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人生之路

    人生之路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3

    主演:陈晓,李沁,张嘉倪,王天辰,唐曾,林永健,郭晓婷,刘威,李羽桐,刘奕铁,刘润南,赵峥,李光复,何赛飞,周野芒,黄梅莹,岳红,张天阳,郭凯敏,樊登,练练,涂凌,李宝安,赵千紫,红花 

    导演:阎建钢 

    猜你喜欢

     剧照

    人生之路 剧照 NO.1人生之路 剧照 NO.2人生之路 剧照 NO.3人生之路 剧照 NO.4人生之路 剧照 NO.5人生之路 剧照 NO.6人生之路 剧照 NO.16人生之路 剧照 NO.17人生之路 剧照 NO.18人生之路 剧照 NO.19人生之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改编自路遥先生的经典中篇小说《人生》。故事以80年代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起点,讲述了高加林、高双星、刘巧珍、黄雅萍等一批青年人走出黄土高原,来到上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感情与事业上几经波折,几个人不断奋斗、拼搏, 改变人生命运的真挚故事。

     长篇影评

     1 ) 改编幅度太大,失去原著的精神内核,服装道具方言割裂感严重

    本陕北人说几句,首先剧情偏离原著,改动内容挺多的,失去原著的内核。再说一下妆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陕北人的肤色并不是这样的,黑不溜秋的看起来真难受,服装道具太新了,没有做旧的痕迹,另外方言割裂感严重,年轻演员讲的普通话,可谓字正腔圆,老一辈的讲方言,而且讲的也不错,为什么年轻演员不能学学呢,演员跟环境也有割裂感,直观感受这里根本不是他们的家,也不是他们住的村子,只是临时演戏的场所。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感受,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

     2 ) 生活的苦难和命运的恶意

    连着看了四天追完了9集,大概看剧时太投入了,代入感太强,常常看得气个半死,每次一看到高双星父子就开始生气,他们出现的画面内心就忍不住翻白眼,明明之前在《三体》里林永健饰演的还是我非常喜欢的杀伐果断的常伟思大将军,这里却是让人恨得牙齿痒痒的道德凹地高明楼书记。看完九集,目前属于又虐又忍不住想看的心理阶段,我不信高加林被偷掉人生之后还会继续这么惨,一辈子都要窝在山沟沟里,我期待着后面的剧情反转,期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我不甘心,我要追着看完。

    命运的波澜曲折往往就是由一个微小事件的蝴蝶效应引起的,因为高考预考的学习成绩太好被人惦记上了,所以才会被高明楼盘算着要去顶替上大学这事,高加林在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机会之后,当教师期间既发表了文章又评上了先进,没想到紧接着天降横祸,又变成了一事无成的农民。命运的捉弄似乎能把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给人一种无力抗拒的恐惧,不知道高加林还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折磨,才能走上比较平顺的人生之路?

    他还有机会走上平坦的道路吗?

    偷得掉的机会,偷不掉的人生

    顶替高加林上大学,偷别人教育机会这一整件事,看起来村书记高明楼毫无疑问是主犯。高明楼有这颗顶替的心并不是在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临时起意的,其实他早就动过心思。一开始说预考成绩发布,高加林是第一名而高双星仅仅24名,不够资格见县长时他就不高兴,然后开始跟教育股长开始拉关系了。所以预考前十名见县长时,他才有那么多加戏的笔墨,而且还意外地发现县长还是他们家的老熟人,这似乎也为将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顶替上大学这件事,高双星作为高加林少年时代的好朋友只不过是不得已,配合自己的老爹的一片苦心而已,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高双星明明有很多次机会跟高加林澄清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去澄清。

    吃完升学宴那个晚上,他知道真相后,跑到高加林家他没说,表面上他是被他爸拉走的才没说,实际上,被拉走的时候他又没被堵上嘴,嚷嚷起来都知道了。第二次是他去上海大学第一次开学时,在路上遇见了高加林,高加林给他祝福还送了他一支自己用了多年的钢笔给他,祝他有美好的大学生活,他竟然能心安理得地收下并继续顶着高加林的名字上路了。

    第一次是偷了高加林的上大学资格,第二次偷了高加林发表报告文学的荣誉,他完全有机会澄清的,他可以跟同学跟老师说,说那只是同名同姓,不是他写的,他完全可以说出来,可是他没有。他太自卑了,太需要一道光环来给他自己枯竭的内心一点自我安慰,因为他知道凭他自己的能力他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偷是可以偷来的,毕竟一回生两回熟,都轻车熟路成惯偷了。第三次偷是偷了陈秀礼关于《一个孩子的读书梦》创作思路稿子《如何发现现实和反映现实》,他把这篇稿子当成自己的创作心得在班级课堂上给同学们念,人怎么可以无耻得这么心安理得?高双星没什么文学才华,也没有进行文学批判的理论能力,更不可能有什么文学创作的心得了,但是当他被架在万众瞩目的位置上,只能是变得更贪婪地去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

    报告文学发表后,高加林和高双星两人境遇的对比多么强烈。

    高加林太有才华了,即使是在连报告文学都不知道是什么体裁时,就已经在全国性报刊《中国农民报》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即使是在既贫困又没文化的农村环境里,在命运摆布的恶意里,他的眼睛里永远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但是在高家村这个人均文盲的环境里,他找不到知己,没人能读懂他的内心,就算是爱慕他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巧珍也算不上真正地懂他,他只能自己发泄式庆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孤独的。

    高加林的报告文学发表后,在上海浦江学院,一群对于文学有极高热情的中文系同学老师以各种形式来热烈祝贺根本不属于他的荣誉,而高双星在这么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他一点都不快乐,只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局促不安,非常窘迫,因为荣誉不属于他,这里不属于他。他只有在工地跟工人一起搬砖砌墙,被别人大声喊着高双星时,才能短暂地找回他真正的自我。即使是面对好几次帮助了他的陈秀礼,他多想告知别人自己的困境和为难之处,可是顶替上大学的真相太缺德,他说不出口。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孤独的。

    当然,人是立体,不存在单纯的反派,高双星也有他自己的闪光点,例如他在工地打工,发现工程老板拖欠工人工资,包工头也毫无办法,茫茫大城市四下无门,连到哪里去求情都不知道,于是他热心肠地帮着写了一份申诉资料托陈秀礼看看能否找到相关部门。他也不是单纯的坏,全然的坏,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能帮的,他也愿意帮。农民的朴实,老乡间的仗义,他是有保留的;但那种底层的自卑与逆来顺受,不为正确的事发声、坚持本心,也是他的问题所在。毕竟在对待高加林这件事上,他是毫无争议地做错了。

    高双星毕竟刚上大学,也不过是二十来岁,他开始学习不好,但是他很珍惜这份得之不易(偷来)的学习机会,期末考试三优二良,没有挂科,看起来比他高中时期的成绩好多了。根据同宿舍同学的提点去念之前听都没听过的书,根据陈秀礼的提点去开阔眼界和改变思考方式,帮助农民工发声的事情之后不知道他会不会有更多的转变。

    望子成龙就可以突破道德底线吗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情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吗?如果真相大白,高加林和高双星的处境会怎么样?

    可是就算真相大白也弥补不了高加林曾经错失的一切。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在高加林人生转折最关键的时刻,那么宝贵的高等教育机会就这样被人轻易地偷走了, 他的人生损失是永远都没办法弥补了。

    高明楼就对偷高加林大学资格这件事老早就开始盘算了,剧集一开始听教育股长在那里说高加林学习成绩很好、能考第一时,他就很不高兴,他期待是自己家的祖坟冒青烟,自己的儿子能够高中,就算高中不了,偷也要把别人的偷来。高考结束之后,他就一直问高双星考得怎么样,以便看看能怎么样帮到自己的儿子,并不是看到高加林的录取通知书才忽然冒出来的想法。从一开始他就动了歪心思,搞定教育股长之后,把二儿子的升学宴和大儿子的喜宴合在一起大办特办,一定要搞得人尽皆知,其虚荣心可见一斑。升学宴都办好了,二儿子就算想反悔也会考虑一下自己被人发现真相之后的后果,被哄上高台,再走下来就难了。

    另外,高双星顶替上大学之后,高加林本来是铁定下决心要复读的,但是一去复读就会发现自己的学籍被人冒用了,顶替上大学的事情很快会暴露。为了蒙混过关,于是高明楼准备了连环计,推荐高加林去当民办老师,民办老师的待遇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比起种地的农民还是好很多了,偏巧不巧高加林母亲摘核桃时摔伤,家里没钱,本来连交复读的学费钱都没有,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他再不甘心也只能去当老师给家里糊口。高加林去当了老师,高明楼不但安了心,还坐拥帮扶高加林一家的好名声,让高加林一家对他感恩戴德当成救命恩人,完全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恶人。

    不得不说,林永健这个反派的演技真的很不错,穿戴看起来土不啦叽,戴着黑色边框的眼镜,小眼睛咕噜咕噜地转,眼睛一转就开始动歪脑筋,人物的表情细节非常生动,让人恨得牙齿痒痒,这说明演员演得好。之所以很讨厌高双星父子两人,大概就是演得还不错吧,反派的命运就是被人恨。

    为了防着顶替上大学的事情被发现,当期末高双星写信回家说要回家过年见亲人时,高明楼当即心里一动,立刻冒着风雨拼命踩单车骑到县城的电信局,给儿子打昂贵的长途电话,命令他大学四年期间都不要回家,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出现任何纰漏,毕竟干的是见不得光的事情。高明楼不让儿子回家,就是为了防止儿子回家跟同学聚会时,一不小心说漏嘴,总之不回来一直呆在上海直到拿到毕业证为止,才能稍微喘口气。

    高明楼且不论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前程着想,他确实努力挺上心的,给大儿子娶个好媳妇,就算昧着良心也要鼓捣个机会出来让不成才的儿子上大学,花了很多钱打通关系让被学校开除的三儿子到供销社工作,开车搞运输。对每个儿子他都是真的用了心思,作为父亲为自己儿子好而努力情有可原,但是望子成龙就可以突破道德底线吗?

    高加林的父亲也爱自己的儿子,但他只是一个普通农民,没什么本事。高加林连教师资格都被弄没了之后,他也能拿些新摘的茄子去求高明楼帮帮自己的儿子想想办法,找个事干,如果有一天他知道了他儿子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不过是因为高明楼剥夺了儿子最宝贵的上大学资格,他该如何想?

    出身平凡的高加林因为才华太出众,而被嫉妒他的宵小之徒盯上,因为这些宵小之徒的作恶,这位有才华的年轻人不得不长期地留在黑暗之地踟蹰不前,忍受各种心灵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命运的恶意让他几乎没什么抉择可言。高加林的身世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此前顶替上大学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直到互联网技术发达信息共享和多重严格审查之后,此类冒名顶替的投机倒把之举才因为成功概率太低而逐渐减少。

    高加林文章发表后,刚开心没多久,很快又坠入了没有工作只能回家种地的深渊,看来目前他的命运在短短一两年之内波折起伏,但是真正有才华的人从来不会被时运埋没。身为普通人,看到高加林此类底层知识青年被稍微有点权势的恶人损害和折磨,很容易代入,引起共鸣。也希望高加林在今后的剧情里,可以早日走出黑暗,走过阴霾,见到阳光,早日寻回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3 ) 永不过时的“高加林难题”

    《人生之路》部分取材于路遥所创作的经典中篇小说《人生》。小说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因此当《人生之路》播出,自然是备受瞩目。当然,这对于剧集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原创性的桥段有可能会遭到质疑。

    不过,“部分取材”的定位,其实已经彰显了《人生之路》与《人生》的关系:它崇敬原著,尊重原著的精神内核,但也不拘泥于原著,而进行了与时俱进地改编。这从常识角度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小说只有10万字,小说主要聚焦高加林一个人,小说涵盖的时间段也很短;但剧集有37集的篇幅,所涵盖的时间线要漫长得多,它既要着重讲述高加林的故事,也凸显出刘巧珍、黄亚萍、马栓等青年人群像,共同谱写一代年轻人的青春之歌。

    高加林(陈晓 饰)

    因此,观看《人生之路》时,倘若捧着小说一一对照哪里改了、苛责剧集“魔改”,显然对剧集也有失公允。要评价剧集的改动是否得当,归根结底就是看一点:剧集能否恪守原著的精神内核。

    对于在人生不同阶段读过好几遍《人生》的我而言,《人生》穿越时空的魅力,在于它提出了永不过时的“高加林难题”。

    “高加林难题”也就是小说扉页里引用柳青《创业史》中的那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高加林难题”就是年轻人的人生选择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我们能否扛住来自命运的意外打击?我们是否可以为了个人前途牺牲道义良心?

    小说中,虽然高加林遭遇高考落榜的打击,但诚如小说中路遥所写的,“这并不是通常人们说的命运摆布人”,“不可能满足所有公民的愿望与要求”。高考这样影响人生的重大考试,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是很正常的。

    路遥所严厉批判的,是那种“人为”造成的困难,就比如小说中高明楼为了一己私欲,挤掉了高加林代课教师的位置,让高加林的理想再度幻灭。小说基本上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客观叙述,但这里路遥罕见地以作家的立场出现,他在小说中这样写道: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有马占胜和高明楼这样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毫不顾忌地给这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人当头一棒,使他们对生活更加悲观;有时,还是出于个人目的,他们又一下子把这些人推到生活的顺风船上。转眼时来运转,使得这些人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己顺利得有点茫然。

    在以高明楼为代表的外力,给高加林这样的年轻人造成打压这一点的呈现上,《人生之路》还原得非常到位。毕竟剧集是面向当下的观众,如果仅仅是还原小说中高明楼抢走高加林代课教师的位置,给今日观众带来的冲击力不够,剧情的延展性也有限。

    剧中高明楼的作恶更为严重——高考时,高加林成功考取了大学,但高明楼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高双星(剧中的原创角色)上大学,窃取了高加林的录取资格,让高双星顶替高加林上大学。

    高明楼(林永健 饰)让儿子高双星(王天辰 饰)顶替高加林的名字却上大学

    高明楼的所作所为,符合小说中对这类人的定位,“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毫不顾忌地给这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人当头一棒,使他们对生活更加悲观”。同时,这也为后续剧情的推进打了一个特别好的基础:高明楼为了避免自己的作恶败露,将千方百计阻挠高加林走出大山——这在剧情的预告里已经有所展现。换句话说,窃取高加林的大学资格,只是高明楼打击高加林的一个开端。

    在小说中,外力打压的存在,将高加林推到人生选择的难题面前。只可惜,小说中的高加林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他放弃了与巧珍的爱情,放弃了良心。小说中这样描写高加林的内心活动:“他尽量使他的心变得铁硬,并且咬牙切齿地警告自己!不要反顾!不要软弱!为了远大的前途,必须做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可以不顾舆论和道德的谴责。”

    刘巧珍(李沁 饰)

    小说中的高加林,也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路遥再一次以作家的身份出现在小说中,对读者发出呼吁:

    当然,作为青年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

    可以说,小说是给出了“高加林难题”的反面示范——一个年轻人在人生的要紧之处,走错了几步。但也诚如小说最后一章的章节名“未完待续”所寓意的,高加林的人生并没有结束,最后幡然醒悟的他,会重新开始,重新续写自己的人生之路。

    《人生之路》正是一种“续写”。它延续的仍然是“高加林难题”的思考,只不过剧中它给出的是更多层次的示范——当高加林面对重重打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难题,他逐渐认清真心,并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就比如高考“落榜”,高加林有情绪上的低落,但他很快接受现实,向刘巧珍道歉,并打算复读。他不被挫折打倒,从哪里摔下就从哪里爬起来。

    高加林不气馁,他决定复读

    母亲意外摔伤,高加林放弃复读。他成为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全心全意扑在教学上,一点一点地改善乡村学校的条件,劝说、鼓励更多家长可以让孩子来到课堂中来,因为他知道:有读书才有念想,有念想才会有改变,所以要让孩子们读书,要让他们对未来有念想……

    高加林尽心尽力教育孩子们

    完全可以预料到,高加林的前路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击,“高加林难题”仍然主导着剧情的推进。剧集仍然恪守小说的精髓与内核,只不过它与小说形成一种呼应,补充了那个“未完待续”的高加林形象,更加贴合当下的时代语境,为新一代的年轻观众带去与小说相似的激励与感动。

    “高加林难题”永不过时,这也是剧集《人生之路》仍在探讨的核心命题。我们不妨耐心一点接着看下去。

     4 ) 现实中的清涧,还是路遥笔下的《人生》吗?

    1965年,爷爷从机关下放边疆修公路,1980年代,爸爸和姑姑先后凭个人努力考回河南考到武汉,从此改变命运。我爸和马栓很像,学习不行,靠绘画从83年考到87年才被湖美录取,我爸和高加林也有点像,85年他被河南一所大学录取了,但他想去更大的城市,违抗爷爷的意思放弃名额。86年他被北京一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家里时,父子矛盾激化他离家出走了,痛失良机。87年爷爷瞒着我爸跪求当地招B办,白白浪费了五年青春,他认为只剩当B能救儿子。我爸看着向来骄傲、暴躁的爷爷为自己低头,再次离家考学,这次,他终于如愿以偿。

    爸妈和姑姑当年都是《人生》小说、电影的忠实粉丝,这次听说改编电视剧,过去翻墙进电影厂偷看拷贝的高中生,美滋滋的充会员,仪式感很强的补上了电影票。那个场景,我刷微博的时候发现有个女儿跟我很像:虽然不知道发生过什么,可是回头看到父母激动唏嘘甚至落泪的样子,突然也难过起来,想要陪他们一起追剧。

    爸爸也提出了诸如二八大杠不现实的细节问题,但《人生之路》中的场景和氛围依然在他的回忆里栩栩如生,他挺着急想知道高加林后面如何续写,所以让我上豆瓣看看。遗憾的是,我看到大多是对细节的口诛笔伐、站在原著制高点要求一比一翻拍或者纠结演员黑白胖瘦,却很少有人愿意像当年的爸妈分析《人生》一样,去探讨《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

    为了考证《人生之路》到底能否还原路遥《人生》中的真实环境,我找出讨论组@人生逆旅整理的片花制作特辑看了看。这才知道剧是实景拍摄,主创为了向路遥先生致敬,保留小说《人生》中原汁原味的黄土地灵魂,带着全组几百人在路遥老家清涧县耗时将近一年置景筹备。剧中刘巧珍家开的粉店,用的是清涧特产淀粉粉条,自古以来就是清涧县家家户户的主要农副产品,用绿豆红薯高粱马铃薯加工而成,都是非常真实的陕北特色。

    四十年过去,黄土高原的实景已经无法完全还原书中描绘的苍凉荒芜;而80年代的小镇,也没有选择棚拍,而是花大力气从无到有建造了一个“宽州县”。演员和制作团队在拍摄时遇到了疫情隔离、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成本拉满实地造景,还坚持在原著描写的地方拍摄。谁又能指摘现实生活中的清涧县,不是路遥先生笔下的家乡呢?

    每个人的原生环境不同,哪怕都经历过八十年代,也各有各的生活细节和喜怒哀乐。有人骑摩托,有人推着破烂的二八大杠,有的只能坐“11路公共汽车”,想读书的被迫当文盲,端着铁饭碗的没几年说不定就下海做生意了——道具、造型在尽可能贴近80年代中期的同时,更多在塑造高家村、宽州县几个家庭和主人公的人物背景。

    被诟病的口音方面,我觉得豆友们的解读蛮到位的。老一辈没有想过走出去,终生在土地里刨挖,操着地道方言;巧珍向往文化,但读书有限,她为了贴近加林,努力说着陕北普通话;而黄亚萍是从大上海空降黄土高坡的理想之花,又是学校播音员,高加林一心想去大上海发展,向往现代化、高度文明的城市环境,有一口字腔正圆的标准普通话。

    这部剧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追下去的,因为爸爸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也间接改变了我的人生。十年前,和爸爸一样选择艺术专业的我,考上了1986年他错失的那所北京高校。人生之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不断续写,通向注定会实现的梦想。

     5 ) 从编剧到演技都很离谱,难看的一批

    因为是路遥先生的经典作品,所以未播时对此剧抱有很高的期待,还特意通知了几个朋友观剧,可是从开篇高加林飙车就觉得有些不对味,果然越看越离谱,看了三集果断弃剧。特地寻来1984版吴天明导的电影看了一遍,才勉强压制住剧版带来的恶心。一星都不想给,不要拿改编二字来为此剧开脱,改编不是让你随便糟蹋经典。

     6 ) 改的一塌糊涂,以后魔改剧都会用“取材”二字做透明衣呗!

    编剧把小说改得一塌糊涂,随意删减和添加。你要是没这二两刷子就不要自找骂名啊!

    几个“年轻”演员都飘在天上下不来。方言说的不伦不类。拍这种地方味道浓郁的戏难道不应该先做一定时间的生活体验么?

    路遥的小说改编别碰,真的,会被骂死的。是死透了那种。

    有人用此剧秉承了路遥的高加林难题的内核云云作为袒护的借口,我只想笑。尊重那个时代本就有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把高加林难题作为命题放入剧中(如果它真的有这个内核),才是应该被讨论的点所在。如果众多看似琐碎的东西都远远偏离于那个时代,高加林难题还能根植于土壤之中而不是漂浮在天上?编剧 “取材” 二字用的好啊,给自己留了面子。我估计以后改编剧都会这么用词,因为可以逃过魔改的名头而作魔改之实。

    本来是一分,多出的那一分只是因为路遥,和剧无关。

    加一段对话,要是还看不懂,那就不懂吧,我又不欠你们的

     7 ) 看李沁的田小娥VS刘巧珍

    在同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同样的命运多舛,却是截然不同的气质啊,大到角色的脾气还有那性格,小到细节的眼神表现,都是不同的呈现表现,自己为刘巧珍设计的下拖拉机的动作,学习的晒粉和开拖拉机,从内到外把自己“改造”成为了刘巧珍,看完《人生之路》后,很难不被李沁所打动,演技越来越打动人,未来可期,期待后面的表现

     8 ) 如何评价《人生之路》李沁演的李巧珍

    金子般的女人啊!!!!我要是男人,非刘巧珍这样的女孩子不娶,去农村娶我也愿意,我太喜欢巧珍这样的女人了。

    李沁把刘巧珍演活了!好看、健康,这就已经百里挑一了。巧珍还勇敢、上进,为了高加林敢反抗父亲;干完农活晚上还积极学习读书认字。而且她还能干,不娇气,知道高加林是书生不擅长干农活,她说自己给高加林放礼拜天假期。另外她还善良厚道,知道高加林想进城,自动退出,不撒泼打闹,不拖泥带水,不让高加林为难,直接成全他。后来高加林被打回原形,巧珍姐姐要到村口骂她,也是巧珍给拦下来。最可贵的,她还理智、踏实、有原则。她嫁人了,就踏踏实实妇唱夫随,不三心二意,更不水性杨花。李沁演的真的很到位!各方面的情绪都体现出了。 总而言之,巧珍是人间最朴实无华却又最美好的一类女子,一字不识,却人品高贵的让人肃然起敬。《人世间》里的郑娟和巧珍差不多,就是谁娶到谁有福。李沁真的演出我想要的效果了,棒棒的!

     短评

    为什么米粉和羊肉烩面会出现在同一个陕北高原?陕北高原怎么可能会有米粉??谁能告诉我??没办法打分,我觉得这是魔幻剧,平行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平行时空!!!

    10分钟前
    • 夜礼服假面
    • 还行

    不建议对这么经典的文学作品做明显的“改编”!编剧的文学功底没有作家好,想大刀阔斧改编还是对网文下手吧!

    15分钟前
    • 菠萝羊角
    • 较差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所有的文学作品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件事:‘人生太难了’”。剧中,被玩弄被错待的,在生活里碰得头破血流;偷走他人人生的,双脚被荆棘磨烂;把自我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注定会被辜负。也许到最后,剧中过得最幸福的人是脚踏实地认清现实的马栓,以及内心自洽的黄亚萍。

    17分钟前
    • 枨不戒
    • 推荐

    真的非常庆幸我们生逢当下这个信息发达的世代,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人顶用。

    18分钟前
    • 恋江山爱美人
    • 推荐

    巧珍真的是一个很有行动力的女孩,她好勇敢

    21分钟前
    • 葡萄乐桃桃
    • 推荐

    现在这样的剧很不好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好还原老一代的建筑,不过还算是做到了,很不错的场景还原

    22分钟前
    • come!night
    • 力荐

    原著里的一些基本设定都做了修改 咱们亲爱的巧珍开起了拖拉机 而且主角们竟然没有一个说方言?《平凡的世界》里连晓霞都说的是方言,好!你说他们是在县城里上学的学生,也就罢了!可是巧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搞什么飞机呀!

    27分钟前
    • 王天真
    • 较差

    李沁就像是被刻意做旧后丢进潘家园的假文物……

    30分钟前
    • 夏日终年
    • 较差

    小说里人生的苦难,变成了电视剧里的奋斗鸡汤,就像高考的一道命题作文,立意很高,但没什么价值。

    35分钟前
    • 戒烟在2009
    • 还行

    李沁的演技好细节,刘巧珍的很多小表情都十分灵动,爱了爱了

    3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为什么就必须按照原著拍呢?剧组已经声明,是部分取材,并不是拍原著,有什么问题吗?请问西游记是还原了原著吗?还是说金庸还原了哪朝的历史呢?虽然早在八几年就看过原著,但不妨剖析一下,原著党一般有两种心理,一种是表达自己早已看过原著,且先入为主,思维已定型,你们这些看剧的人不过拾人牙慧,还津津乐道,一副没见识的样子,他们最想说的是:你们不懂....你们知道什么....。另一种是以自己为世界中心,企图阻止别人修改原著,破坏自己心中先入为主的“神圣”,当然他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打1星泄愤。

    39分钟前
    • Sabre
    • 推荐

    看到预告李沁为了和人物形象贴合,直接变身小黑妞,造型上的突破增强了角色的真实感,是印象中纯真质朴的农村姑娘没错了!

    43分钟前
    • 鹿苑长春
    • 推荐

    前半段(到上海之前),我准备给这部剧五星,但后半段开始,越看越觉得剧情怎么如此拉胯,一查发现不是路遥原著里的内容,1. 在老奶奶家当佣人的剧情太过单薄,作为从未来过城里生活的人,不可能没有生活习惯差异导致的冲击和不和,这个很正常啊,为什么不写呢?2. 马拴和奶奶的死都太过突然,为了造悲剧而造悲剧,奶奶早上查出胰腺癌晚上就去世了,实在是突兀。3. 后半段编剧的逻辑就是:只要来了大上海啥都能干成:高加林事业有成,高双星步步高升,巧珍说贷款就贷,说开面馆就开,说承包食堂就承包,编剧这样“何不食肉糜”,剧情怎么可能打动人?4. 奶奶把洋房留给巧珍本来就很戏剧了,最后加个多余的打官司的环节后,又把房子捐了?捐了…?编剧是在逼着穷人去给社会行善吗?一点也不动人。5. 编剧对上海人的偏见太重。编剧能力太差

    47分钟前
    • Lolitaʚɞ
    • 还行

    美黑版李沁一时没认出来哈哈哈

    51分钟前
    • 这个杀手
    • 推荐

    把文学名著变成普通励志剧,将人生的无奈改成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主旋律励志传奇,肯定不对味儿了呀

    54分钟前
    • 林木郎
    • 还行

    黄土地教育疼痛文学。。这种剧 看多了就累了。。

    57分钟前
    • ChaosLio
    • 还行

    单从角色来看李沁演的挺好的,而且有很多小细节都是经过用心设计的,赞一个。

    59分钟前
    • 为什么会这样呢
    • 推荐

    李沁在这部剧里的演技确实不错,可圈可点,每一集都有高光

    1小时前
    • 谢辞呀
    • 推荐

    陈晓真的很好的演绎出了高加林身上的自尊,自卑,脆弱,勇敢,朴实,虚荣,坚毅,浮躁等各种情绪,而且陈晓的演技完全能够把高加林的自尊和自卑,脆弱和勇敢这种复杂的情绪表达出来~看他的剧总能被他惊艳到!

    1小时前
    • 力荐

    李沁把刘巧珍演活了,眼神揣摩的很到位

    1小时前
    • ssica li🐈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