴自弃。当然风船医生神机妙算,他了解在这5个伙伴之间的羁绊有多深,所以在他的逼迫下,伊织通过移情虽然暴露了真实的自我,但仍然被伙伴们所接受了,在最终触发的”稻叶被绑架事件“中也唤醒了自己善良的那一面。最终伊织以及她的朋友们都能够接受一个表里不一但其实很善良温柔的伊织。

    2号病人: 稻叶姬子
    病历:1. 安全感缺乏 2. 孤独症 3. 轻度人格分裂

    病理分析:稻叶患者自小就怕生,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孤独自闭的她日后成为了一个表里不一的姑娘其实也不意外。由于从小孤独惯了,口是心非,不信任别人。在换身份的疗程中,她一直担心自己的身体被自己的同伴用去做不正当的事。在欲望解放疗程中,她又是因为心口不一,但欲望解放下意识的毒舌伤了自己的朋友而痛苦。与此同时,她喜欢上了八重樫太一护士,而太一护士此时和伊织患者正打得火热,害怕自己的下意识欲望解放会让太一难做,让伊织难堪,让整个群体动力失衡而解散,所以她也成为了除了唯以外最早离开群体的一个成员。

    风船医生治疗方法:第一个疗程,用换身份的移情疗法让她把对人缺乏信任这个潜意识的问题浮现到意识里,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太一小护士羞耻play进行辅导,对她说出:”其实你是我打飞机的对象“如此不堪的秘密(尼玛我以往见过的表白方式都弱爆了),潜台词就是:“我已经这么信任你把这种秘密都告诉你了,你还不放心我吗?”对于不轻易信任别人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秘密和她交换,太一小护士可谓壮哉!而稻叶患者在向朋友们坦白的时候也得到了朋友们的支持,从而不信任人的这种安全感缺失症可谓迎刃而解了。
    第二个疗程,解放欲望时稻叶患者仍然拥有轻度的人格分裂,换言之就是傲娇蹭得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通过解放欲望,稻叶患者自由抒发出了自己的想法也找到了一直困扰着自己的事实。又是在太一小护士的开导下对他表白,太一小护士十动然拒了。不过大家都知道,很多事情(像告白啊神马的)憋在心里憋得慌,有的时候知道是什么结果宁愿说出来,压力会减轻很多。这样来看的话,稻叶患者的症状在这种解放欲望的发泄之下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第三第四疗程无需赘述了,稻叶在前面两个疗程已经基本痊愈,她后来的出现完全就是为了变成小孩卖萌以及和男主秀恩爱以及告诉伊织正宫易主了而已。

    3号病人:桐山唯
    病历:1. 男性恐惧症 2.依存逃避并发症

    病理分析:因为小时候有一次差点被男性侵犯,虽然一身空手道好技术但却无力反抗,所以对于任何男性的接近都有恐惧的心理阴影。而且桐山患者进了高中以后,变得越来越依赖朋友,而对于自己不擅长处理的事情,比如被青木告白以及被姬友对手挑战,就选择回避,完全失去了好胜心和斗志。在解放欲望阶段中,桐山患者对于自己的自制能力完全没有信心,从而变成家里蹲状态,从此避世不出。

    风船医生治疗方法:第一个疗程里,先在换意识中由青木义文发现了她一旦有男生接近就会颤颤发抖的弱点,既然症状已经初步形成,那么小护士八重樫太一尽职尽责,用蛋疼的经历教会了桐山患者如何对付男生(恭喜桐山患者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亲身经历蛋疼的女性!)桐山患者向着男性恐惧症康复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第二个疗程里,由于欲望解放,她的暴力倾向变得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感觉不把自己锁在家里就无法抑制的冲动,她也完全对自己的意志力产生了怀疑。小护士太一和青木患者一起组成了基友组合,身体力行的说服下,这才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放弃了逃避。至此依存逃避并发症治疗初现疗效。
    第三个疗程里,桐山患者时间逆流回到了从前,想起了自己和姬友的承诺要一起打进全国大赛(教练我想打篮球啊!),但却不能确定青木对自己的感情而逃避,最终被青木再次表白所打动,坚定了自己要重新振作,自己去面对并克服困难,一并根除了依存逃避并发症和男性恐惧症,彻底痊愈。
    第四个疗程不谈了,小俩口秀恩爱神马的最讨厌了!

    4号病人:青木义文
    病历:初恋代入

    病理分析:很常见的一种少年病,因为初恋和现在喜欢的妹子长得很像,而初恋又是刻骨铭心的无疾而终,所以对现在的妹子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情愫。导致的结果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无法忘记初恋呢,还是喜欢现在的妹子呢。

    风船医生治疗方法:既然是恋爱病嘛就要用恋爱解决。前面两个疗程都是为了增强羁绊,增进关系铺垫的。一直到第三个疗程,青木患者通过时间逆回想起了初恋西野菜菜,而同伴们也知道了西野菜菜的存在。让现任女友知道前任女友的存在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通常是对自己很残忍),于是为了解决这个冲突,青木患者决定回去找初恋了解自己的心意,最后发现过去喜欢是喜欢,现在喜欢的不是一个人,但仍然是喜欢,说穿了其实就是喜欢同一个类型的女孩有什么错吗!(错大了你个千刀万剐的异性恋!)顺带再提一下,青木患者一直比较嫉妒像太一护士这样敢说敢做的性格,在第二个疗程中两人争执起来有一定体现,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其实在各种表现上,青木是仅次于男主的非常积极主动的角色,这次回访初恋情人也解开了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的心结。还有风船医生一直说“青木患者你丫是最无聊的一个”,因为自始至终青木患者的都是很坚定的一个人,治疗过程非常短暂(风船医生你职业病又来了,疗程越长收费越多嘛,但你忘了这组病人你不收钱的哈!)
    第四疗程依旧不提了你们这帮晒恩爱的异性恋!

    忘记提了,其实风船医生另一个疗法有奇效的秘诀在于恋爱疗法,最终促成了两对情侣啊(目测伊织会变百合,可喜可贺!)还有什么比高中生青涩的初恋更有疗效的东西啊!

    给你这样一个牛逼的超能力心理医师,做到其他任何心理医师做不到的人格替换、欲望解放、时间逆流、心灵传导,附带一个长得帅行为man嘴炮无敌全懂妹子和汉子心理的太一小护士,还不收钱,最最重要的是疗程结束还送你一段恋情和一群基友和姬友,卧槽这种心理医师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PS:羞色真是世界上最美的颜色啊,难怪娇叶人气爆高!
    PPS:由于声优试镜事件沸沸扬扬,BD和小说销量暴跌啊,目测第二季就没有了,大家节哀吧!

     6 ) 永濑伊织的心理创伤分析

    参考书籍:

    1:《伯克毕生心理学》

    2:《简析荣格》

    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永濑伊织的心理问题&成因

    直入主题:以下分时期讨论永濑伊织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因永濑伊织在不同现象中戏份不同,重点选择表现力最强的集数进行分析。

    1:(幼年-E0)缺失父爱和母亲的关怀&家庭暴力→“完美”人格面具诞生

    伊织至幼缺少父亲的关爱,母亲的多次再婚中的第二个父亲给伊织带来的影响是永久性的。因为要讨好他,伊织和母亲才不会遭受暴力,所以她渐渐养成了在别人面前戴上他人喜欢的人格面具的习惯,从E17伊织被撕破最后冷漠的面具中暴露出的心声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于自己戴上他人喜好的面具这件事的要求存在二元论断,也就是说戴上面具这件事只有两个结果:做好或者做不好,做不好就代表着一切都结束了。这也是他的父亲带来的:因为做不好,没有办法讨父亲开心,就会被施压暴力,这样童年处在的扭曲家庭环境促使了伊织戴上了讨别人喜欢的面具,而这样的面具也确实为她带来了快乐和友谊。使得她在这样的正向反馈中不停地发展面具。

    3:(E0-E5“人格交换时期“)人格面具膨胀→同一性构建障碍

    戴着面具的伊织无时无刻在扮演着他人理想中的角色:妈妈眼中的好女儿,同学眼中的活泼天然呆,仿佛这就是真正的她。戴着人格面具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人面前展露出不同的样子。人格面具对于人的生存说来也是必需的,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能够实现个人目的,也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但是伊织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了,如果她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伊织,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异化)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在她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极不发达的人格其它部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但是这样戴着面具的伊织正好处在青少年(12-20左右)同一性构建时期。这个时期的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即:“我是谁”),它将为成人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冲突是: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戴上10年左右面具的伊织在构建同一性的时候发生了障碍:我一直在扮演他人理想中的角色,那么真正的我在哪里?伊织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她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和想做的事情,虽然她在努力,但最后还是决定充当气愤的调节器。她的同一性构建发生了延缓的现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伊织虽然是在有意识地追寻自我,她也在不停思考和作出努力,但是伊织的人格面具已经达到荣格所说的“膨胀”的地步了,即:将人格面具等同于自我并以人格面具自居。

    4:(E14-E15“感情传导时期”)面具被撕裂&颓废期

    “感情传导”发生后,太一表白,伊织重新审视了自己:她对太一的感情是自己的感情吗?还是自己因为童年缺失父爱,只是对父亲感情的投射?还是被稻和撮合,想要满足她的下意识的迎合反应?太一知道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他会喜欢我真实的样子吗?在重新思考这些问题之后,她决定拒绝太一。她害怕让他人触碰到真实的自己。文研部的五人虽然关系不错,但是并没有亲密到无话不谈,心表如一的地步,特别是伊织,她一直在戴着别人喜欢的面具,借此保护自己。在太一表白后,她害怕别人窥探真实的自我,出于对于自己内心的保护—筑起了层层高墙,伊织拒绝了太一。

    之后在文研部的“感情传导”让她彻底崩溃了。她一直在扮演别人喜欢的角色。但这次脸上的面具被活生生地连皮带血地撕下来,漏出最致命的地方。别人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也像匕首,一刀一刀地捅在她的人头。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伊织这样活到了现在,第一次让别人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前面提到荣格的“人格面具膨胀”,这样的“膨胀”所导致的危害在于:如果一直所扮演的角色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和需求,就会受到自卑感的折磨并由此陷于自怨自艾,这样引发的后果是自己与集体疏远,并深困与孤独感和疏离感中。之后伊织疏远文研部的四个人,以及对于自己在操场上表现出强烈的内疚、自责和失望切实表现了这一点。她放弃了平常元气的姿态,以挫败无助、冷漠的姿态处于社交,并把自己孤立于班级之中。

    和前几次不同,在母亲不断再婚时,她可以面具让双亲开心;在学校,她可以通过面具成为班级的人气王;在文研部,她可以面具与这四个人友好相处。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她是什么样,心里怎么想。她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保护真实的自己——之前努力,拼命,都能战胜的困难,这次行不通了;伪装了这么久,这次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挽回都是杯水车薪,如同沧海一粟,伊织感受到了无力——这个世界上有她怎么做,怎么努力,怎么拼命,怎么撞得头破血流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她觉得累了,第一次觉得累了。她已经绝望了:她之前可以通过努力伪装来实现的平衡现在崩然倒塌——因为“感情传导”使她无处藏身,越努力伪装,就越是把真正的自己与伪装的永濑伊织的鸿沟拉得越来越大,越是起到了反作用。之前几次,她有可以依靠的同伴。而这次太一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是鼓励她,推着她成为那个戴着面具的伊织,但这样的是不可能的:被撕下来的皮要怎么贴上去呢?这只是雪上加霜罢了,然而最悲剧的就是这样善意的帮助,明明想要拯救,却在一次次地撕碎她,折磨她,蹂躏她,她早已破烂不堪了,却被不明白真正自己的朋友一次次踩踏。现在的她才是真正的孤独,无助,被剥离了生存的意义。

    她是一个人:孤独,荒凉,找不到人求助也不想求助别人,就像被隔离在玻璃瓶中,深知无论她怎么声嘶力竭的叫喊,别人也无法听到,听到了也无法理解她,理解了也无法拯救。就像在ED中,无论真实的自己怎样求救,带上伪装的她再怎么想帮忙也只能是流泪和无视。

    5:(E16-E17“感情传导”后期)同一性构建&治疗

    伊织属于幼年的家庭暴力和亲情缺失综合人格面具膨胀和同一性构建障碍导致的神经症,神经症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她无法接受现实中那个有缺点的自己,无法与自己和平相处。她的思维方式是非此即彼的,全或无,她想找到一种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却永远也找不到。她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不能容忍一种有缺陷有遗憾的生活和人生。她的自我是分裂的,既自负又自卑。“他希望自己无能为力……但与此同时又……坚持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她倾向于感到自己无足轻重,一文不值,但如果别人不把她当天才看待,她又会勃然大怒。”(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伊织在面具被撕破,不与任何人社交,把自己束缚在自己的小岛上,很多人很心疼她.但对于神经症,荣格并非把症状视作一种无味的受罪,而是把它们是为灵魂在逃避恐惧和寻求实现的挣扎过程中经历的成长的烦恼,一个获得意识和成长的价值无量的机会——神经症是一个尚未发现其意义的灵魂的所遭受的痛苦。神经症是让病人注意到其生活中所缺乏的东西和有问题的方面的一种呼唤,是让病人踏上自我发现之旅和重生之路的一种呼唤。

    荣格把神经症的治疗分为四个阶段:这些阶段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重叠,也并非按照顺序进行,它们是:

    (1)忏悔-Confession:这是进行宣泄的最初阶段,此时病人把她扛在身上的秘密告诉分析师,而在剧中,伊织由于文研部成果被毁的契机,加上稻和坦诚的谈话,才激发了伊织忏悔,或是宣泄的治疗的开始。即道出内心中真正的自己,也是在被撕碎了“完美的人格面具”和“冷漠的面具”下真正的她。这个阶段通常和强烈的解脱感、卸下重担的感觉联系在一起。罪疚感减轻了,孤立感,自卑感以及为社会所不容的感觉也同样如此。阴影的整合开始。(可以说那些小混混为伊织的心理病症恢复打了一记漂亮的助攻)

    · (2)解释-Elucidation:这个阶段大致等同于Freud(弗洛伊德)的“解释性”分析。症状和移情现象得到考察,俄日能得到发展的区域被确定下来。开始认真发掘潜意识的工作了。

    (3)教育-Education:(1)(2)所获得的顿悟被投入到生活中。一个人开始对自己产生不同的体验,并开始探寻新的存在方式。这通常伴随着对社会要求的一种改进。

    关于这两段治疗是在伊织获得太一肯定其人生价值,即:不管你伊织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永远是朋友,我永远肯定你。和在稻和被绑架后的心理挣扎之后。

    (4)转化-Transformation:对潜意识的发掘是的一个人直面阴影,以及其他被激活的原型成分,这些原型成分是是对之前狭义的,神经症的或片面的发展的一种稳态补偿。伊织真正的转化成功是在最后击败小混混后,害怕得跪倒在地,完完全全暴露出自己心中的恐惧和懦弱,以及嚎啕大哭的外在反应。这是整个文研部发生超自然现象以来,伊织在别人面前表现了自己的脆弱,人格转化的时候——伊织虽然很害怕,但却没有表达出懦弱。欲望解放的时候。伊织也在努力修复文研部的感情,并鼓励和肯定了稻和的生存方式。在时间回溯的时候,伊织借着文研部四人的帮助拒绝逃避过去,肯定了现在的自己。之前任何时候,她都是那么完美,帮助别人,鼓励别人,而她唯独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恐惧。现在伊织终于放下了一切防备,直面不完美的自己,“完美的人格面具”由她(也必须由她)亲手击碎了。这代表了转化的完成和治疗的结束。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伊织这个人物在参考几种心理学资料之后的人物心理分析。介于本人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只是一名小小的二次元宅。如有专业人士觉得我胡说八道,妖言惑众。欢迎批评指出我文章排版和内容等各方面问题所在,来使这篇文章更好地被阅读。(心理疾病患者的人物心理着实比正常人复杂多了,就喜欢这样矛盾有深度的人物)

     短评

    风船葛的戏份好少。。

    7分钟前
    • ole luk-oie
    • 还行

    (8/10)被“恋爱随意链接”这译名给误导了,以为是普通的校园恋爱剧,其实另一个译名《心灵链环》更符合原意。视角很独特,另类解读超能力的作品。动画版包括了人格交换、欲望解放、时间逆行、感情传导四个故事,相当于小说版的前半段。因整人事件而不会出第二季了,很可惜。

    11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细腻

    14分钟前
    • 妖精右右
    • 力荐

    9集弃

    16分钟前
    • 张兜兜
    • 还行

    刚出的后面四集补完!2012年最爱的动画没有之一!!!谢谢!!!!!

    18分钟前
    • mo
    • 力荐

    果然一开始就因为泽城姐姐的声音大量买入稻叶儿股的我赚了啊!!!看稻叶儿从女王变娇叶儿这种反差真是萌爆了!

    21分钟前
    • 犬系少女刘七七
    • 推荐

    有点意思。看此番时候,一定先认清楚几位主角的名字……七月番,今天总算真·完结了。

    22分钟前
    • Light
    • 推荐

    算是夏季里比较有意思的,看上去像是卖萌,但背脊窜上一股凉意,会致郁么?

    23分钟前
    • tehom
    • 还行

    泽城大爱!happy end

    25分钟前
    • 失去名字
    • 推荐

    好像看的人不多呀,个人觉得尽管各种既视感但还是蛮好看的,然后,果然还是最喜欢青木这种天生性格好的类型呀~

    27分钟前
    • 元気一杯咪噶酱
    • 力荐

    只看前几集还成 后面一直撕撕撕 没有好好挖掘交换人格这个主题的有趣之处 这点上连上天和七个魔女都不如 果然演到一半用年龄操作凑数 对各人的家庭生活描写很少 大家全在名为学校的牢笼里互相撕咬转圈撕逼 到最后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难道还要第二季?

    28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觉得是部挺有内容的剧,有牵扯到一些哲学问题,感觉还不错,画风也可爱,估计会出第二季吧,要不然这就是烂尾了啦!!

    31分钟前
    • 张村委
    • 推荐

    本季最棒的新番!

    35分钟前
    • 吴硬熊
    • 力荐

    泽城姐姐的毒黑傲娇大爱!终成眷属!这才是“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的正片。该说SILVER LINK发挥超常么,不过附4集跟前13集的画风变化忒大 粗糙得狠= =

    40分钟前
    • blacktea
    • 力荐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部该5星吗?

    43分钟前
    • sasasakiko❀
    • 力荐

    超棒!!人性是最有意思的东西!喜欢青木和稻叶,尤其是青木,全力活着的人生最有意义~

    46分钟前
    • 十元一次榨汁姬
    • 力荐

    開頭很有趣。但之後說教味太濃,是太老了不習慣看這種太直接的口水片= =CP真換了,感覺被官方耍了一把!青春騷動的中二少年喔,長大了就是黑歷史了哈哈。

    50分钟前
    • 反眼失敗松果體
    • 推荐

    很有创意 过程也十分扣人心弦 感情描写细腻无比 但感觉这个题材还有可以挖掘的潜质 而且结局过于圆满了 差一点就是神作了(果然还是我已经崩坏了吗。。。)

    51分钟前
    • Han
    • 推荐

    很有意思!就是人名记不清会不太方便看。。于是一直百度一下名字--。。来豆瓣一看分数这么低很不舒服 绝对五星啊!!!好片子啊!!

    53分钟前
    • 小小白snowy
    • 力荐

    这根本不是萌系或者搞笑动画啊。这是绝佳的创意与诚意的结合体!

    58分钟前
    • 绫波丽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