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元帅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中国大陆2015

    主演:董勇,董琦,罗刚,杨童舒,濮存昕,陆忠,文馨,上白,唐国强,刘劲,侯勇,刘之冰,巫刚,许晴,王伍福,艾东,王鹏凯,赵吉,刘鉴,马晓伟,宋禹,宿宇杰,唐以诺,蒋婧,程煜,白冰,赵晓明,徐光宇,王志峰,丁海峰,刘奕君,严晓频,张京生,曹力,周波,张朕瑄,朱海军,尹静,王卓,谢紫彬,朱鹏程,王艺嘉,陈姗姗,王荧欣,闻洁,张再新,史鑫,孙岩,马岩,黄维,李新华,梅寒,杨猛,平田康之,张惠中,喜莲娜,徐永革,高扬棋,苗青,杨璨地,高志强,乌日根,李全忠,王健,葛友元,王双琥,于俭,李嘉明,孙嘉嘉,单文芊,刘思博 

    导演:宋业明 

    猜你喜欢

     剧照

    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1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2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3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4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5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6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16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17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18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19彭德怀元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剧将以纪实性的传记风格呈现,从平江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庐山会议,彭德怀元帅一生的重要时刻均得以还原。

     长篇影评

     1 ) ,

    首先拍一部关于共和国第二大元帅的电视剧固然好,彭老总的横刀立马令人称赞,但是拍一部元帅的电视剧为何不多筹划几年,整部电视剧没有当时时代的意思,演员确实不像,当然不能用像不像去衡量一部影视作品,也没有表现出彭总的气质来,我知道拍一部电视剧也确实要付出很多辛苦,可能还原出真实的历史人物才是王道,能拍出让大众认可的东西来,才叫人称快!

     2 ) 历史里只有几分钟镜头的反面小丑,拉回现实中却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

    历史里只有三分钟镜头的反面小丑,拉回现实中却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

    【深圳水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上周我们有篇推文,是吴思的《出售英雄》。出售英雄,取这个标题,读起来怪怪的,其实应该是出卖英雄。英雄往往不会有好的结局。

    慕如在20岁以后,几乎就没有再读过任何名人传记,对名人的奇闻逸事也毫无兴趣。现如今,在茶余饭后,也几乎不掺和讨论马云李嘉诚这类话题。我有个观感,往往喜欢拿名人逸事来论证自己观点的人,智商都不高,见识浅薄。大家尽可以测试一下,成功率很高。

    首先,成为一个大人物,知名人物,是一个极小极小的小概率事件,举例名人故事来论证,这个取样就是错的。

    其次,伟大的人物,他们本身天赋奇高。比如我们普通人的智商,往往在110这个数值的上下浮动,而伟大人物的智商到180以上了。智商其实是抽象的概念,并没有标准的受广泛认可的智商测试标准。但人和人之间,天赋秉性的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被人们广为流传。然而爱迪生这句话还有下半句,“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得重要” 。熟悉英文表达方式的人应当知道,句子中“但是”后面的意思,才是说话人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说韩信会打仗,说毛主席会打仗,说出其他任何理由都是废话,关键人家就是韩信,人家就是毛主席。人家是天才的军事家,就这么简单。天才的军事家这个事实,和人家有没有从别胯下爬过去,爱不爱吃辣椒,学历高不高,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我们普通人,更应当关心的是,上级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的上级,他们是什么背景出身及性格特点。更应当关系,我们所在城市房产的均价是多少,最高价是多少,洼地在哪里,政府在炒哪个板块,哪个银行的贷款容易批下来。

    与我们工资相关,与我们投资相关,与此相关的人和事,就在我们身边。包括我们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和缺陷,改进的办法,参照的榜样。

    我相信,我们参照的榜样,不应该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伟人,而应该是商场职场里的小角色,因为小角色的经历和我们更像,更加有借鉴意义。

    慕如喜欢关注历史、小说、影视剧以及现实中的小人物,关注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上面视频片断里的人物叫张荫梧,在我们主旋律影视剧中,是个自作聪明而又没能力没底线的反动派。

    一个人的最终身份定位,是由自己的作为和别人的评价来确定的。

    毛主席说张荫梧是“摩擦专家”,专门和我们共产党部队搞摩擦。张荫梧不仅仅袭击我们共产党部队,还策动八路军第三纵队独立第二支队柴恩波叛逃日军。张荫梧给柴发电报,叫他投降日本,并美其名曰:“曲线救国”。这个可耻的名词,就是张荫梧在此发明的。

    “摩擦专家”和“曲线救国”,仅凭这两个词,就足以把张荫梧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张荫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他本身有着光鲜的履历,这样的人物,放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评价体系里,如果不看最终的历史走向,就是功成名就的大佬。我们看看他人生经历的简要之处。

    张荫梧(1891—1949),字桐轩,河北博野人,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晋军师长、军长、北平警备司令、北平市长等职。抗战初期,任河北民军总指挥。抗战后期,任冀察战区总参议兼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国共内战期间,任京汉路北段护路司令、华北剿总上将参议。1948年底,北平被围困,张荫梧成立华北民众自救会,召集人马,企图与共产党继续周旋,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被逮捕,5月27日因胃癌病逝。

    张荫梧出生在河北省博野县小张营村。其家族是博野县有名的豪族,博野县是清初学者颜习斋的故乡,颜李学派的发源地,学风浓郁,张荫梧受其影响,幼时熟读经史,均能背诵,成年后仍未能忘怀,他崇尚颜李的“四存学说”,即奉其为学问,又是其立身处世的指南。其人,可谓文武双全。

    1913年清河陆军中学毕业后,张荫梧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步科学习,他自奉甚简,烟酒不沾,将学校所发之津贴于市内租一房屋。同期同学相善者以山西人为多,如傅作义,王靖国,李服膺、楚溪春、袁庆曾等,后来都成为晋绥军大将。

    1918年毕业后张荫梧加入晋军,相继担任参谋,学兵团连长,晋军上下普遍比较封闭保守,将领多为行伍出身,张荫梧等军校生的加入,相当于新鲜血液,而他也颇为自负,做事一意孤行,在任学兵连连长时,和营长不合,竟于操场当众顶撞开来,随后即卷铺盖而走。任太原国民师范军事教官时,又因得文武兼备,加之自律严格见知于校长赵戴文,赵称之为小关公,极力向阎锡山推荐,因此一路高升,很快超过其他同学,到1924年已经是晋军第5旅10团团长,镇守大同。他认为军人应以军队为家,从不带家眷,每日凌晨即起与士兵同起出操,身穿布衣布鞋,与士兵同甘共苦,每日坚持体格锻炼,必打八段锦和形意拳,还要写大字一千,且“从无间断”,即使以后升为高级将领,也在军官食堂就餐,从不开小灶。

    1926年冬,任山西军官教导团团长。他训练军官,要求严格按实战出发,并灌输颜李学说,每天有升降旗仪式,以培养国家民族意识,阎锡山对他的工作深表满意,1927年3月晋军扩编,他任第7军副军长兼14师师长,仍驻守大同。

    1929年6月12日,张荫梧出任北京警备司令,21日,北京改称北平,与天津并为特别市,后来张荫梧兼任北平市市长。作为一市之长,他不坐汽车,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公安局原本配有两顿公餐,张荫梧也一并把它取消了。与此同时,张荫梧还缉私缉毒,先后查抄了日本人在使馆区设置的毒品加工厂,破获了东陵大盗案,严惩高利贷等。当然,对于中共的活动,也是坚决打压的。作为北平市长,官场应酬之事当然不会少,张荫梧则一概拒绝。在北平市长任内,他没有举行过一次私人宴会。除了阎锡山、蒋介石来京,其他人来也概不迎接。张荫梧对外国人态度冷淡,尤其对日本人,更无好感。由于他概不与日本人来往,以至于一位日本代办发牢骚:“来北平一年,连市长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可以说,张荫梧的一系列改革,使得京城面貌大为改观。

    1932年初张荫梧带200多名亲信脱离晋军回乡,打着抗日的旗号在博野创办了一所半军事性的中学,招收热血青年进行军事训练。一年后,因热河抗战,河北成立了许多义勇军,张荫梧随即成立了所谓的保卫团,控制了博野、蠡县、安国、安平等六县实行“自治”,在博野县北杨村开办军事化的四存中学,又把河北乡村实验学校,由天津迁来,以此两校为基地组织武装,二三年后势力范围扩大到武强、定县、深泽等13个县。

    1935年,日军入侵山海关,在日本策动下,殷汝耕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全国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张荫梧多次到平津活动,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表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张让留日学生、哲学家、共产党员温建功给其当秘书,温在张的干部短训班里公开讲《八一宣言》,杨秀峰同志以北平名教授名义到四存中学做过报告。公开提倡抗日,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张荫梧的积极态势引起了阎锡山的重视,阎锡山以守土抗战的名义委任张荫梧为陆军中将,邀请他去太原筹办晋军军官教导团。张荫梧遂从自己的中学学生中选拔了近百人跟随自己去太原学习。

    七七事变后,张荫梧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看中,程潜任命张荫梧为保定行营河北民训处处长兼第一战区司法监。张荫梧即将自己在太原训练的200多学员带至保定,召集旧部成立了河北民训处干部养成所。平津保一带的流亡学生纷纷慕名投奔,人数不久增加到千人。这些学生被编为4个大队。明末高阳县有个民族英雄孙承宗,在河北省成立“民军”,坚决抵抗入侵的满清军队,最后全家被屠杀。张荫梧为纪念孙承宗,亲自为这支队伍取名叫“河北民军”

    河北民军第一团,下辖3个营,每营200-300人,团长徐靖远。河北民军第一团负责驻守林县,张荫梧本人率河北民训处和其他部队继续西去,进驻山西陵川。张荫梧部进驻陵川后,张派遣得力助手潜入邢台、邯郸联络活动在那里的小股武装,并到郑州、武汉、西安等地招收流亡学生和爱国青年,并聘请在山西、河北一带的八路军代表做教员,讲授游击战争和抗日救国道理。到1937年10月,人马迅速增加,很快发展到万人,番号增加到五个团(河北民军第一——第五团)。1938年初,根据程潜的命令,张荫梧正式扩编民军,确定了编制,对原有队伍进行了整顿和扩编,成立了八个民军团。

    1940年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因河北民军与八路军产生矛盾,将张荫梧撤职。但陈诚有意培植张成为一支反共力量,让人捎信给他,安慰他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对他的处分,事前蒋并不知道,要他忍耐,以后还会重用他的。1941年,蒋介石又任命张荫梧为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主任。

    1943年张荫梧任冀察战区总参议兼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抗战胜利后任平汉(平汉)路北段护路司令部司令,1947年12月任华北剿匪总部上将参议,这也是个挂名的差事,没有实际的兵权。但是,他不甘寂寞,千方百计地扩充自己的实力。他向傅作议申请了一些经费,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华北民众自救会”。其执行委员会由二十多人组成,都是些封建遗老,落泊军阀、政客和青洪帮的上层人物。自救会下设若干组织,其中一个组织叫“华北敌后游击策动委员会”,下设四个区队,每个区队又下设三个总队,总队下有大队小队。这个委员会主要以网罗国民党军队的散兵游勇和地主武装为工作目标,至北平解放时,已聚集了9万余乌合之众。1948年底,北平被围困,在我人民解放军围困北平之时,张荫梧曾说,傅作义没有很大的毅力和魄力,应付不了时局,他觉得,应该由他来接替傅作义,与共产党顽抗到底。张又和美特分子秘密勾结,炮制了1000多张《致杜鲁门呼吁书》,要求美国以“实际行动”援助他们。张还向傅作义要了1000多套军服,申请了一部分经费,把北平四存中学的学生组织起来,搞了一个冬令营,实际上是一次军事演习。共网罗了700余人,组成了一个总队,他曾扬言:“必要时,可以让青年学生参加守城战斗!”他公开对学生讲:“不愿受共产党宰割的就参加我的工作。”他还秘密策划想把队伍拉出去,上山打游击,妄图长期与人民解放军进行周旋。他把“策动委员会”也改编成了适应战斗需要的总指挥部,自任总指挥,各纵队也都任命了司令、副司令、参谋长。

    大家看出来了么?影视剧中出场几分钟的人物,背后就有如此非门同寻常的履历。抛开政治立志不谈,放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评价体系里,这样的人物就是个功能名就的大佬。试想想,我们身边有几个这样的牛逼闪闪的人物?我们家族亲戚中有吗?我们村委有吗?我们居委有吗?即便拿政治立志来说事,我们今天有几个人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呢?没有的,通通回答No!

    一个文武双全、勇敢坚毅、交际广泛以及追随者众多的优秀人士,怎么就落到了如此可怜可耻的下场呢?

    我左看右看,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按今天流行的话说,这是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

    人物的性格,就体现于他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置之中。

    张荫梧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的毕业生,这个学校出来的人,资历和辈份要高于后来的黄埔军校的学生,往往在国军体系里任职高级将领。傅作义和张荫梧是同期同学,毕业后长期在晋军共事,同为阎锡山的得力干将。

    1927年6月,阎锡山响应北伐,改晋军为北方国民军,张作霖大为不满,由此引起晋奉两军大战。阎锡山通电讨奉,分兵三路向奉军发起进攻,张荫梧任北方革命军左路军前敌总指挥兼第7军军长,率部从平绥线出击,在宣化以西怀安击退奉军高维岳部。是役傅作义在涿州坚守三个月,牵制了进攻左翼阵地的大部分奉军,后因弹尽粮绝投降。张荫梧在此之后一直说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公开贬低傅作义,致使二人长期不合。

    中原大战时,晋绥军前敌总指挥傅作义指挥6个军沿津浦路南下,攻占济南,形式一片大好,妒火中烧的张荫梧给阎发了一份密电,说:“张学良和张群、方本仁等在北戴河开会时,傅作义参加了这个秘密会议,请注意。”阎立即派张荫梧率兵前往济南,任第3方面军第2、4路联军总指挥,意在对傅监视。傅作义当然会疑心这是阎锡山对他不信任,不免泄气,直接影响了津浦线战局。张、傅二人无法协调作战,只好兵分两路,一路由张荫梧率领第二路军向济南以东前进,攻打韩复榘;另一路由傅作义率领第四路军向南进军,攻打徐州。内争虽告解决,却严重贻误战机。这一迟滞及分散兵力,导致了津浦线上的反蒋联军的最先失利。战后晋绥军检讨战役失败的原因,都认为张荫梧这一举动是导致失败的根源。

    1938年5月,鹿钟麟在老其上司冯玉祥的大力举荐下,接受蒋介石的任命,到河北省沦陷区领导抗日战争。当时蒋介石委任鹿钟麟三个头衔:河北省政府主席、河北游击司令、中国河北省党部主任委员。

    鹿钟麟担任河北省主席后,张荫梧认为鹿钟麟没有留在河北省坚持抗战,怎么会轮到他当省主席呢!因此就一气之下跑到武汉要求见蒋介石。先后三次求见,蒋三次拒见。于是他在盛怒之余大骂:“中国不亡,非天理也!中国若亡,非地理也!”张荫梧正要离开武汉,忽然受到陈诚接见,张荫梧和陈诚在保定军官学校是同学。陈诚介绍他参加特务组织并举行宣誓典礼,因此受蒋介石赐见十分钟,随后被委任为河北省三青团总干事长兼任民政厅长。

    张荫梧经陈诚介绍参加特务组织,是他走向顽固死硬派的一个转折点,这在他的日记中反映得淋漓尽致。在他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之前,在日记中不断称赞八路军纪律严明有“颜李之风”(即是有清代朴学大师颜习斋、李恕谷之风,这是“四存”学派对人的最高赞赏之词)。赞美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人心”,“顺民意”,“有号召力”。在他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并受蒋介石赐见后,在同本日记中却说:“共产党不合国情”,他回到河北后计划反共灭共,还说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是心腹大患,“要加以汉奸罪名杀之!” 前后判若两人。

    1938年,张荫梧组织“中立会”,反对中共“十大救国政策”,并于同年12月趁日寇进攻冀中之机,发动了“博野十二月政变”。杀害八路军指战员400多人。张荫梧发动博野事变后,又策动八路军冀中第二支队柴恩波部叛日军。张荫梧给柴发电报,叫他投降日本,并美其名日:“曲线救国”。本文截取的视频片断,就是张荫梧发动博野事变杀害八路军指战员后,正得意忘形之际,被八路军副总司领彭德华组织反击行动打到了自己的指挥部,仓皇逃窜后,机要文件被八路军缴获。张荫梧反共及勾搭日寇的来往电报,由此曝光。

    同样处于张荫梧这样的国军高级将领的位置,既要面对日军,又要面对八路军,其他很多人就比张荫梧操作更好。比如卫立煌、傅作义、张治中以及鹿钟麟等人,这些国军高级将领后来的结局就要好很多,在历史上也有不错的评价。

    我们今天混迹于商场职场,同样会面对多方博弈的的局面。比如说作为一个销售,处于经销商和品牌厂商之间利益纠葛之中。比如作为一个乙方的代表,面对所服务的甲方及其关联方。很多人操作不当,不仅仅得不到实际利益,更会让自己在江湖上落得个污名。接受过专业的营销培训的销售应当知道一个法则,叫三角关系法则,即品牌商、经销商和销售员三方构建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没人经验的销售,凡事向着自己任职的厂商,利益都导向自己任职的厂商,这样基本上做不出好的业绩来;有些销售老油条,吃里扒外,将自己所任职厂商的利益输送给经销商,不仅违背职业道德,更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真正的Top Sales不仅能圆满完成上级安排的销售任务,自己还赚的盆满钵满,更能在江湖上博的个好名声,资源在手进退由我。

    和自私自利的人打交道,多半会让我们遭受损失。那么,如何出看我们人际交往中谁是这样的人呢?很简单,从相处的细节中判断。

    慕如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反复实践,证明有效。两人或多人同乘一台车,遇到选路的时候,那个强势而霸道坚持自己方案的人,100%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私之王。

    比如某次,慕如和一个同事驾车从深圳去粤北参加个会议。慕如自己的车,自己当司机,而且这个路线慕如跑过好多次,知道跑哪个路线又快又省高速费。车行了30多分钟后,这个同事就开始作了,说路线不对,肯定会迟到,然后他就在手机设计导航,坚持要按他的手机导航来走。

    慕如曾经认识个同乡,也是做工程做贸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该相帮的时候就得相帮。相识以来,彼此情谊上都过得去,礼尚往来嘛。每每喝茶吃饭,这个同乡总是抢着买单。

    有一次我们去中山看厂,那厂子在一个小镇上。返回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当时车上一共有四个人。于是避免不了,又在争论走哪条路线。碰到这种情况,慕如经验丰富,闭嘴为妙。我这个同乡,霸道一面终于表现出来了,满面怒意的按自己的路线跑,跑两个来回还是找不到正确的高速入口。

    这个检验方法真的非常有效。后来,这个同乡需要一批货,我介绍了个朋友的厂给他,他们第一次交易,上门提货,现场付款。后来说要补第二批货,也不知怎么谈的,款没有付,货就发走了。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第二批货的款,一直收不到,不是说型号不对就是说质量有问题,然而货又不退。慕如也知道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人海茫茫,大家虽然说是同乡,真的要找你,去哪里找嘛。这人也就断绝联系了,微信好友删除,不必再见。

    我还有一件奇葩的遭遇。某天,朋友说要介绍个客户我,约我当天9:30到达某写字楼下面,目标客户就在这个大厦办公。当我驾车30多公里并提前5分钟到达目的地后,电话联系这个朋友,他说已经走了,有其他的事要办,让我自己直接上楼去找客户。慕如真是苦笑不得!这件事慕如一直很纳闷,总想确认事情的真相。慢慢交往,慢慢和这个朋友交流,才发现,他当初说要介绍客户也是一时兴起,后来提前离开也是一时想到件事回自己公司了,他回去后其实也啥也没干。原来,天性如此!

    慕如在这篇文章《生活中有一类烂人,可以识别出他们所具有的共性》,提到有一类烂人,总结了他们的共性。而我们今天说到的精致的利已主义者,不算是烂人,甚至他们可能是精英,无论从履历还是创造的财富成绩来看,他们往往能称得上成功。但是,与这些人交往,我们会得不偿失。

    譬如今天我们说的这个张荫梧,在主旋律影视剧中,是个配角,给的镜头也不多。把他拉到现实中,却发现他文武双全、勇敢坚毅、交际广泛而且追随者众。但是,这个张荫梧在和我们共产党部队交往的过程中,占了我们共产党部队的很多便宜,最后还让我们共产党部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再说一下两人同乘车的事,真的很能检验人性。慕如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他们温文尔雅,每次开车接送你,必然到你的小区楼下,一点都不嫌绕路。他们宁愿自己多绕几圈,也希望你方便。

    其实大多数情况是,驾车送我们的那个人会说,“你自己走过去吧,你那里拐进去好鬼麻烦的!”

    事情很小,却可以见大。以慕如个人的阅历来看,送人送到楼下的那些人,往往成就很大口碑超好。魔鬼真的在细节呀。

    -----文章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

     3 ) 朱德是干什么的?

    历史题才的片子,导演也敢胡编,朱德在红军能打仗的领导中在蒋介石心里排不上号,在红军队伍里也不是军事领导,赣州打不下来,跟其它领导一起,眼巴巴的等毛委员来拿主意。按导演的理论,朱德怎么能当上八路军总司令,怎么能评上十大元帅之首。不是导演没学好历史,就有意改历史。给两分只因为拍片花的钱不少,场面还算大。

     4 ) 苦

    19年春节,疾病无情,人有情,趁着这个超长假,终于把放在在看列表里很久的彭德怀元帅看完了。

    由这部剧塑造,彭老总就一个字苦。 从演员一开始到结尾的表情,和彭老总接手做的事。苦差事都交给了彭总,从留守井冈山,到抗日前线,到经营西北野战军2万对20万,到抗美援朝,难啊,但能解决难题也当之无愧元帅第二人,实打实打出来的!到裁军评衔,到没有播出的后面的故事,苦啊,彭老总一生都在受苦!自己艰苦朴素不忘本,对自己亲近的人也严格要求甚至苛刻。原则性太强。实事求是!做一个诤臣天下为公,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到?!在军队中有战绩行,但是搞行政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也为后面埋下了祸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个电视剧虽然虚构了几个小人物,但是一定有真真正正的烈士把他们的故事浓缩在了里面。更像一个小说传记,也披露了不少没有第一次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有不少人在怀疑事情真实性?虽然环境变了,人们不能考虑到当时的情形,但是导演也要反思怎样能让人相信!你得保持真实性的口碑啊!

    节奏还能更紧凑更多悬念。

    最后分享剧中一句话,“管公的的人,自己不贪,别人不送,能挡住厚脸皮的上司”。

     5 ) 我的一点想法

    只观看了流出的、没有公映的最后十集,也就是从庐山会议到去世。作为官方影视,还能拍出这些桥段,而且利用有限的发挥空间拍的还可以,已经是十分了不起,单就此点,值得五星。 此外,不论这部剧拍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给五星,只因为彭总。彭总一生,吃苦最多,享受最少,彭总很少笑,但这不是为他自己,是为了他始终深爱着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在西北看彭总,彭总是西北局书记,也正是他亲手解放了西北五省,彭总为革命的光辉贡献,值得我十分的尊重。 “请为人民鼓咙胡”。虽然我同意,庐山会议上的毛彭之争,“意见书”只是表象,但彭总毕竟是因为为百姓讲真话而遭到后来的不幸的。这最令人敬佩,也最令人难过。看彭总被那些随时代上下浮动的宵小攻击,心里真是心疼的要死! 彭总一生耿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一定的性格缺陷,也是其日后悲剧的起因之一。但是,不这样,就不是彭总了,就不会有这样壮烈的为民请命了。正因为此,我对彭总有十二分的尊敬! 何期泪洒塞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又及,我永远不会原谅韩爱晶和韩爱晶们,这个杂碎!享受着彭总在国内外争取来的和平和幸福,却竟敢如此对待彭总,不能生啖其肉,实属不平。以如此宵小,竟然还不去死,依然窃居北京,真乃无耻之尤。有生之年,必竭力令此杂碎及其追随者们付出应有之代价。

     6 ) 彭德怀元帅

    给一星的原因如下

    1 演员不像 实在出戏 果然还是需要特型演员 所谓的演技不行 至少脸像

    2 剧情不行 男主一直在开挂 这特么真实吗 真实吗 真实吗

    3 演员不行 演出来的感觉不对 这个电视剧不看名字 根本不知道他演的是老彭 O__O "…

    4 不想再说了 再见拜拜 负分

    PS 本来还想期待唐国强老师的戏份 现在 手动拜拜

    PPS 现在想想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饰演小平的马少骅老师演技真的太棒了 融入感很强 不会有违和感

     7 ) 彭德怀元帅

    拍的一点都不好!这种类型题材的电视剧其实我看过好多,比如陈赓,许世友,韩先楚等等,哪一部都比这部强!开头啰里吧嗦,中间应该出彩的地方,又都是一笔带过,比如血战湘江,后来的百团大战,再后来的榆林战役,都是简单带过,血战湘江甚至连个镜头都没有。抗美援朝倒是啰里啰唆的说了好久,但是又都是很机械的那几个人,38军的梁兴初,不在前线指挥部队,天天呆在司令部做什么?
    当然,还有一些东西是不能说的。所以我们现在这种类型题材的影视作品都只讲到1956年前后,再往后就没法说了。可是,不充分认识自己的曾经犯下的错误,甚至是罪行,又怎么进步呢?
    最令人反感的是,所有在1966-1976年去世的人,现在都“脸谱化”的被冠以“收到林彪和四人帮的迫害……”,彭大将军被迫害的时候,四人帮里的几个人还不知道在哪呢吧?

     短评

    国产抗日剧能出一部《亮剑》真是个奇迹,这滩水太混了

    6分钟前
    • 闲云
    • 很差

    给一星的原因如下1 演员不像 实在出戏 2 剧情不行 男主一直在开挂 这特么真实吗 真实吗 真实吗3 演员不行 演出来的感觉不对 这个电视剧不看名字 根本不知道他演的是老彭 O__O "…4 不想再说了 再见拜拜 负分

    7分钟前
    • 九条命
    • 很差

    其中有一集是,北伐时期,表现段德昌介绍彭德怀入党。段1904年生人,当时也就二十出头,尼玛这个演员,花白头发,额头上很深皱纹,怎么看都像四十多岁,看上去比彭德怀还老,真特么什么玩意。

    9分钟前
    • 一叶扁舟
    • 还行

    其实风格有点类似《史记》,跟西方确实是两种叙事传统,人物性格基本上没有变化和弧度,而是用一种传奇剧的形式讲述故事(也是中国戏剧里常常出现的桥段,相同的人物在不同的际遇里再次相逢,人物性格一以贯之,但际遇却改变了,最典型的是韩信胯下之辱)。这其实是中国老百姓最爱看的故事。

    11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能拍出后十集,尤其是庐山会议和回京后,着实不易了

    12分钟前
    • luiluibi
    • 推荐

    7.5,水准相当不错的国产主旋律革命题材历史剧,触及到了一些过去不曾设计到的禁区(比如庐山会议),建议各位去油管看未删减版,很劲爆

    17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工农红军。拍谁吹谁虽然不好,但是彭大将军不愧为开国元帅。

    20分钟前
    • 听风
    • 还行

    整剧最失败的是导演,第二是主演一点彭老总的气质也没演出来失败中的失败,第三是剧情乱七八糟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第七集彭德怀攻下长沙城 ,进去的时候那些群众演员演的是什么玩意,这样导演也能让他们通过,这导演也太无能了,,浪费这么好的素材。更可气的是大量盗版电影太行山上的镜头。

    22分钟前
    • ping
    • 很差

    什么究极烂片,和古代青天大老爷戏相比除了换了个皮有别的区别吗?拍十大元帅尚且如此粗制滥造,怪资本从流量捞钱?贵方连包装个流量的心思都懒得花呢!这片子究竟是侮辱谁呢!

    26分钟前
    • 猫白
    • 很差

    彭德怀将军是站着听人家说了几句旁白就去世了么 要么就别拍 拍就拍全

    30分钟前
    • 外向的孤独患者
    • 很差

    彭总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没有子女后代,没有家产,不搞山头主义,他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后十集被删减扣一星)

    34分钟前
    • Jokerkanna
    • 推荐

    公开版36集3星,中庸主旋律之作,西北局书记强行抢戏。阉割的10集才是重头戏,庐山会议和文革,历史剧的重大突破,5星送上。元老中最欣赏的就是一生耿直的彭总,看后10集,让人唏嘘。

    37分钟前
    • ewquyy
    • 推荐

    虽然大家都说这部剧多么多么不行,但是他成功让我对共产党怎样发家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就够了!彭德怀晚年冤死,死后虽平反,但人都不在了!伤害已经造成一句对不起可以了吗?

    41分钟前
    • quanjing824
    • 还行

    不管是不敢播还是不敢拍,总之对于当代最有反省意义的部分除了末尾一句照本宣科外,是一片空白,这样的历史剧有什么意义呢?

    42分钟前
    • 随风幻城
    • 较差

    这部伟人的电视剧,拍的有血有肉。董勇的表演可圈可点。

    45分钟前
    • 观音奴
    • 推荐

    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彭德怀元帅就足够了,全家N刷的电视剧

    48分钟前
    • 伊心
    • 推荐

    能拍成这样着实不易,五星鼓励。PS:拍了46集,播了36集。你们说这锅是谁的?

    50分钟前
    • Divenire
    • 力荐

    如果拍庐山会议我就看好吧,我看了油管上的被删的几集,感觉庐山会议那段还是很不连贯,彭跟毛写了信后,毛还没表态,彭就情绪不稳定,把反党的帽子给自己扣上了,中间是删去了,还是根本没拍?

    55分钟前
    • 走出马孔多
    • 还行

    看西府大战的时候哭成泪人,爷爷辈的人慢慢的不在了,几乎快走完了,他们那辈人优良的品格,究竟有多少年轻人会继承下来……开头几集是有点神剧套路,但是后面越来越精彩,一个人要有一颗正直的心。朋友圈的人不喜欢这些“很土”的东西,大家更喜欢看出国旅行,自拍,出席各种装逼场所。

    56分钟前
    • 泠瑾
    • 力荐

    后面不是没拍,是没播

    60分钟前
    • 乔家专属人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