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白日焰火

    白日焰火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大陆2014

    主演:廖凡,桂纶镁,王学兵,王景春,余皑磊,倪景阳,常凯宁,李彩霞,李克伟,洛成,裴功勇,彭龙,于雪冬,蒋延良 

    导演:刁亦男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HD

      遇见你之前

    • HD

      绝对恋爱命令2018

    • HD

      恋爱假期2006

    • HD中字

      偷心

    • HD

      暮光之城

    • HD

      暗恋·橘生淮南

    • 玩具总动员4

    • HD

      橙花盛开

     剧照

    白日焰火 剧照 NO.1白日焰火 剧照 NO.2白日焰火 剧照 NO.3白日焰火 剧照 NO.4白日焰火 剧照 NO.5白日焰火 剧照 NO.6白日焰火 剧照 NO.16白日焰火 剧照 NO.17白日焰火 剧照 NO.18白日焰火 剧照 NO.19白日焰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外表冷艳的吴志贞(桂纶镁 饰)身上散发着熟女的魅力,这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对于与她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警察张自力(廖凡 饰)来说更是如此。  五年前,吴志贞的丈夫梁志军(王学兵 饰)被警方认定死于一桩离奇碎尸案,当时张自力破案后击毙了持枪拒捕的凶手。五年后,又发生了 类似的连环案件,并且这些死者都曾与吴志贞相恋,心结未了的张自力主动接近吴志贞,却飞蛾扑火般的爱上了这个女人,两个遭遇重大生活挫折的人逐渐从惺惺相惜到相爱,随着更加亲密的接触,张自力发现了五年前的真相……

     长篇影评

     1 ) 一曲东北貂文化的离骚

    我专门问一个东北的同事。
    一个大庆妹子,很漂亮的姑娘。
    “你们东北人为什么要穿貂啊?”
    “……也没有都穿吧。”
    “可还是很多人爱穿。”
    “因为……貂暖和吧。”
    “那,你为什么不穿?”
    “因为。。。太贵了。”

    所以太贵就出事情了。
    你看,桂纶镁多好一姑娘。
    整条片子下来,就记住了她长而白皙的手指,转身时盈盈一握的小腰,毛衣下高耸的大胸,利刃般闪亮的鼻梁……
    简直直刺我心啊有没有。
    多好的姑娘。
    就为了一件貂。
    至于吗?

    好好的人生被毁灭了。
    平静的令人羡慕的洗衣店生活。闲了和老板轧轧姘头,混在年轻人里溜溜冰。有一颗埋藏秘密的行道树,有属于自己的抽烟的窗棂。每天晚上独自一个人坐轻轨穿过孤独的城市。
    文艺的五内俱焚。

    结果为了一件貂,杀了人。
    害死了帅得像王学兵一样的老公,害得人家拿着冰鞋那么不好用的凶器杀人。
    害得四条眉毛的廖凡茕茕孑立,本以为在文化馆舞厅赢得人生后能过上饮马江湖的生活,最终只能在楼顶放焰火杯葛人生。

    “那个放焰火的画面多么有象征意义啊”
    “什么意义?”
    “对着上苍和政权发射多余的力比多啊”
    “……”
    “寓意着你们抢走了我的女人你们也别想好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啊!

    “不过还是想想觉得剧情好不合理。总觉得一件貂而已,不至于这么想不开。”
    “要不怎么说一分钱憋死英雄汉呢。”
    “也是,项羽面前也不过一条河而已。”
    “所谓人生的困境不过如此。”
    “好深刻。果然拍得好深刻。”
    “我也觉得镜头都运用的很好。”

    简直要在电影院里拍案而起。

    “不过她老公杀人的时候穿的是貂吗?”
    “是吧。”
    “廖凡的皮裤呢?”
    “也是吧。”
    “廖凡的皮衣呢?桂纶镁的毛领呢?”
    “我觉得都是,东北人的那些皮衣皮裤,里面都得是貂。毛领也是。要不怎么说东北有貂文化。”
    “这都谁告诉你的啊?你又不是东北人。”
    “我同事告诉我的。大庆妹子,同卵双胞胎,可漂亮了。”

    “现在这个社会,男孩子都太坏了。”
    “怎么说?”
    “穿貂的心肠更坏。心智都被貂蒙蔽了。别人弄坏了他的貂,就得陪他开房。”
    “……”
    “老婆都不要了。”
    “是啊,为了一件貂。”
    “再买一件不好吗?”
    “可能买不到同款了。现在淘宝上的好东西动不动都缺货。”
    “对的对的,买不到的时候我也常常想杀人。”

    “觉得她老公拿着冰刀的那一下好帅。”
    “是啊,就像宫本武藏在五轮书里写的那样帅。”
    “最后双刀的那一下很像亡灵战士……”
    “天注定里也有赵涛用刀的镜头,虽然有点乱入……”
    “是啊,现在这些文艺片导演都有功夫情结。”
    “过去是李安,王家卫,现在轮到贾樟柯,刁亦男……”
    “啊,刁亦男,貂亦难。”
    “啊!对的!导演的名字就揭示了这部片子的主旨!”

    看了近期的文艺大片《貂亦难》,我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渐渐竟有了解冻的心情。

    临近周一的晚上,我在客厅里像廖大叔那样翩翩起舞,对着夜空中最亮的星,许下了今年的愿望:好好攒钱,冬天上淘宝买一件貂。

    “然后呢?”
    “然后拿着这个貂,满上海兜洗衣店呗。看哪家姑娘漂亮就送去洗。总有一家能洗坏的。”











     2 ) 柏林参赛版与公映版八大不同——摘自微博@秦小婉

    凤凰娱乐在柏林采访导演刁亦男时,刁亦男曾表示该片初剪版本有两百多分钟,最后删去了将近一半的戏,而国内公映版与柏林版应该是相同的。【【【当凤凰娱乐发现国内版有改动后,在北京首映礼再度采访刁亦男,询问删减缘由,刁亦男表示,此次的删减源于接受程度和节奏上的问题,与审查无关。】】】有趣的是,主演之一的王景春在国内公映版的戏份有微小的增加,他对凤凰娱乐表达了对加戏一事的喜悦之情。

    而对比此前流出的一版《白日焰火》剧本,剧本内容和柏林版更接近,结尾段落略有改动。

    以下为具体的改动戏份描述(柏林版观片后时隔一个月,如有遗漏还请谅解):

    改动一:删张自力忘带手铐导致疑犯开枪

    柏林版:张自力与几位同事抓捕柳氏兄弟,将其制服后,张自力发现手铐落在车上,所以警察们只能将柳氏兄弟单手拷在一起,结果嫌犯发现衣服底下有一支枪,没被拷的手拿起枪击中了警察。

    国内公映版:张自力与几位同事抓捕柳氏兄弟,将其制服后,警察将柳氏兄弟单手拷在一起,结果嫌犯发现衣服底下有一支枪,没被拷的手拿起枪击中了警察。

    改动二:删张自力为躲跟踪与女人相拥共舞

    柏林版:张自力被梁志军跟踪后,走进一家舞厅,舞厅里播放着《乡恋》的迪斯科版,张自力穿过舞蹈的人群,找到一个在独自跳舞的女子(该女子也是结尾张自力跳舞时在旁边放歌的女人),两人抱着扭了起来,从而融入人群中,令梁志军无从找寻,结果被张自力反跟踪。

    国内公映版:张自力被梁志军跟踪后,走进一家舞厅,随后镜头展现人们成群舞蹈,梁志军无从找寻,结果被张自力反跟踪。

    改动三:删赵建平打电话斥责别人欠债不还、咬自己的胳膊

    柏林版:张自力按照皮氅里的名片找到了那个叫赵建平的人,他正在与下属打电话,斥责别人欠债不还。随后张自力将皮氅交给他,他说自己不穿这种衣服,随后感叹自己曾做外贸服装,现在改做网络了,看张自力有心,要帮他想想自己哪个朋友喜欢穿皮氅。他还咬了咬自己的胳膊,说“像做梦一样,昨天还赢了十万呢”。

    国内公映版:张自力按照皮氅里的名片找到了那个叫赵建平的人,赵建平说自己不穿这种衣服,可以帮他想想自己哪个朋友喜欢穿皮氅。

    改动四:删三姐打牌、掉进浴缸里

    柏林版:赵建平带张自力去“白日焰火”夜总会找皮氅主人的老婆三姐。三姐当时正在打牌,随后三姐回忆了老公失踪的过程,感叹“多美多烂的记忆都不会改变”,随后哈哈大笑,不小心整个人掉进了浴缸里,众人去扶她,她问张自力:“你开多少钱?告诉我他们在哪儿。”张自力回答:“你多想了,我就是来送衣服。”

    国内公映版:赵建平带张自力去“白日焰火”夜总会找皮氅主人的老婆三姐。三姐回忆了老公失踪的过程,感叹“多美多烂的记忆都不会改变”,随后哈哈大笑。

    改动五:删张自力与吴志珍摩天轮激情戏

    柏林版:摩天轮上,张自力让吴志珍主动招认,随即两人拥吻,情欲缠绵,在狭小的空间内展开猛烈的碰撞。

    国内公映版:摩天轮上,张自力让吴志珍主动招认,随即两人拥吻。

    改动六:加荣荣敲车窗

    柏林版:吴志珍在车里向警察供认一切,车将开走,荣荣想送围巾给吴志珍,被警察阻止。

    国内公映版:吴志珍在车里向警察供认一切,车将开走,荣荣敲车窗,车内人都不看他,警察阻止他送围巾。

    改动七:删吴志珍在卧室指认案发现场

    柏林版:吴志珍指认完在厨房拿刀后,去卧室指认杀人现场,屋内夫妻俩听着警察提到碎尸抛尸,感到很郁闷。

    国内公映版:吴志珍指认完在厨房拿刀后,屋内夫妻俩听着警察提到碎尸抛尸,感到很郁闷。


    改动八:结尾放焰火,加张自力现身点燃焰火,删其不听警察劝告持续伤人

    柏林版:在吴志珍指认犯罪现场的居民楼顶,有人放焰火,焰火乱窜,窜到了地上,囚车在一片焰火袭击中开走,有警察表示得上去管管这个乱放焰火的人,两个警察上到楼顶侧面的墙边,向楼顶喊“哥们别放了”。楼顶放焰火的人却放得更起劲,焰火直接朝他们扑来,最终两人只能往里躲开。焰火还在不断地四处飞窜……电影戛然而止。

    国内公映版:在吴志珍指认犯罪现场的居民楼顶,有人放焰火,焰火乱窜,窜到了地上,囚车在一片焰火袭击中开走。张自力在楼顶出现,点燃了一支焰火,焰火在空中散出美丽的花。电影结束。


    来自微博 @秦小婉 如侵权则删

    个人觉得,这八处改动真是完全丧失了得奖资格。
    315刚过,可以投诉吗?我觉得我去电影院看是被商家欺骗了呢。

    【刁亦男表示此次删减与审查无关】
    【有网友表示删减1为无中生有】

     3 ) 性,是暴力,也是解脱----关于白日焰火的神展开解读

     性,是暴力,也是解脱

     

       文 钱德勒

     

        每次写这种看完电影的感受,是必须先啰嗦一下,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大概也算不上可以被称之为标准样品的观众,这样是为我胡说八道留下了空白,任意泼洒我所理解的颜料。就像电影《白日焰火》一样,蒙朋友邀请得以观看,就觉得整个电影是一张有很多留白的画布。

        在这个被导演刁亦男称之为类型片尝试的作品里,就像一整块肃杀,冷峻的冰块被冰刀看似随意又工于心计地划开一道又一道的裂痕,缝隙,在滴血,在淌水,画布因而充满意象,有一匹不知道主人的马出现在街道办的走道里(关于这个,后文会扯扯淡,很有意思),还有王景春的假发,桂纶镁的口红,还有开场那莫名其妙的瓢虫和纸牌……

        就当我扯吧,我觉得,表面的碎石案背后其实是讲一个关于性暴力的故事,倒不是我一定要用性来解释对全世界的困惑,实在是导演布下那么多模糊、暧昧的细节。同看的朋友有人看到了政治,一个道理。且听我慢慢道来,您看得开心也好。

       记得德国导演法斯宾德曾经说过:爱情是一种最精良,最狡猾,也最有效的社会压迫工具。在这部电影里,这句话简直是最精确的概括。戏中的四个角色(我就以演员名字来说吧,不要片段理解)廖凡、桂纶镁、王学兵和王景春,都是背负着不残缺的爱,不满足的性欲走进了北方重工业城市的戏剧舞台里,上演了一出“君失骄杨我失柳”的纠结故事。

        电影开场,是夏天,闷热黏糊,廖凡穿着白背心和白衬衫与即将离婚的妻子苏丽娟打扑克,在一家不知名的旅馆,随后一个镜头就是两人做爱的特写,廖凡上位,女人头压着扑克,手臂有挣扎的动势和线条,可以想象感受到什么力量冲击。然后一个莫名其妙的特写,一只花斑瓢虫落在白色床单上。

        首先是苏丽娟这个名字很耳熟,果然,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扮演的怨妇叫苏丽珍,一字之差。应该不是巧合,《花》片中大家应该还记得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两人在小旅馆里对坐无言,四周也是闷热暧昧急欲发泄的氛围,梁朝伟君自然也是白背心与衬衫,有一次苏丽珍还有一搭没一搭说热。这个对热的感觉,如果没有记错,也被贾樟柯在电影《三峡好人》,让当时还不是妻子的赵涛模仿过。热,就是欲望,是非得如此的前戏。

        事办完后,两人在火车站上有过争执,廖凡不舍,前妻说,不是说好了最后一次。廖凡不干,性急地扑向前妻,光天化日下压住这个熟悉的身体。

       非常有意思。一个是打扑克,我想,这个是两人经常而为的游戏,谁赢了就占据了对性的主导,所以廖凡上位。最后一次,是整个电影的戏眼,后面出场的每个重要角色都在save the last night。两人为何离婚,电影没有解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廖凡是一个性欲强,习惯直给的直男,糙汉子。瓢虫,在给特写的时候,我一直没有看清楚,一直在想这是什么,抱歉,我开始以为是血迹,知道最后一刻才看清楚。什么意思?

       顾城有一句诗很有名,是对美好记忆的幻象:睡了,莲花;醒了,瓢虫。一次次临近,迸散,成为千朵莲花,在人间把手指合拢。迸散出“千朵莲花”不就是片末的“白日焰火”,扣题了,表面视觉的意象,以及深层次的意思,最终罪人爱人都被救赎,尽管是以被迫的姿态。诗的作者是顾城,他怎么死的,不需要赘述吧,就是被砍杀,他也砍杀爱人,对爱的偏执与占有,这个也是符合电影后面的情节。

         我个人认为,开场廖凡和前妻的最后一次激情戏非常重要,看似闲笔,但把整个电影背后的故事全部拎起来,就像一张渔网的一头被牢牢控在手中。

        继续说,电影在柏林上映的时候,不少华语记者都认为桂纶镁没有东北姑娘的味儿,口音和外型还是台湾小清新。我个人倒是认为选她选对了,她有一股仙气儿,有不可靠近的神秘感。但更关键的是,她和廖凡的前妻在外型上非常神似,我认为基本上男人选择的对象都是在一个模板里的,廖凡也是,他就喜欢平胸,高挑,瘦的女子。

        可能我得加快速度了,快点说后面的。我就按照人物角色来说吧,懒,不爱多写字。

        廖凡简单的说,是性欲和性能力都不错的东北男人。

        桂纶镁,有性欲,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满足,直到最后与廖凡有了“最后一晚”,第二天,廖凡“出卖”了这个女人,把99年发生的碎尸悬案了结了。

    桂纶镁,在自己的丈夫,以及庇护者王景春那里都没有得到过一个女人基本的满足,只在廖凡那。他们第一次亲吻是事故。廖凡滑冰摔倒在她身上,她就感觉到不同的鼻息,第二次,廖凡说你应该主动讲真相(潜台词自然是鼓励性爱的另一方主动),而桂纶镁也的确主动了。两人的身份类似“警察&女贼”,这个大家不会陌生,非常经典的性欲角色模式,是SM的关系。两人在亲吻之后的戏是没有展现的,但是第二天两人在小摊里,桂纶镁抹上了口红,精心打扮起自己。这个很显然是暗示她得到了满足,最终完整。不多说。看了意会角儿那时候被扭曲的轻松,短暂的幸福感。

        王学兵,角色多半是性无能或者不能满足妻子,沉默寡言,不擅交际,没有什么朋友,这也符合变态杀手在类型片的一贯表象。妻子被大款勒索,片中台词说的很清楚,桂纶镁跟真正在99年被碎尸的死者去开个房间,第二次被强奸才失手杀死。我认为,行凶者未必真的百分百是桂纶镁,我觉得这个是有模糊的界限。因为两人在事情发生前,的确是相爱的,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童话里。王学兵,应该就在现场并且动手了,更深层的原因是出于一个男人对自己性能力的自卑,最后一点脆弱的自尊,精心维护的童话被赤裸裸地打碎。廖凡的同事,警察队长第一次碰到王学兵,曾经问他你为什么把冰刀一直挂在身上。王学兵说冰刀坏了,然后借机杀了队长,也碎尸。变态心理学我不太懂,但是有一点是知道的,杀人习惯多是有情结和固定的。我认为,冰刀是角色外挂的“性假体”——更直接的说是“假阳具”,是他自尊心变态的维系。冰刀,代表阳具,不算我一时的首创。大家应该还记得,我最爱的美国导演德帕尔马(也是类型片大师)早期有一部电影叫《剃刀边缘》,英文名字是,Dressed to Die (直译不就是欲死)。里面杀手是变态,也是性无能,用剃刀杀人。刀的类型变了,但是隐喻一致。冰刀,滑坡冰面,感觉是就是强硬的破坏。不多说,想想就明白了。更加有趣的是,桂纶镁出卖王学兵,最后一次跟丈夫见面,王学兵说出去买烟,桂纶镁说等等。然后,一个镜头就是两人走在夜晚被脏雪脏冰布置的街道上。中间的空格,我问了下片方,是两人亲吻。桂纶镁,决定给王学兵“最后一次”,是对自己出卖他的补偿心理,当然是假象。

       王景春,很遗憾,也可能是天生有缺陷,不至于杀人,但也有一些小小的性癖好。首先他估计也不行,这就解释了他为何能够安全躲过王学兵的冰刀。除了他给桂纶镁安身之所,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虽然爱慕桂纶镁,但只能停留在动手动脚,没有实际效果——何以见得,电影中莫名其妙讲了王景春在卡车里买春的经历,这种卡车车厢就像大篷车,野妓在里面招揽客人。警察问她话,她说王景春很奇怪只是让她不停换裙子,啥都没干。我信这句台词说的。王景春为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会戴假发,这也变相说明,王景春的性癖好可能就是角色扮演,是另一种扭曲的满足。

       我理解的故事大概如此。有点不知道怎么收场了。不过,很开心,在周日的晚上,可以放肆想象力,也许有点重口味。但电影里用了欧阳菲菲的歌《向往》,有一句歌词是,我进入梦乡,你在我身边。电影是梦,不必太认真。

       对了,差点说莫名其妙的马是啥意思?我猜大概也是男性性能力的象征吧。回头问问周公或者佛洛依德君。哈哈。

     4 ) 没有蛇蝎女的黑色电影

    说这部电影就是东北版《白夜行》真是胡说八道,明明是照着《第三人》的剧本改的,还硬塞了一场摩天轮的戏。从情节上说,摩天轮那场戏做作得要死,张自力这种东北老爷们才不会用这么委婉的方式呢,跟柯南似的准备在摩天轮上讲出真相啊?我只能说导演你真的很喜欢卡罗尔·里德。

    从头到尾就是几个猥琐的男人在窥视、跟踪、打量着桂纶镁,洗衣店老板、张自力、梁志军都显示出一种男性的匮乏和焦虑:洗衣店老板只能看妓女穿裙子,却什么也干不了;梁志军是个活死人,他杀掉桂纶镁身边一切追随者,但他也无法占有桂纶镁;张自力就更猥琐了,他先是与妻子离婚,送走妻子时一再要求与妻子再次发生性关系,受伤不能再当警察(失去手枪),最后在摩天轮上他用白日焰火的事情威胁桂纶镁,暗示她“要主动些”,结果上完床第二天就把姑娘给举报了,之后则是在领导们面前点头哈腰地讨好、拍马屁、喝酒。这片子里的男性都显示出一股巨大的焦虑和性压抑,好像只有通过窥视、折磨一个女人才能获得生命的原始动力。

    但作为黑色电影里最重要意象的蛇蝎美女,从桂纶镁身上却看不到那种强烈的性的生命驱动力。如果说影片之前是导演为了掩盖谜底(虽然这个谜也没啥好掩盖的,稍微看过几本推理小说的人都能猜到),所以故意将桂纶镁塑造成一个无害的、只能被窥视的、无辜的受难者;那么当梁志军死后,桂纶镁应该展示一些自己生命的主动性——哪怕就是把她塑造成一个性欲旺盛、欲求不满的绿茶婊呢?她杀人是因为偷情,她逼死梁志军是因为她不愿意成为梁志军的私属物品。如果是这样,那好歹她也是个有着自己生命意志的主体啊。

    但由始至终,我们都只能看到一个楚楚可怜、任人欺凌的女性,就连她杀人的动机都是因为2万块钱还不起、受人胁迫、遭人强奸,才愤然反抗。分尸、抛尸都是她丈夫去做,她什么都不知道,从此就变成了一个活死人的妻子。这样一个女性的塑造,说实话我觉得挺失败的,她由始至终都是被动的,连杀人都是被动的。

    电影里桂纶镁总是在哭,第一个出现她的镜头连脸都没有,就是捂着脸哭,镜头透过门上悬着的珠帘子拍她,完全是窥视的视角。透过帘子底下的空隙我能看到她白皙纤细的腿,和凉鞋里漂亮的脚(好吧这是我个人的恶趣味)。这个亮相奠定了她在整部电影里的基调,她就是这样一个被窥视的客体,甚至你看完电影都说不上桂纶镁的性格到底是怎样的?到底哪些是她的伪装、哪些是她的本意。

    只有两场戏让我感觉桂纶镁真是个蛇蝎女了。一场是她去见自己的丈夫梁志军,她已经出卖了自己丈夫,然后她走到窗台,点了根烟,窗外白雪的反光反衬着她黑色的背影,烟雾缭绕。另一场是她与张自力上床后,两人吃早餐(我多希望这是她主动的选择,而不是受张自力的威胁),她抹上了口红,魅惑力十足。

    好吧,也许导演就是想反映这个社会里焦虑而萎缩的男人如何压抑和迫害女性的。但结局表达了导演真正的观念,白日焰火。那是张自力出卖了桂纶镁后,在她被押回警察局前,张自力为她献上的表演和告慰。我觉得导演都快有点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反正张自力有点陶醉其中了。就像后来刁亦男导演在《大众电影》的采访里说的,这个男人一开始为了正义而出卖了桂纶镁,但这之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这是爱情。

    我真的特别想吐槽这怎么就是爱情了,你明明是拿这事威胁人家才跟人家上床的,而且还没遵守诺言,上完床依然检举到了警察那儿。我要是桂纶镁肯定在心里把张自力八辈祖宗都问候了个遍,面对最后那什么白日焰火,我不破口大骂已经很有涵养了,哪能像桂纶镁那样面露欣慰的微笑呢?

    张自力的形象其实很像《迷魂记》里的斯图尔特,他有着自身的性别焦虑(斯图尔特是恐高症,他是酗酒加不能当警察),通过跟踪和监视一个女性来缓解这种焦虑,最后得到了这个女人,却又毁灭了这个女人。但希区柯克并没有让斯图尔特在毁灭女人后真的完全康复了(至少这是有争议的),而感觉刁亦男导演却真的让张自力完全康复了。在重新获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之后,他去舞厅跳了一段舞(廖凡演得真是好),那种重新找回生命活力的感觉油然而出。而这种活力是以他背叛一个女人获得的。

    而即使如此,导演居然还认为,他同时也获得了爱情!这得是多么自恋和自卑的男性情节才能想象出的一种不平等爱情啊?

    如果这部电影结束在张自力那段跳舞,甚至结束在他在酒桌上与同事们把酒言欢,而桂纶镁被关在监狱里。我都会认为导演至少是对片中那些焦虑而自卑的男性有所批判的。但结局白日焰火一场戏,我看到的是导演对这些男性献上了最美好的安慰,所以我也只能给这部电影三星。

     5 ) 黑色东北的欲望矩阵

    一个代表性的意见是,《白日焰火》过多借鉴了西方黑色电影,以至于沦为风格练习。也有评论认为,即便以黑色电影的标准来评价,影片依然有不少欠缺之处。由此我们以下讨论的核心层面势必要触及到影片与黑色电影的关系,这事关这部当年被议论纷纷的电影到底在口碑层面是否被低估。

    与他前期作品中的灰色人物一样,刁亦男为人非常低调,但在不多的几次访谈中已经能强烈地感受到其人一流的文学素养。戏剧文学系出身的刁亦男谈论起现代西方文学作品来如数家珍。文学素养丰厚对创作者来说当然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是在刁亦男的前两部作品中,这个优势反倒变成了影片的一个巨大缺陷。讲述欲望无处安身的《夜车》,人物的行为逻辑莫名异常,叙事的周转非常晦涩呆滞。这是一部需要观众无限脑补角色极端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电影。如果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如旧俄作家一般穷尽一切心理世界的流转可能,但是影像世界中,空有无端的行为和呆滞的表情是远远不够的。起码从这一点来说,《白日焰火》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表面来看是迫于商业压力,《白日焰火》使用了类型片的外壳,但类型片的叙事反倒使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闪烁于外。这是刁亦男对自我缺陷很大的一个突破。并且相比之前两部作品,《白日焰火》的剪辑充满了戏剧张力和邪魅的诗意。开场部分,碎尸的手与张自力(廖凡)前妻的手的特写镜头被前后剪在一起。这里有一种死亡般的幻灭感。再有张自力用灭火器灭火的那个镜头,下接的是吴志贞用电熨斗烫衣服镜头。这是死亡、烟、气、性的衔接。

    以侦破碎尸案为叙事核心线索的《白日焰火》,确实是近年黑色电影意味最浓的一部中国电影。即便不关注剧情,影像的形式感一望即知就是典型的黑色电影。人工化、舞台化的强烈色彩反差,是黑色电影最典型的打光方式。这种打光方式能够产生高度戏剧化的气氛空间,人物存活于这样的空间活动,内心的挣扎、惶恐、焦虑时时闪烁于外,于剧情紧张处,有一种随时会爆发不可思议举动的冲动。《白日焰火》的光照完全复刻了这种方式。不过特别的是,影片既有彩色部分的光照对比,又有黑白的对比──黑色的煤与白色的雪。色彩部分另有一点值得一说的是《迷魂记》的影响。与《迷魂记》一样,影片使用了红-绿主色调。在《迷魂记》中,红色代表了欲望与激情,绿色代表了死亡与幽灵。《白日焰火》的彩色常常是红绿相间,吴志贞的毛衣也是红绿搭配更换。《白日焰火》有着和《迷魂记》一样的母题,男性对于女性身体的疯狂痴迷,以至化作幽灵也心甘情愿。

    也有不少评论者指出了《第三人》对《白日焰火》的巨大影响。影片的摩天轮高潮戏确实直接借鉴了《第三人》。犹如漩涡一般将角色吸入的剧情,也是黑色电影的一大特色,《白日焰火》几番回转激荡的剧情也符合这个标准。但这真的仅仅是一部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的风格练习作品么?

    西方黑色电影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冷战。冷战年代潜在的核爆危机、第三次世界大战危机,决定了西方黑色电影最核心的主题:对未来的绝望感、无力把握自我的宿命论。黑色电影中深处绝望状态、逃无可逃的主角们,都是这场跨时半个世纪的世界性危机潜移默化影响到灵魂深处的受难者。如果不考虑这个社会背景,仅仅照搬了形式和剧情,那确实只是临摹之作。由这个意义上来说,《白日焰火》绝非是一部架空了社会基础的犯罪电影。影片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而这个背景在电影中并非直观的表露了出来。

    刁亦男选择世纪之交的东北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决定了这部黑色电影绝望内核的正当性与必然性。东北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极度寒冷让人绝望,九十年代改革大潮掀起后引发巨大的社会变革,直接改变了东北的气质。一个历史上完全由国有经济构成的社会,因为国家战略性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转型为私有经济为主体,这转型过程中引发的巨大阵痛、凄楚、惶恐与绝望,正是黑色电影最内在化的社会情绪。这个整体性的社会情绪深刻影响到了影片中人物的状态。

    《白日焰火》中的三位主角张自力、梁志军(王学兵)、何明荣(王景春)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或是遭妻子抛弃,或是甘为妻子背黑锅,或是性功能的丧失导致欲望的畸形。三人都在挣扎、反抗,都不甘于此。梁志军这个角色尤其特别,他第一次现身之时是携带着冰刀鞋。按照典型的精神分析理论,冰刀意味着阉割,性功能的丧失。梁志军为了爱妻选择自我毁灭式的肉身隐遁,他多年来只能如幽灵一样存在着,在隐喻层面,他就像是终究要被甩掉的历史包袱。

    吴志贞,被一些评论者诟病为不符合黑色电影中典型蛇蝎美人的气质。她所做的一切都是被动。她杀人是被动,她与何明荣、张自力的纠缠都是被动发生。她神秘妩媚气质足够,但少了《邮差总按两次铃》中拉娜·特纳或者《上海小姐》中丽塔·海华斯的淫邪气质。可问题在于不符合西方黑色电影标准的蛇蝎美人,这就不是黑色电影了?实际上,往远了说,黑色电影本来就是理论家的后见之明,当年的电影人没有谁会主动的去拍一部黑色电影。后来者根据配方拍电影很容易沦为东施效颦。类型电影永远是社会意识形态、电影技术、美学演变与观众不言自明的默契互动的结果。

    再反过来说,实际上《白日焰火》整部电影的黑色绝望气质是渗透到所有角色的,这包括了吴志贞。她本来就是一个受难者的设定。杀人碎尸是无奈被迫的反抗之举。但反抗终究是徒劳,命运就像是一张天网束缚着她,总是有男性猎人在追逐她,撕咬她。这是真正的黑色气质。

    《白日焰火》夹杂着黑色罪恶的东北历史叙事与刁亦男特殊的空间趣味也有关系。刁亦男特别喜欢拍摄带有强烈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气质的公共空间:舞厅、公交车、短途火车、冰场。他尤其敏感于个体在这公共空间中时而显露出来的被压抑已久的隐秘晦涩欲望,在《制服》与《夜车》中,他还将这种欲望和权力作了挂钩。《白日焰火》的欲望展现也都是在这些空间中展开。刁亦男还非常喜欢拍摄带有跟踪意味的行走戏。《白日焰火》中也有大段的跟踪戏。跟踪意味着窥视、对峙、躲闪以及身体的位移带来的情感冲动。而这最终指向的是逃亡的可能,黑色电影最终极的叙事。摩天轮的高潮戏代表着轮回宿命的无法逃脱的绝望确认。吴志贞的美艳面容在闪烁光照的映衬下乍明乍暗,等待她的也只能是性与死亡。

    刁亦男在《白日焰火》中还注入了许多意象,这倒是有文学背景导演的优势。风中飘动的塑料袋,张自力与前妻做爱时白布上的黄色昆虫,莫名闯入的马,摩天轮──这些意象都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起到了作用,也是刁亦男克服之前作品缺陷的表现。但最重要的意象必数白日焰火。这个意象极大丰富了影片的叙事、角色以及母题的表达。焰火本该在夜晚释放才显璀璨华丽,白日焰火只有一种空洞的凄厉,消极一点说是煞有介事,悲观一点便是绝望的挣扎,欲望的无效释放。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黑色的。

    《白日焰火》最成功的是在整体层面将一起骇人残暴的犯罪事件与美学化、历史化的地理空间成功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黑色欲望表达矩阵,这在中国电影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个案。

    (已刊于虹膜公号邪论专栏)

     6 ) 悲情人生:一切缘起于她是皮氅主人的小三

    看完以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一时半会说不出来不对在哪。

    后来我又串起来想了一遍,桂纶镁应该原来就是那个夜总会哥们的小三(1.没钱去还两万八的女屌丝可不会主动去夜总会找人还钱的;2.所以才把骨灰埋在自己每天工作的店前树下),所以夜总会女主人才说她记得那个女的来找她老公的样子。

    而至于为什么桂纶镁一开始面对警察的质询不肯招认,而在看在了那件皮氅以后就说都是自己干的,我觉得桂纶镁应该是已经喜欢上了廖凡(所以她才在吃他们事后早饭时问廖凡晚上见不见面),她一开始坚持不说应该只是以为警察自己发现了她的问题,但一看到那件廖凡已经当着她面买去的皮氅后得知原来是廖凡把她供出去的,忽然就绝望了(那样的老公、那样的情人们、那样暗无天日的生活。。)

    所以很有可能事情的真相就是她和夜总会老板偷情被王学兵发现,王学兵杀人抛尸,然后变成“活死人”,接着王学兵又杀死了她之后的情人们。接着桂纶镁又喜欢上廖凡,为了不再过那样的生活她交出王学兵,以为之后能和廖凡过新生活,结果发现被廖凡背叛,于是绝望了,自暴自弃说是自己杀的夜总会老板来结束她悲剧的人生。

    最后桂纶镁看着廖凡放的白日焰火笑了,应该既是回忆自己生命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又是笑自己可悲可笑的人生吧。

     7 ) 一个拼命掩饰的真相

    吴志贞最后的自白让这部电影向着中国版的‘’嫌疑犯X献生‘’的节奏去了,但是若仅是如此,绝不是金熊奖的级别。观影结束略作思考,我的判断是,吴志贞最后的一席话,揽下过失杀害李连庆的罪过是在撒谎,那么她为什么要撒谎,真相是什么?
    通过一件贵重的皮衣,冷艳的吴志贞和白色焰火夜总会老板李连庆认识并且产生了感情,这个感情不可谓不深。吴志贞埋在树边地底的骨灰盒是李连庆的骨灰盒无疑,埋在一个自己每天上班下班每天都可见的地方,希望对方永远陪着自己,用情是至深的。此外,她亲口说过‘’所有爱她的,她也喜欢的,都被梁志军杀害了‘’,这也是张自力被跟踪的原因。还有另一个重要线索,就是李连庆老婆在他失踪之后一年才报案,并且还以为他和吴志贞去过日子去了,可见李连庆老婆很清楚他老公和吴志贞之间的感情。所以答案就是吴志贞和李连庆有婚外情,并且被发现,李连庆是夜总会老板,皮衣动辄几万,而梁志军只是一个过磅员,这婚外情是否有现实因素,不言而喻;而吴选择在一个无法人事的老板那里当干洗工,老板保住了性命,吴也可以拿工资生存,吴也是在这复杂的男权社会里夹缝求生,不得不现实。李连庆因此被梁志军杀害抛尸,梁志军为求自保,制造自我死亡的假象。但是他对吴志贞有着至深而又卑微的爱,从一些细节看出无疑,这种爱最后演变成占有,他从杀害李连庆开始杀害了每个吴志贞的爱人,可是吴志贞其实并不爱梁志军,他只是觉得内疚,痛苦,在寻求解脱,终于在张自力这里得以释放,背叛了梁志军。可惜张自力对她的爱肉欲与功利的成分占了上风,这样的爱一样是占有欲高于理解。这也完美解释了张自力为什么一定要追根究底,如果他真心爱吴,肯定是不希望她卷入案子中,但是张自力发现自己爱上了吴志贞,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心结,就是吴志贞最爱的人到底是谁?就是埋在树下的骨灰盒到底是谁?他的一意孤行要调查最后一个人,最后得到的却是一个谎言,吴志贞最后说是她防卫过当杀了李连庆,用自爆的方式掩饰了这个真相,加深了大家对她的同情,保住了自己的名誉,也给了张自力一个以后继续爱她的希望。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情欲的线索,可以看出吴志贞的情欲压抑,不赘述。

    白日焰火,有热无光,代表了虚幻的爱情与谎言,也说明了白日焰火夜总会在这个影片中的线索。这是一部呕心沥血的作品,线索细节铺垫演员都尽善尽美,有对人性爱情的思考,也有对女性压抑的社会地位的探索,得奖也是正常。可惜了被删减。

    《白日焰火》里尽是可怜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橙子

     短评

    这片主题是不是讲哈尔滨人的性苦闷,我感觉廖凡全片每时每刻都想强奸个谁……

    7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有些台词做作到让人想掀桌,一看就不是东北人嘴里吐出来的(一如既往地想黑桂纶镁)。但电影情绪很强,神秘的冰刀、卑琐的男人、雪地里的污垢,看完后在新街口失落了半个钟头。开场不错,简洁、直接。中间对手戏有些萎,不太像样。结尾又强大起来,东北的气韵相当靠谱

    1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黑夜不行白夜行,白日焰火看不清。冰刀亦是无情物,溜冰杀人两不误。

    13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白日焰火》有独特的影像肌理,彰显着作者气质。情绪的释放,似暗流涌动。动作的对抗,如利斧凿冰。一方面,它克制、隐忍;另一面,又不掩饰粗犷与贲张。东北既承载世俗,又提供奇观。在现实的粗毛边处勾勒,渲染低调的细写意。微妙的声音设计,入耳最倾心。

    1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东北版《白夜行》

    20分钟前
    • 豌豆的布丁
    • 较差

    片尾十分钟绝逼是柏林电影节评委授予金熊的最大原因。

    22分钟前
    • 婴儿葛葛
    • 推荐

    从一块碎尸的视角开始,戏剧化调度,幽默小细节,活在案件里的人。还是暗、旧、冷,都跟警察有关,《制服》里的洗衣店,《夜车》里的舞池,冷冰冰的面孔,不动声色的讲述。比起当年癫狂的“火焰”而言,“焰火”里的廖凡更纯熟了。影院二刷观感更佳,虽然公映版结尾略傻,但仍然是能挺直腰板的国产片。

    2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中国电影如何在外国电影节获奖:1,拍一些洋不洋土不土的所谓大片。2,拍一些二逼文艺片。3,拍一些大骂中国和描写中国落后的片子。

    25分钟前
    • 宝黛
    • 还行

    炮到小镁之后第二天把她送给警察这种事儿我觉得实在是太扯谈了

    28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推荐

    原著:东北圭吾。

    29分钟前
    • GothamPunk
    • 推荐

    没有人想到东野圭吾的那一系列 白夜行 幻夜

    33分钟前
    • lotus HH
    • 还行

    有意思的是,廖凡的舞蹈我是后来才补上的。这部电影反正我会念很久。

    34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诗意绝不仅仅止于影片的名字。它还是床单上的瓢虫、居委会过道里走失的马……

    35分钟前
    • 悦然
    • 推荐

    其实与《白夜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吴志贞是一个看似无辜、玩弄感情的蛇蝎美人,张自力是一个真戏假做、渴望回归掌权者队伍的工厂保安,梁志军反倒是真正的受害者。情色的背后是绝望的纠葛,焰火的背后是无边的黑暗。

    36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披罪案外衣的文艺片,相比案件本身,重心还是放在情绪上。就好像角色也并没有真正去关注案件的演变,更多还是纠结自己。好在情绪有几处妙笔,比如廖凡的乱舞。刁亦男的电影其实始终在讲城市里孤独的人,但是他片中的城市总像二十年前的小城镇,虽然这回拍的是哈尔滨。一群失意的人在努力活着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内容简介里的吴志贞“身上散发着熟女的魅力”。。。我怎么就感觉不到呢

    46分钟前
    • 魏晓波
    • 推荐

    我实在搞不清楚这样一部电影怎么得到金熊的……觉得这个故事很假欸,可能它在情节方面比较好看,认认真真讲故事,没有刻意讨好评审搞政治元素吧,虽然故事完整,但没什么立意,我也没有进入到故事人物的感情当中去,没有被感动到,只是一个krimi电影,看过也就忘了,没有感悟。

    47分钟前
    • 子午mm
    • 还行

    风格化是把双刃剑 看得出导演用绳命在导戏 亏也就亏在太用力 至于血色浪漫这种事 从骨子里就不属于中国人 不要再说桂纶镁会演戏了好么 那件burberry倒是真不错 拿奖的话是中国电影市场和资本的胜利 #感谢幕后推手 以及依然热爱相信中国电影愿意掏钱进影院的各位吧

    49分钟前
    • SSEN
    • 还行

    史上最好看的国产电影节电影。真的!

    50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文艺片女主有三宝 胸小话少表情屌。桂纶镁为这片儿加了分。"

    52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