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密室逃生

    密室逃生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美国2019

    主演:泰勒·拉塞尔,洛根·米勒,黛博拉·安沃尔,泰勒·莱伯恩,杰·埃利斯,尼克·多达尼,杰西卡·萨顿,约里克·范·韦杰宁根,杰米-李·蒙尼,亚当·罗比特尔,韦尔·廷德尔,肯尼思·霍,科尼利厄斯·吉尼,保罗·汉普赛尔,佩泰·塞彭克,丹·格伦伯格,吉诺·李 

    导演:亚当·罗比特尔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尸咒

    • 正片

      地狱折磨

    • 抢先版

      致命塔罗

    • HD

      连体阴

    • HD

      僵尸古刹

    • HD

      世外桃源

    • HD

      艾米利亚的孩子

    • 死亡之湖

     剧照

    密室逃生 剧照 NO.1密室逃生 剧照 NO.2密室逃生 剧照 NO.3密室逃生 剧照 NO.4密室逃生 剧照 NO.5密室逃生 剧照 NO.6密室逃生 剧照 NO.16密室逃生 剧照 NO.17密室逃生 剧照 NO.18密室逃生 剧照 NO.19密室逃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六位身份各异的陌生人,为赢取高额奖金,在神秘盒子的指引下受邀参与世界顶级密室逃脱游戏。谁知密室内布局精良机关重重,陷阱遍布杀机暗藏。是刺激游戏,还是博命赌局?谁在背后操控这一切?谁能够成功破解谜局,逃出生天?

     长篇影评

     1 ) 并不血腥却依然紧张刺激的《密室逃生》

    这部还满好玩的,算是紧张刺激又看着很过瘾!特别是我并不喜欢之前的一些密室逃生电影总是很血腥,比如SAW系列,而这次则是几乎不见血,但依然非常扣人心弦,适合不喜欢血腥类电影又好奇心很强的人,比如我。

    影片并不烧脑,也不需要各位观众费脑筋去解决什么谜团,都是片中的人物自己找到线索,观众只顾跟着提心吊胆就可以了。每个密室都有不同的特色与威胁,其中第三个”倒挂屋“是我觉得最好玩的一个,也是最惊险的,确实有几个镜头让人心提到嗓子眼。

    同时,六个人必定要有人牺牲,究竟谁可以活到最后,每个人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也随着剧情发展慢慢揭开。整体来说,是一部不错的悬疑冒险片,而且偶尔还挺搞笑的。

    只是本片六个人的动机感觉有点说不通,虽然他们显然是被设计好邀请来的,不是随机的,但六个人居然都接受了邀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奖品只有一万美元,真的有这么大吸引力吗?为此吃尽苦头,感觉很不值得啊如果是我,收到一个打不开的盒子,估计看都没看就扔垃圾桶了六个人都如此有好奇心又都有接受密室挑战的勇气也太巧合了。

    最终,影片留下很多疑问,只能逼着你看续集了。。。感觉观众本身也像参与游戏的人一样,一直被导演牵着鼻子走。所以我感觉大部分观众应该是在观看中对本片有好感,但最终对结局不会太满意。

    其实本片很适合万圣节,可能因为索尼要发行《毒液》所以才移动到了目前的淡季,但1月本来也常常有恐怖悬疑类电影,算是新年第一个可以让人肾上腺素有所提高的影片吧。

    PS: 我从未去过真正的Escape Room,很希望有去过的人看完本片分享一下与实际Escape Room是否有相似的地方。

     2 ) 解谜版《电锯惊魂》 又一部恐怖片黑马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回想了一下,这两三年来国内引进的恐怖/惊悚片屈指可数,一方面是审查不允许怪力乱神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此类型的欧美电影往往不乏暴力和血腥镜头,这类影片很难在一刀未剪的情况下引进。

    但在印象中,国内引进的几部作品,在规避开鬼怪/血腥后,往往会有一个出色的创意和设定打底,在尺度的安全区内变换出新意,都收获了还算不俗的口碑,至少是有看点和新意的。《忌日快乐》玩的是《土拨鼠之日》一日轮回的梗,喜剧元素的结合也是加分项,胜在婊里婊气且有自知之明。《寂静之地》则有一个绝佳的创意,虽然执行层面上在新鲜劲过后流于平庸,国内的口碑不如北美理想,但Emily Blunt的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这部《密室逃生》在上映前进行了大规模的点映(1月18日公映,1月12日-14日百城提前观影),如此规模的点映在进口片中是非常罕见的,发行商必是对影片质量有着极大的信心。向来对恐怖片评分严苛的豆瓣,点映后的评分也高达7.3分(高过《忌日快乐》的7.1分和《寂静之地》的6.3分)。

    查阅资料后,发现《密室逃生》是北美的“票房黑马”,开局1800万美元的周末票房,仅次于《海王》(有趣的是,《海王》的导演温子仁也是《密室逃生》导演的好友)。

    影片的制作团队看起来也很靠谱:几位主角出演过《超胆侠》《惩罚者》《非典型少年》等高分美剧,曾经监制过《越狱》、《我是传奇》和《速度与激情》系列的金牌制作人尼尔·H·莫瑞兹的加盟,都让影片看起来有了保障。

    于是我也趁着点映,提前走进电影院观看了《密室逃生》,收获了意外的惊喜,绝对是2019年的恐怖片黑马。

    影片的剧情正如其名,围绕一个密室逃生游戏展开。六个不同肤色、人种、背景的陌生人——事业有成的金领、天资聪颖的物理系少女、伊拉克战场归来的退伍女兵、痴迷密室游戏的印度小哥、退休的煤矿工人和杂货店的打工仔,同时收到了一个神秘的黑色盒子,在盒子的指引下受邀参加密室逃生游戏。随着游戏的进行,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而是一场“密室杀戮”。想要逃脱,就必须遵循游戏规则,破解一个又一个密室……

    《密室逃生》像是一部解谜版的《电锯惊魂》,但毕竟是PG-13的北美分级,比起后者少了些血腥暴力,对于国内院线的观众而言,其实要友好很多。

    既然有珠玉在前,想要让观众产生新鲜感,就必须在关卡的设计上有新意,《密室逃生》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六座不同的密室——不断升温的烤炉房间,极限低温的冰天雪地,上下颠倒的台球室,释放毒气的神秘病房,天旋地转的迷幻密室,空间挤压中的书房,各有特色且空间感强,美术设计也有出彩之处,营造出非常棒的沉浸体验。

    尤其是台球室的设计,不仅整个密室上下颠倒,还循环播放着Petula Clark的《Downtown》(《迷失》和《美国恐怖故事》也都有用到这首歌),每播完一遍地板(或者说是天花板)就会掉落一块,算得上全片最惊悚最刺激的段落,看的过程中全程保持高度紧张状态,替主角们捏一把汗。

    扭曲的黑白格纹密室中,主角在致幻剂作用下打斗,也是片中非常有意思的段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美术设计的功效,成功营造出了一种失真的迷幻感。

    借用现实中流行的实景密室逃生元素,影片对密闭空间的压迫感和抽丝剥茧的解密快感的运用,持续不断地在观影过程中向观众传递紧张情绪——而对于恐怖/惊悚片而言,氛围是比逻辑更重要的制胜球。

    剧作上还有一点精妙之处,是为六位主角们设置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共同经历,他们都是“本不可能活下来”的幸存者,而密室的设计分别对应了主角们各自经历过的痛苦经历,对创伤记忆的挖掘,以及在求生欲面前的选择题,也让影片多了几分对人性丑陋面的反思。

    虽然《密室逃生》的剧情看起来不乏套路之处,但对于一部类型片而言,不求玩出多少新奇的反类型设定,不求挖出多么高深的立意,能在有限的格局里奉上有诚意的完成度,悬念营造到位,加一点人性探索,小巧精致,紧凑流畅,就足够奏效。毕竟《惊声尖叫》《心慌方》《死神来了》《电锯惊魂》等一系列经典恐怖系列的开篇,也都具备了这些共性。

    环环相扣、层层反转的剧情,对观众调动度极高的节奏感和代入感,出色的票房和片尾的开放性结局,都让我预见到了又一个新经典恐怖片系列的诞生。

    相信不出意外,《密室逃生》应该会成为国内院线1月份的一匹票房黑马。毕竟在国内院线,国产惊悚/恐怖片几乎快成为了烂片的代名词,这样一部没有鬼怪/血腥的类型片,不仅观赏性强,适合叫上一堆朋友一起看,对于国内的导演/编剧们,也有很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3 ) 作为押注者,你更想赌谁能活到最后?

    聊聊影片中那些有点儿经不住推敲的细节~~

    作为豆瓣分值比较高的院线电影,再加上传说中的一刀未剪,周五首映当天特意趁午休时间提前溜出去买了第一场的票,去看了这部《密室逃生》。

    虽然豆瓣主页上标注的是惊悚片的类型,但看完整部影片后发现其实并没什么血腥暴力的情节或镜头,个人感觉更偏向于反映人性的剧情片,胆小的女孩子也可以放心去看。

    细节完整的小成本电影,上映首周票房成绩力压《大黄蜂》

    《密室逃生》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场景设计和细节设置。

    因为是密室主题,6道密室各具特色、各个关卡脑洞大开,视觉效果非常具有沉浸感,不管你是不是密室游戏爱好者,这部影片都值得一看(有点儿遗憾的是没选择巨幕影厅看这部电影,否则观影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视觉效果会更有冲击力吧~ )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6个身份、肤色、境遇各不相同的陌生人在一处号称“全球最顶级的密室逃生游戏”中相遇并结伴冒险的故事。在游戏邀请函中,几位体验者获悉此次逃生游戏的获胜者将获得1万美金的奖励,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其实是一场无比残酷的密室杀戮。

    整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即是6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密室:不断加温的“微波炉”密室、冰天雪地的酷寒密室、上下颠倒的惊险酒吧密室、即将释放毒气的病房密室、迷幻密室和空间不断压缩、随时可把人挤成肉饼的书房密室。

    六大密室关卡的危险系数与参与难度各不相同,共通点是每一关都能将参与者置于死地。

    虽然视觉效果不俗,这部由好莱坞金牌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打造的《密室逃生》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小成本电影——制作成本只有900万,严重怀疑制片人把请大牌演员的钱都省下来做视觉效果了~

    本片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曾为《速度与激情》、《极限特工》、《越狱》等多部火爆全球的电影及美剧担任制片

    好在,自1月4日在北美上映后,《密室逃生》早已拿下周票房亚军的成绩,第一周票房就突破了1800万美元,甚至力压同一天上映的IP巨制《大黄蜂》,截至目前全球票房已经突破了3500万美元。

    收回成本肯定是不成问题了,看影片结尾,估计还会出第二部~

    对于大多数国内观众来说,对片中的几位主演或许并不熟悉,但对于经常看美剧的同学来说,对他们却绝对不算陌生。

    扮演司机大叔的演员泰勒·莱伯恩曾出演《波士顿法律》、《西部风云》等经典美剧,女兵的扮演者黛博拉·安沃尔则是《真爱如血》的演员之一——很喜欢此次她在《密室逃生》中的角色,只可惜在电影里半途就下线了;饰演学霸 Zoey的黑人女孩泰勒·拉塞尔在《迷失太空》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黛博拉·安沃尔在美剧《超胆侠》中也担任过角色

    看了几篇影评都说《密室逃生》是《电锯惊魂》和《心慌方》的升级版。

    因为胆儿小犹豫再三还是没敢看《电锯惊魂》(真相是只看了看头儿就不敢往下看了,对一切暴力血腥镜头都深度恐惧),但当晚回去就看了同是密室题材的《心慌方》,发现了这两部共有的密室题材人物设置套路——都是通过场景考验体现人性,并且在人物角色定位上有明确分工。

    完成于20年前的这部同为密室题材的电影《心慌方》豆瓣评分7.9,同样值得一看

    同是密室题材,《心慌方》与《密室逃生》在人物设置中都安排了以下几种性格特点的成员:

    自私的反派,通过暴力控制其他成员——金领黑人小哥,凭借自私和冷血几乎活到最后

    无私的保护者,善良担当,体现人性真善美——美丽女兵,身手矫健,为了众人而牺牲,女学霸、超市小哥和司机大叔也在冒险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

    司机大叔在病房密室听了金领小哥的忽悠自愿选择被电击后也死了(真是死得不明不白)。

    金领小黑哥在间接害死司机大叔后所表现出的冷血,既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又感到是在情理之中——或许在很多饱受生活蹂躏的成年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心照不宣却讳莫如深的生存法则:为了生存或是重大利益,去牺牲、伤害别人,是可以被(自己)接受和原谅的。

    庸人,没啥特殊技能,但对剧情或人物起着某种推动作用——印度小哥,感觉他的死纯粹就是为了提醒众人:“这不是场游戏,这是真实的生死考验”~

    能力者/天才,完成主要破解任务——女学霸。

    与《心慌方》相比,同是密室题材,《密室逃生》的场景设计与视觉效果更具戏剧性及沉浸性,更容易让观众投入其中、身临其境。

    虽然影片整体非常具有可看性和视觉冲击力,但随着剧情的迅速推进,个人觉得也存在一些经不住推敲的细节:

    1) 印度小哥:全家都死光了还能每天沉迷于手机游戏,热衷于玩密室,看不出任何悲伤,心会不会也太大了~

    2) 超市小哥:从起初的嘴贱、自私、冷酷,到后来的善良、正义,扭转得有点儿快,感觉缺少过渡

    3) 学霸少女:除了怒砸监控,没发现她的专业优势对剧情有啥实质性的推动(拼图游戏应该不算吧?~);一个瘦小的校园女孩在吸入毒气、口吐白沫后,恢复醒来竟然能打倒2个来清理现场的健壮成年人,并且能迅速熟练使用手枪,感觉不太符合常理

    4) 魔盒考验:既然6人的身份已被选定,入选的前提又是灾后唯一幸存者,为何开场时还要接受魔盒考验?

    毕竟游戏入场券藏在魔盒里,通过灵敏的触觉和计算才能打开盒子、拿到入场方式(严重怀疑魔盒的概念来自“鲁班锁”)。

    凭借矿工大叔和超市小哥的智商和实力,不太相信他们能通过自身能力打开那个盒子——超市小哥好像是通过蛮力打开的,司机大叔咋弄开的剧情完全没介绍~~

    客观地说,影片类型的特殊性和情节的迅速推进,很难令观众参与其中、与剧中人物利用线索共同体验密室解密的全过程。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更像是影片结尾处游戏设置者口中的游戏押注者——冷眼旁观,赌其中的哪个参与者能活到最后。

    而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密室逃生》中6大令人脑洞大开的主题密室所打造出的环环相扣的场景设置以及沉浸式的视觉效果,足以让这场全程无尿点的生死赌局值回票价。

    估计影片上映后不久,类似主题的密室游戏就会陆续推出,引发密室爱好者的又一次狂热追捧。

    在100分钟的影片时长里,《密室逃生》也确实做到了让身为旁观者的观众通过上帝视角体验到了旁观一场生死赌局的惊险、刺激与酣畅淋漓,其中,角色在面对善恶、生死时的抉择或许也同样会令你产生思考……

    所以,如果你是押注者,你更想赌谁能活到最后呢?

     4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密室电影精华合集

    有种你进来?你要不进来我就不出去!

    好久不见的密室类电影,《密室逃生》,名字简单,但内容却很复杂,有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何况这只关于密室的“麻雀”一点也不小。

    这就要从游戏到电影,敞开了说。

    (本文无剧透)


    “密室逃脱”

    为什么说“好久不见”,因为当《心慌方》《电锯惊魂》系列作品完结之后,同类电影已经被认为“挖掘了全部的潜力”,难有新意,但实际上本片还是在这个题材上玩出了花样,用俗话来形容,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之所以说片名简单,正是因为其跟当下比较流行的游戏内容高度重合,甚至很容易被记成“密室逃脱”。

    又说内容复杂,因为在在模式化的基础上,内容却可以千变万化,且簇拥者极多。

    因为从早期的“TAKAGISM”(深红房间)的线上小游戏,到如今线下不少类似的真人互动游戏,内容就是玩家扮演某个倒霉蛋,在一间破房子、甚至很大的密闭空间里死活也出不去,玩家需要利用推理等手段从房间内找出线索,伴随着逼真的环境效果,来打开那道被无数玩家诅咒的“该死的门”,从而逃出生天。

    不太清楚这类游戏是否有“死忠”,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类游戏谁都喜欢玩。因为解密的乐趣,猎奇的空间效果、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还有那种成功找到出路之后喜悦之情,个中体会。个人观点,这类游戏受众率非常高,连我爸妈平日里都会玩(自从给他们推荐冒险解密游戏之后,老两口再也不斗地主了)。

    就拿PC端来说,我个人就很喜欢玩冒险解谜游戏,比如big fish出品的一些解密游戏,还有包括《恐怖小镇》《救赎墓园》《闹鬼传说》等系列,玩起来废寝忘食,有时候为了逞能死活不点“提示”,在一处场景绕一晚上的时候比比皆是(当然这类游戏跟传统的密室游戏还是有些不一样,但共同点都是解密和找东西)。

    或许大多数朋友平日不会专门去找这类游戏来玩,但一旦摆在面前绝对来者不拒。所以如《电锯惊魂》这样的电影其实过分放大了这类电影的猎奇属性,格外强调血腥刺激和人性阴暗面而将一部分受众挡在了门外。到了《密室逃生》,算是回归了正规,PG-13级相对算是大众化了

    同理作为另一种不同的娱乐载体——电影,正是利用上述这种“诱人”的因素,从而演化出一套体系之内的电影,甚至也可以说,让一套体系电影成功完成了“变种”。因为早期的“密室电影”不是这样的。


    密室电影的变种

    简单而言,作为悬疑惊悚类电影派生出一个分支,密室类电影几乎伴随着悬疑电影的诞生而发展,这一点跟悬疑推理类小说的起源是分不开关系的。

    以《密室逃生》中的“密室”为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密室即是完全封闭的房间,而广义的密室,是若命案现场并非完全密闭,仅由目击者的证言、雪地上的足迹等间接证據,来推断案发当时的现场,处於无法自由出入的状态,则可称为“准密室”。

    但无论怎样,最初的密室电影脱胎于小说,过程在于解谜,狡猾的凶犯利用诡计,杀人后成功逃脱,扩展了观众的想象空间,接着依仗严密的逻辑、精彩的推理,并逐步揭开真相。

    公元1841年,世界上第一篇推理小说《莫尔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自美国诗人爱伦·坡(Edgar Allen Poe)笔下诞生。这件谋杀案描述一名女子被不可思议的怪力整个人塞入房间的烟囱中,房间的门、窗全部由内上锁,无法从外面开启或关闭,这篇作品开启了一种新的类型小说创作模式,同时也开启了此一类型小说一项历久不衰的创作题材。也为日后的密室电影打下了基础。

    1939年,惊悚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一部无心插柳之作《牙买加旅店》将案发现场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其中类似的情节与模式影响了后世,被日后很多密室推理逃生电影反复采用。
    1949年,法国哲学家萨特于1944年创作了一部叫做《密室》的剧本,剧中有三个鬼魂生活在同一间房子里,相互交往,但这种交往是一种互相的折磨和纠缠。只要有两个鬼魂在一起表示亲近,第三个就会过来破坏。这样的情节设置也大大激发了“密室电影”中关于所处密室中各种人物之间的联系这一设定,丰富了“密室电影”的内涵。

    至此之后,日本推理小说家江户川乱步的“准密室”作品以及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被不断搬上银幕,“密室电影”从此发扬光大。

    而如今我们常见的密室类电影,其实是上述作品的一个变种,因为在题材多样化的今日,电影工作者们穷则思变,抓住了“密室电影”的一个精髓:假如我们是凶手,该如何从密室中出去?

    于是密室电影至此分化,一边是琢磨“凶手怎样进来”的“密室凶杀”类,一边则成了“我们该怎样出去”的“密室逃脱”类,随着卖点的变化,题材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为了满足人类本能和对欲望的猎奇心理,这类电影故事节奏紧凑、紧张刺激,在特定空间内上演的惊悚故事不断在挑战着观众的智商。

    ★同类电影往往都会存在一个身处于暗处的人物/组织,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猫一样玩弄着被困的猎物。

    ★此类电影中能成功逃出密室的往往只有一个,这个机会是平等地赋予所有人的。

    ★这些电影中往往会出现自相残杀的局面,当然这个始作俑者并没有说要采取这种方式。可是悲剧恰恰在于人的普遍状态(现世沉沦)如此相似,大家不约而同地自由选择了相互伤害。所有密室逃脱类也就成为了挖掘人性的一面放大镜。

    上述内容,基本是“密室逃脱”类的主流。也就造就了《心慌方》、《八面埋伏》、《电锯惊魂》等片的风靡一时。到了《密室逃生》,则将上述“规则”挖掘至深,没有新意?不要紧,把类型片模式玩到出神入化,也是一种本事。


    密室电影精华

    其实这部《密室逃生》的游戏感很重,就是几个人应征去参加密室游戏,获胜者能够得到丰厚的奖金。实际上同类作品的故事模式大致如此,就跟格斗游戏的剧情过场一样,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而正因这个故事,才使得“密室求生”这四个字,得到了极限的发挥。

    ★形式

    六大特色密室设置(烈焰、寒冰、颠倒、病房、迷幻、计时),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作品,从观感到体验追求多样化,几位主角从烈火中出来马上就进入到了冰天雪地,简直是实景三温暖

    而且上述密室风格迥异,比如大开大合的颠倒密室,与《心慌方》类似,在音乐声中,房间里地板(天花板)随时消失;也有和《电锯惊魂》风格相仿的病房密室,气氛肃杀密布死亡阴霾;还有最后的计时密室,让人想起了西班牙同类作品《极限空间》,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收缩的密室。

    看到了吧,本片的特色就在于此,将同类作品标榜的密室风格一并包圆儿,有的是限时任务、有的是机关重重、有的考验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心智(寒冰),有的则强调团队合作(烈焰),这些密室总有一款适合您。

    ★人设

    上文所述的“规则”中,有一条就是“机会均等”。

    被选择的几位,都是经历过重大灾难或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都是幸运儿。密室设计者将几位召集在一起,就是要看看“运气这东西到底能不能保命”,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机会是均等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噱头,因为电影的密室设定,没有一个环节是需要运气来完成的。

    就像《九人禁闭室》,片中的9名风流人士代表了社会各阶层不同层次,封闭的建筑物基本上等同于一个小型版社会。本片也是如此,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几位“幸运儿”在缩小的空间,也无限放大了人性,在机会均等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明争暗斗也被展示无疑。

    ★主题

    对人性的挖掘是不变的真理。

    与“两个或者多个只能活一个”的《电锯惊魂》不同,这部电影的密室完成条件,从来没有说最终只能让一个人活下来,但密室设计者有意达成这样的结局,依靠密室设定,一步步的将原本的团队引入分崩离析的阶段。

    这有点像英国电影《终极面试》那样,优胜劣汰的手段是考试,但每个人的试卷都是白纸一张,就导致几个人勾心斗角,采用不同手段诱导同伴进行撕毁试卷等违反考试条例的行为,甚至采用暴力方法逼迫他人退出。

    本片也是如此,如第一个烈焰密室,没有团队合作的话,这几位都得折在这里;随后马上进入寒冰密室,给他们的棉衣,就只有一件。这无形中就增强了团队之间的勾心斗角的行为,随着故事的发展,果不其然在求生欲望下有人就暴露了兽性的一面。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密室逃生》就是这样,尽管落于模式上没有变化,但精心设计的密室和步步紧逼的紧张气氛令它变得格外吸引眼球。惊悚片出身的导演亚当·罗比特尔跟他师父温子仁一样,善于用娴熟的调度和气氛营造增强电影的观感,紧张刺激的情节极富感官冲击,而且根据角色设定迷宫和解密元素,以及循序渐进的人性诱导这样的创意很不错。

    其实个人觉得该片最大的优势,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将同类作品的精髓整合在一起,用“集大成”这个词非常贴切,开发出一套全新的玩法,告诉各位,密室类电影原来可以这样拍。

    然而最大的缺点也是这样,没有惊喜。

    所以就像如今最为流行的密室游戏那样,这类作品风靡一时不无道理。 正如本片,《心慌方》的密室设计,《9人禁闭室》的“均等机会”、《电锯惊魂》的“两个只能活一个”,《极限空间》的“缩小密室”,还有《暗网》的在线直播等,这类模式千篇一律,本片这样的合集性质作品,固然凭借五花八门猎奇属性的荟萃性质带来不错的奇观效应,但整体终究无法在同一个方向挖掘太深。

    就那《极限空间》来说,整体就一个不断缩小的密室,通过几位数学家的不断解题,涉及到三角函数和哥德巴赫猜想等, 虽然猎奇属性不高,在脑洞、悬疑、人性方面都做到了极致,依然相当刺激。这一点在《密室逃生》中就看不到。

    换句话说,本片这样的精华荟萃式作品,加强了奇观属性,但牺牲了应有的深度。

    但终究而言,这类题材是有优势的,而以《密室逃生》为首的这类电影中所表现的,除了给人解密的快感外,往往还能利用极端环境,刻画人性与深度,从而带来更多思考。因此这也使得“密室逃脱”类自成一派并发扬光大,模式虽然固定但刺激感不减,成为该类电影至今经久不衰的原因。


     5 ) 立意是有些的,表现力却不足

    【3星+】有剧透

    有时候想想现在的编剧也不好当,从深度到广度,能写的东西大都被前人用过了,很难写出新意,也就能在元素的排列组合上做些新花样,老老实实搞些合格的爆米花片,最近的《密室逃生》个人觉得也是这样一部电影。

    本片融合了密室逃脱的游戏外壳,心慌方加大逃杀的形式,电锯惊魂的陷阱机关,侦探片常用的人选筛选条件,再加一点变态嗜血权贵玩弄人命的暗网传说,和心理疾病患者走出阴影重新面对生活的故事。

    但是说到人性细节展现也好,社会制度揭露也罢,本片呈现了蜻蜓点水的姿态,更多重点还是放在了讲述一个通关故事上。

    电影中的密室和人物、背景、心结的对应关系如下:

    1. 烤箱火烧密室-女军人-战争爆炸-战友全部牺牲

    2. 冰冻湖面密室-精英男-海难冻伤-强夺外套杀死朋友

    3. 颠倒高坠密室-物理小妹-空难坠机-母亲死亡

    4. 毒气医院密室-游戏小哥-煤气中毒-全家死亡

    5. 迷药致幻密室-酗酒小哥-酒驾车祸-个人过失害死朋友们

    6. 挤压书房密室-矿工大叔-矿难塌方-弟弟死亡

    密室游戏设计理念如下:

    1. 幕后Boss有观看嗜血真人游戏的需求,大量财力物力权力人力支持。

    2. 游戏主题需要持续更新换代,以保持新鲜感。

    3. 设置了极低的逃生率,以增强观赏趣味度。

    太简单的游戏毫无看头,百分百必死的难度设置也显得乏味,唯独留一丝生机才有无限期待。

    4. 有限的时间,稀缺的资源,和相互制约的机关,易造成竞争、对峙的局面。

    5. 游戏失败者会按照相应的死法,将尸体送往各地伪造成意外死亡的场景。

    6. 成功逃离者将被游戏设计师亲手杀死,让该杀人游戏对外界彻底保密。

    7. 所谓规则其实并没有那么严谨,意外因素反而可以带来意外惊喜。

    8. 即使有最终逃离报警的幸存者,幕后Boss也有能力摧毁证据逍遥法外。

    片中密室的主题是灾难中独活幸存者的二次筛选,把6个幸存者经历过的6种灾难串联成6道关卡,看这6个人之中是否有人可以再次幸存。也可以类推之前的大学生运动员主题,很可能是同学情谊和运动能力在极端条件下的多重考验。

    大概对于幕后Boss的变态观众来说,幸存者主题的趣味来自于以下几点:

    1. 对游戏参与者智力、体力、心理素质和人性底线的多重挑战。

    2. 幸存者如何面对自己曾经历的灾难困境和心理创伤。

    3. 幸存者面对其他幸存者曾经历的灾难困境还能否继续幸运下去。

    4. 如有成功者,会是争夺资源型、合作互助派还是中庸幸运型。

    前面提过的稀缺资源和制约机关,像冰冻密室里的棉服和致幻密室里的解药,太过明显,无需多言。

    可以说上一说的,比如烤箱密室里的按压开关,如果辅助按压开关的道具不足,很可能演变为这样一个局面,最后一两个负责按压开关的人,不甘于剩下自己无法离开,有可能放弃按压开关转而去撬密道门,让其他人也无法从密道离开,就会造成几个人同归于尽的结局。

    高坠密室里的门把手也是同理,门把手所在的保险柜跟离开密室的门分别位于密室两侧,地板早已掉光,如果负责开保险柜的人逃生艰难甚至无望,不敢或不甘将门把手直接交给其他人,用来钳制其他人救助自己,甚至在绝境中选择同归于尽,都是极有可能的。

    影片中提到以前的密室游戏从未有人逃脱,很可能就是发展成了这样的结局。因为之前的参与者都是生活中未经灾难的普通人,在猛然间遇到极端困境时,很难说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惨剧。而本次主题的参与者,除了精英男是杀人求生以外,其余五个虽然境遇不同,可以说都是因为运气才活下来的。

    片尾曾借酗酒小哥安慰物理小妹提到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幸存者内疚”,幸存者对遇难者感到抱歉,为自己的得救而充满内疚,甚至觉得都是自己的错。“幸存者内疚”是本片的题眼,很可能也是使幸存者们没有完全重蹈他人游戏覆辙的重要原因——因为对他人的愧疚,反倒不愿再自私地独活,即使身处危险也更愿意尽力救助同伴。

    依次看下这6个幸存者的背景和结局。

    1. 游戏小哥,活泼开朗,性格和善,合理推测他当年遇到的煤气中毒事件纯属意外造成,当他从全家遇难的悲痛中走出来后,有可能变得更为豁达,热爱玩游戏可能是因为看开后的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转移失去家人的注意力,故而沉迷游戏逃避现实。游戏小哥一直下意识地将游戏中的危险合理化,看起来也符合逃避现实的心态,麻痹自己也算得上是应对痛苦的一种常见方式了。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游戏小哥在煤气中毒事件里因为运气稀里糊涂活下来,又在密室游戏里因为不幸稀里糊涂地死去,他的幸与不幸都是混沌而随机的,也可以说是因为自我麻痹导致他丧失了应对危险的敏锐触觉。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看,当时正有两件违规道具在他手上,一是马上可以用来生火融化冰块的打火机,二是刚刚自拍过有泄密风险的手机。前者会大幅降低游戏的趣味性,后者更是犯了大忌。前面说过游戏规则其实并不十分严谨,比如酗酒小哥又烟又酒的啥事都没有,用酒瓶犯规也没见Boss提前引燃机关,说白了只要不降低游戏的观赏性,Boss就不会痛下毒手。

    而游戏小哥被Boss选中第一个出局,则是必然中的必然,纵观全片他也是唯一一个被幕后Boss直接杀死的玩家。原因也同样出于他的自我麻痹——一个面对危险却不知恐惧的斗牛士,对变态观众来说还有什么刺激感可言,这才是游戏最最现实的一面。

    一个不好玩的玩具,就成了Boss杀鸡儆猴的祭品,用来恐吓其他幸存者,“游戏是真的,玩家会死的”。

    2. 女军人,勇敢坚毅,但PTSD明显,还没能从烧伤的阴影中走出来。在烤箱密室引发了创伤,幸好得到同伴们的帮助和安慰,挺过这一关。

    战场上军人间的情谊向来是非同一般的,她有对牺牲的战友们的愧疚,也有军人的牺牲精神。上一次战友牺牲她独活,这一次她牺牲自己拯救了同伴,她在牺牲的一刻,想必也是解开了心结的。

    3. 矿工大叔,一个缺少安全感的人,曾经亲耳听着弟弟的呼吸慢慢消失,在黑暗中独自等待死亡,绝望而恐惧。被救后换了工作,依然恐惧焦虑,只想多存些钱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窘况。

    他怕失业,怕死,想活着。在高坠密室里,当架子快要承受不了三个人的体重,有人要求他挪地方,他不敢,因为他怕死,是物理小妹主动站出来承担了风险。密室全程他做的事不多,通常坐享结果,在毒气密室里,他终于被精英男说服,眼看着死亡迫在眉睫,只能赌上一赌。

    弟弟的死亡和绝望地等死让他比别人更怕死,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让他选择过退缩,也让他选择过赌命。

    恐惧,有时是生机,有时是绝路。

    4. 精英男,一个利己者,善于利用他人,绝境中不择手段,罔顾道德与情感。曾经为了生存杀死朋友强夺属于朋友的生存资源,获救后更加勤奋地锻炼身体,从他的视角看,强壮的身体是他得以击败别人强夺生机的最大本钱。

    在烤箱密室第一个逃离通道,在冰冻密室第一个开口索取外套,第一个强夺钥匙奔向出口,在毒气密室把酗酒小哥和矿工大叔作为试验品,害死了矿工大叔,最后在致幻密室强夺酗酒小哥找到的解药,反被打死。

    精英男有着体面的外表,幽默的谈吐,内里却是一片乌七八糟,就像他谎言下掩盖着的丑陋真相。比起矿工大叔的“怕死、自保、不作为”,精英男则是“用别人的死换自己的活”,他是6个幸存者中唯一一个不是凭幸运,而是靠残忍获得生存的人,他没有另外5人的“幸存者内疚”,只有“凭本事活着”的自我肯定。他也是游戏全程唯一一个有主动害人行为的人。

    在致幻密室,酗酒小哥揭穿了精英男的谎言,精英男再次试图强夺别人的生存资源,却被反杀。这里我同意其他网友的看法,正因为精英男太过于重视锻炼身体,反而导致他对致幻药物的耐受力不足,这是他丧命的关键所在,正是“生于强壮,死于强壮”。

    从宏观角度看,他曾经杀人抢物的罪恶,也在他故技重施的过程中得到了最终审判。

    5. 酗酒小哥,一个吊儿郎当的人,但良心未泯。他曾经因为个人的错失害死了数个好友,偏偏自己独活了下来,他身上背负不只是幸存者内疚,更有罪魁祸首的罪恶感。他的心理创伤主要不在车祸,而在“我害死了我的好朋友们”,因为负罪太甚痛苦太甚,他没能戒酒,反而过得有些浑浑噩噩。但他还算是比较有勇气和反省能力的人,除了没有忘记那些被他害死的朋友们,他也有试图走出创伤开启新生活的意愿,比如申请调到前台工作。

    密室游戏里恰好旧事重演,大概幕后Boss也是故意的,刚在小屋提醒过酗酒小哥死去朋友们的名字,紧接着便让他丢打火机的行为间接害死了游戏小哥。接下来的过程里,游戏小哥再也没有吊儿郎当,他也一次次地试图救助同伴,不想丢下同伴,这是一个敢于面对错误,有反省能力也有救赎精神的幸存者。

    他最终获得了救赎,离开游戏后终于能够开始新生活,甚至还愿意为了陪同物理小妹抛下安稳的生活再赴危险。

    6. 物理小妹,智商高,PTSD严重。只不过她的心理创伤并非来自空难坠机,从高坠密室的反应就可见一斑,她真正的心理创伤是看着妈妈在眼前惨死,却无能为力,是“我救不了我的妈妈”。

    妈妈对每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意义,我想不需要多说,物理小妹的心理创伤有多重,我们可以想象。

    所以游戏全程物理小妹反而精力百倍,一直在积极寻找线索,也拼命主动地救助同伴,她是6个人里唯一一个有强烈地帮助和拯救他人意愿的幸存者。

    所以结局如她所说,“我再也不想做独自活下来的人了”,她成功地拯救了一个同伴,解开了心结,修复了创伤,甚至还有拯救更多人的愿望,要去单挑幕后黑手。

    正因为物理小妹头脑最清醒,再加上智商高,所以她能够跳出游戏本身看问题,进而看破了问题本质。

    1. 身为游戏参与者真正要反抗的对象不是游戏规则,而是幕后Boss,破坏了监控器,也就破坏了幕后对游戏的掌控力。

    2. 规则是可以打破的,继续找出口进入下一个密室,就依然是幕后手里的玩具,死路一条,只有跳出规则才能在同一层级反抗。

    3. 既然游戏是人为设计的,每一环节死去的游戏者必然有人来善后,游戏是有其他出口的。

    4. 基于游戏的高度仿真感,一切看似不是线索的道具依然可以派上用场,比如氧气面罩。毒气密室的毒气应该是一氧化碳,来自游戏小哥的经历,只要及时吸氧就没有性命之虞,破坏监控器带来的监控真空期给物理小妹争取到了生存的机会。

    至于那个试图杀死酗酒小哥的游戏设计师,按照原定计划,奖金是没有的,不是Boss出不起,而是从没把参与者当人看,都是斗兽场的玩具而已,为免麻烦,无论通关与否,都不准备放人活着出去。

    设计师的意外被反杀,对Boss反倒是难得一见的惊喜,所以设计师的头像也出现在荧幕之上,底层喽啰也不过是Boss的玩具而已,任务完成不利,死了也就死了,说不定幕后还开着实时赌局。

    在大Boss的地盘里,找几个来干掉物理小妹和酗酒小哥不容易吗?太容易了!还是那句话,大Boss要的就是好看刺激的游戏,这样有趣的玩家,放了也就放了,既然影片设置了Boss有通天的能力,横竖警察不会抓到任何把柄,留着这俩人下次重新玩过,这不片尾就有了飞机密室,量身定做。

    电影创作者总是想给作品留下点余味的,有的电影里说,灾难除了意外也可能是政治阴谋,而这部电影多开了一条脑洞,灾难还可能是一场供部分人赏玩的游戏——那些意外去世的人真的只是意外吗?作为一部惊悚题材的电影,该尽的责任还是要尽的。

    而我更愿意思考一下立意的角度,抛开全部惊悚的部分,回归到心理创伤这件事情上来,我更愿意这样看待电影。

    心理创伤就像是一间恐怖的会伤人的密室,它会把患者困在里面难以逃生,即使在旁人看似正常的生活里,也总被阴影缠身无法摆脱,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

    排一排电影里6个幸存者从死亡到逃生的顺序,依次是麻木者、牺牲者、自保者、害人者、赎罪者、救人者,也恰好反应了电影的主题立意吧,“幸存者如何面对心理创伤及道德创伤”,逃避、畏惧、面对等等皆是态度。希望幸存者积极面对,能够自救或被救,最终走出阴影,获得更美好的生活,我猜大概就是创作者的一份心愿吧。

     6 ) 6个人,6间密室,6种幽默

    昨天刚二刷完这部电影,所以过来写个影评。

    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是由6个人在6间密室表现的6种幽默而组成的一个故事。

    下面详细说说这部电影。

    一.6个人

    影片开头是一位白人男生,在挤压计时的密室中寻找密码,寻求逃脱。这在一开始就给影片创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让观众在开头就沉浸在这种惊险刺激的感觉中。

    紧接着,镜头转到芝加哥某大学物理课堂上,豪华办公室和杂货店,这里出现并交代了三位主角(学霸女主,仓库帅哥,黑人白领)的生活背景、大致性格和如何收到快递并且参加密室游戏的。

    后来在密室游戏正式开始前,接待室里,影片正式告诉我们这场"密室逃生"游戏中的六位玩家,下面介绍一下。

    1.佐伊(学霸女主)

    职业:大学生。

    经历:飞机失事,母亲去世,只有她幸存。

    加入目的:教授邀请,尝试走出来,打开新世界。

    性格:机智聪明,内向孤僻,有反抗意识。

    结局: √,计划与仓库帅哥一起飞去"基地"。

    佐伊(学霸女主)

    2.本(仓库帅哥)

    职业:杂货店打工仔。

    经历:酒驾导致车祸,朋友中只有他幸存。

    加入目的:赢得奖金,逃避现实(?)

    性格:毒舌但本质善良,孤独。

    结局: √,计划与学霸女主一起飞去"基地"。

    本(仓库帅哥)

    3.杰森(黑人白领)

    职业:企业高管。

    经历:在海上为争夺羽绒服杀死了同遇难的伙伴后被救援生还。

    加入目的:高级客户邀请。

    性格: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张扬跋扈。

    结局: ❌,在迷幻密室被仓库帅哥撞死。

    杰森(黑人白领)

    4.阿曼达(烧伤女军人)

    职业:退役女军人。

    经历:某战场上唯一幸存者,被烧伤。

    加入目的:赢得奖金。

    性格:温柔帅气,舍己为人,有大局观。

    结局: ❌,在颠倒密室坠亡。

    阿曼达(烧伤女军人)

    5.迈克(卡车司机)

    职业:卡车司机。

    经历:入矿,矿塌,同伴死,自己幸存。

    加入目的:侄子邀请,赢得奖金。

    性格:平庸善良,内心有负罪感,怯懦。

    结局: ❌,在病房密室被黑人白领以通关名义电死。

    迈克(卡车司机)

    6.丹尼(密室游戏迷)

    职业:学生(?),十分痴迷密室游戏。

    经历:全家一氧化碳中毒,只有他生还。

    加入目的:体验全真密室的感觉,挑战从未被征服的密室,兴趣使然。

    性格:勇敢爱冒险,痴迷密室游戏。

    结局: ❌,在寒冰密室命丧冰湖。

    丹尼(密室游戏迷)

    由此可见,6位玩家职业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这些看似完全没有交集的人却相遇在这场密室游戏中,只因他们有类似"幸运"的经历。

    而游戏大师也就是设计者却让他们这些"幸存者"在这场残酷的""密室逃生"游戏中角逐出最幸运的那个。

    下面说说这6间密室,以及所对照的游戏玩家。

    二.6间密室

    1.烈焰密室–阿曼达(烧伤女战士)

    【被炸弹爆炸烧伤】

    2.寒冰密室–杰森(黑人白领)

    【海上冰冷体验】

    3.颠倒密室–佐伊(学霸女主)

    【飞机失事】

    4.病房密室–丹尼(密室游戏迷)

    【一氧化碳中毒】

    5.迷幻密室–本(仓库帅哥)

    【酒驾车祸】

    6.挤压密室–迈克(卡车司机)

    【矿井坍塌】

    6间密室,分别对应着6位玩家曾经"幸运"的经历,也在解密过程中表现出6种幽默。

    三.6种幽默

    1.最有经验最擅长密室游戏最乐观的玩家Danny却第一个领便当。

    由此可知,在生死存亡的游戏中, 经验根本不值一提,靠的是所谓的"幸运"和聪明的头脑。

    2.善良,顾大局,舍己为人,在这种游戏中并不会换来生存的机会,也不会赢得所有人的赞赏和同情。(邪恶脸😏)

    Amanda的死大概是所有玩家的死中最令人悲伤和感叹的了。在颠倒密室中,她自告奋勇去破解密码,当所有玩家都已经站在安全的地方时,她却无路可走,甚至在她快要坠落时也不忘把破解密码打开大门的关键线索–8号球扔给Jason。可最后,她还是死了,而她的死却没有得到Jason的同情,甚至被说成"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规则中弱者的一方。

    3.抛弃人性的人必死无疑。(正义脸😠)

    Jason大概是这6位玩家中最富有最成功最具"领导力"的一个人,可他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连生还的机会也是在泯灭人性杀死朋友的基础上的得到的。当然,导演最后也安排他领了便当。

    让这种最具leader气息的玩家死在"死亡游戏"类型的电影中并不少见,也充分验证了那句话:"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4.一个人的潜力不可估量。

    本大概是6位玩家中最失败最具有loser气息的一位了,他没有高智商,没有高情商,没有好体力,至少在前5关中没有看出来,可他却活到了最后。而他真的只是靠所谓的"幸运"吗?

    答案是"no"。

    在迷幻密室中他凭着求生的欲望打败了黑人白领(这有运气的成分在),而在最后的密室–挤压密室中,他就充分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在找密码的过程中,有句提示语,大致意思是“寻找光明,绿色通道”还是什么的,本在这里找的是绿色的书,从而找到密码,可是密码是错误的,最后险些被挤死,这个应该是Mike被压在坍塌的矿下的场景,而那句提示语真正的意思可能是壁橱,光明所在,才是生存的根本。

    本在最后一关智商爆表,被诟病为剧情漏洞。但其实他有着无穷的能量和潜力,只是在人多的时候不愿去思考,因为有队友(前面队友积极讨论时,就他一人在旁抽烟不参与,还丢打火机“害”死游戏宅);而当他不得不靠自己时,才会激发潜能。

    所以,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的潜力。

    5.或许,整个游戏故事是一个神秘组织联合政府警察编织的一个谎言?

    这里有几个证据可以证明。

    a.在Amanda正要参加游戏进入电梯时,接待员跟她说了一句"感谢为国效力",而"Thank for your service"正是美国人对军人说的话。这就说明,幕后黑手对六位玩家他们的背景经历了如指掌。而只有跟政府警察联合,才能调查出这些信息。

    b.能在大楼中建造出这么逼真的密室来,可见其有强大的财力背景。

    c.影片最后,华裔警察调查这个案件中,为什么他那么坚定地认为这一存在明显烧毁痕迹的房间没有曾是犯罪现场的可能?甚至把整个密室逃生的经历说成zoey的个人幻想。而他的华裔身份似乎也与"余无坦woo tan yu"博士的这一名字有一定的关联。因此,这个警察很可能是通吃黑白两界,并利用警察的便利身份伪造虚假死亡现场的最佳人选。

    (PS:以上纯为个人脑洞,不喜勿喷。)

    6.如果换成我们普通人参与这场游戏,或许第一关就over了吧😂

    原因是什么?很简单,我们既没有Amanda的体力臂力,也没有zoey的机智聪明,而且最重要的是"人性本利己",我们在这种危机情况下,很难保证还能关注到别人的安危,而电影中的6个人可以说是已经在这方面做到极致了,即使是最自私自利的Jason,也有勇敢善良救助别人的一面。

    看这部电影时,我原以为这些玩家的死只是游戏的设计。可没想到,他们是真死,并且最后牵扯出一个巨大的阴谋。

    这是一种多么荒诞的幽默啊~

    以上。

    新手一枚,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影评。

    不喜勿喷。😘

     短评

    密室爱好者表示,颠转电梯间那一段真是精彩爆了。两位女主都很好看。剧情设定中规中矩,PG13的尺度也没多大毛病。挺适合在电影院看的,推荐。

    7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力荐

    除了颠倒房间以外其他都挺老套的,被豆瓣7点几的评分骗了。跟电锯的区别就是多一点推理、少一点血腥。推理还都是目光扫到哪,立刻就背台词蹦出答案那种,非常假。然后每个成员的经历都来一段闪回,硬要跟房间扯上关系。看到结尾女主好不容易活下来还拉着另外一个幸存者继续去送死,可别再拍第二部了

    9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节奏和气氛很棒,差点让我犯心脏病,导演拍超级英雄电影也没问题。比《电锯惊魂》《心慌方》只差一点点。黑人女性的行为是bug。游戏的层层嵌套虽然不稀奇,还是有惊喜的。

    11分钟前
    • 杜尚·悉达多
    • 力荐

    相信我,一定会有中国版。

    16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原以为是部烂片,看完之后惊喜颇多,最重要的是,里面没有故意犯蠢或者讨人厌的角色,十分尊重观众智商。《电锯惊魂》后几部学着点

    17分钟前
    • Agent阿神
    • 推荐

    我就有一个疑问,参赛选手都不嘘嘘的吗……虽然脏了点,但第一关第二关都能救命用啊!

    19分钟前
    • 木由
    • 推荐

    低成本惊悚片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不过导演还是挺聪明的,直接把《死神来了》《电锯惊魂》和《大逃杀》的诸多元素融进风靡全球的密室逃生游戏,省时又省力。就算有不可忽视的bug,但该有的紧张气氛还是有的。强烈建议中国恐怖片学学这部,同样不拍鬼怪,人家怎么就能拍得让人看得下去?

    21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密室逃脱”类电影精华,《心慌方》的密室设计,《9人禁闭室》的“均等机会”、《电锯惊魂》的“两个只能活一个”,《极限空间》的“缩小密室”,还有《暗网》的在线直播等,这类模式千篇一律,但本片这么大荟萃搞起来,观感很刺激但没什么惊喜,还不如前辈那样血腥。话又说回来,这类游戏最初定位就是偏大众化的,9百万的成本的目前看来商业回报非常可观,但我还是希望更重口味一些,本片几位死得不过瘾。

    2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场景很多致敬,但剧情和谜题都挺弱的。第一关杯子里一定要装液体吗?随便扔点重物进去不行吗?那个用体温融化冰的操作我真的要笑死了。最后那个特效是黄子韬小精灵吗?关键奖金才一万块!看不起谁呢!

    27分钟前
    • 顾老肉
    • 还行

    密室逃生生存指南:1.要没收手机的地方一定不要去,因为手机是生命之源,人离开手机是会死的。2.不要一看到饮水机就接水喝。3.找到解药悄悄用,别告诉大家你找到了解药。4.路边的打火机你不要捡。5.别低头,地板会掉。别哭泣,坏人会笑。6.出门在外请随身携带门把手。7.不明包裹请谨慎签收,谨防诈骗。8.谦虚一点,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游戏大师都是死得最快的。

    32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Hmm...想看大学生运动员那一版的,最好全程汗流浃背。

    3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先来个直观观影感受,有空再剖析:我吓死了,真的吓死了,好几次都差点尖叫了……

    40分钟前
    • 推荐

    3.5 引入时下随处可见的“密室逃脱”游戏主题,不见血但节奏紧凑、惊悚效果好。倒转台球密室和冰冻密室最佳。喜欢《心慌方》《动物世界》《明星大侦探》的观众请进场。另讲句题外话:一万美金本就是伪装,看似不算巨额的奖金,反而会给普通人一种安全、靠谱、好拿的感觉。这是编剧聪明的地方,而非bug。

    4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虽然看的很爽 但仔细想想剧情本身很弱经不起推敲(是这类片的通病),然而破解密码的部分也没有很烧脑,主要是靠场景推动剧情。除了黑哥哥以外其他人物性格塑造也偏弱。

    47分钟前
    • Cedar
    • 推荐

    净版电锯惊魂的感觉,好在节奏和时长都不错。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运气这东西到底能不能保命”《电锯惊魂》《死神来了》系列重启之作,在前面系列疲劳之后,终于有一部可以又追起来的新设定。观赏性不错,适合跟一帮朋友一起看。

    5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尽管没拍出什么新意,但两点值得肯定。第一,没把所谓人性恶当成多有深度的戏剧点;第二,节奏真心好。

    59分钟前
    • 子戈
    • 还行

    适合放在Netflix上

    1小时前
    • Cinema is dead
    • 还行

    美国人民过得也不行啊,为了一万美元就去参与这种游戏,平时都不看电影的吗,至少要百万级吧。

    1小时前
    • 鬼腳七
    • 还行

    【C+】以为会是大烂片,没想到还挺好看,剧情不算新奇,但胜在完成度不错,几人性格鲜明,叙事节奏紧凑,不同场景的设定展现也到位(尤其是酒吧电梯那一场景我手心里的汗都出来了),不过虽然包袱装的不错,抖的水平却一般,关于人性之恶和真相揭晓的部分完全可以拍的更好。不过在如今脑洞b级片普遍粗制滥造的情况下,能做到逻辑通畅,人物不犯蠢,电影就已经成功一半。只是想吐槽一句,幕后黑手这么有钱,奖金才一万美金也太抠门了吧。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