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黑楼孤魂

    黑楼孤魂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大陆1989

    主演:陈希光,潘婕,韩小磊,管宗祥,李振峰 

    导演:梁明,穆德远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诡夜迷情

    • 更新HD

      伊万娜

    • 更新HD

      8:一个南非恐怖故事

    • 更新HD

      人狼恶

    • 更新HD

      重启之深渊疑冢

    • 更新官方中字

      尸咒

    • 正片

      危险室友

    • 更新HD

      血船

     剧照

    黑楼孤魂 剧照 NO.1黑楼孤魂 剧照 NO.2黑楼孤魂 剧照 NO.3黑楼孤魂 剧照 NO.4黑楼孤魂 剧照 NO.5黑楼孤魂 剧照 NO.6黑楼孤魂 剧照 NO.16黑楼孤魂 剧照 NO.17黑楼孤魂 剧照 NO.18黑楼孤魂 剧照 NO.19黑楼孤魂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文革中,少女小菊一家遭人迫害,小菊本人被吊死在自家,凶手将现场伪装成自杀……一晃十几年过去,一部电影正在紧张的拍摄,录音师霍峰(陈希光 饰)对现场效果不甚满意,带女主角于红(潘婕 饰)回住处做音效。霍峰所住的旧楼面临拆迁,大多数住户早已搬离,只留下老领导老林、无业青年由飞以及霍峰三家。于红在楼内看到异样幻象,霍峰的录音设备也采样到诡异的响动。二人调查这栋楼的历史,获悉小菊的冤案,始明白小菊那地下室的冤魂在人去楼空之时向当年的凶手索命。老林与由飞身上先后发生意外,于红发现导演郑磊(韩小磊 饰)亦与当年的凶案有关,并最终决定帮助小菊复仇。

     长篇影评

     1 ) 《黑楼孤魂》: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噩梦


       上世纪80年代末,一部“儿童不宜”片引发了不可思议的观影狂潮: 影片当时一票难求,黑市票甚至炒到六块钱一张(正常票价才几毛钱);这项70万小投资制作最后创下近5倍的票房盈利。它便是我国首部立体声恐怖片——《黑楼孤魂》。
        美国学者欧内斯特•琼斯在《论恶梦》一文里,对电影史上的恐怖片进行了开创性的心理分析,他指出:“恐怖片是在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层面上表现‘他者’的。”同样,罗宾•伍德也明确表示:“恐怖片这一类型本质上的政治进步性在于提出了西方社会中‘邪恶’的社会结构问题。”可以说,通过电影的方式寻求“邪恶的他者”,诉诸观众的本能,宣泄其与生俱来的内心脆弱感和恐怖体验,进而反省置身其中的社会语境及其意识形态氛围,是作为类型的恐怖电影最根本的文化特征。(李道新,2004)
       《黑楼孤魂》上映于1989年,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社会正酝酿着巨大的躁动与不安。无论从故事内涵、影片结构抑或制作方式来看,这都是一个异常丰富的文本。影片所认定的“邪恶的他者”,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时人对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化语境的真切体验。它也喻示着九十年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伴随发展挥之不去的忧虑。

    一、历史反思与套层结构

        简单地说,《黑楼孤魂》讲了一个冤鬼复仇的故事:文革期间,一个家庭惨遭不幸,父亲临终前将财产和女儿小菊托付给一位20多年的朋友。但朋友谋财害命,把小菊吊死在地下室。十几年后,住这栋旧楼的录音师霍峰和女演员于红无意间发现此事,他们决定查出真相,而与此同时,惨案接连发生。
        文化大革命被认为是灾难的根源,片中很多对白都对那动乱的十年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比如“那年月活不了,只有死”、“那年头自杀的人天天都有”、“那日子口公检法都砸烂了谁管”、“国家都疯了,何况人呢”等等。
        《黑楼孤魂》选取了套层结构的结构样式:结尾一群精神病患者(都是片中演员)在医院闲聊,小菊站在一边,把玩着钥匙(片中恐怖道具之一),而女演员则成了护士,招呼大家:“吃药了”。最后镜头在她推来的药车上定格,全是各种不同药片的特写——原来,“黑楼孤魂”的传说只是出自精神病人的想象。在电影创作追求“宏大命题、深刻反省”的年代,这种荒诞手法的运用非常罕见。
        如此颠覆性的设计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讲求科学,破除怪力乱神,内地惊悚恐怖类影片最后一般都要告诉观众,鬼是假的。然而从另一角度分析,也可以说,故事看似纯属虚构,但其实它是真实的,它的真实使得“黑楼孤魂”中每一个人物最终都成了精神病患者,就像文革带给人们无尽的精神后遗症。
        19年后导演梁明在一次专访中回忆说,当年他们就考虑,弄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东西,会被认为是不真实的,最后怎么才能收得住呢。像他们这个年纪,从文革中过来,虽然只有八九岁,但那种感觉都是亲身经历的,包括抄家,冤死的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都有很深的刺痛。大家伙一商量,觉得中国人当时确实是生了一场大病,各种不同的病,有的人去害人,有的人被害,都是由于这样一个时代环境造成的。开始时想了很多结尾,但是最后大家认定就是它了,“咱们就吃药了”,梁明笑道,“十年文革之后,每个人都需要吃药”。
        如此说来,《黑楼孤魂》好像是一部专为反思文革、蕴含深刻思想和社会意义的影片。“邪恶的他者”被置换为一个经由政治统一论述过的“敌人”,从而汇入对那个时代表达感伤和道德谴责的“宏大叙事”的洪流中。但这么说似乎又未必准确。我总觉得,影片中有许多旁逸斜出然而含混不明的东西,这些“题外之义”极大地增添了作品的丰富性,甚至成为更突出的表现对象。而文革,作为复仇的背景和起因,在片中它不过是女演员于红那双灵异之眼看到的几个模糊且并不连续的断片影像。即使对话时,人们也是毫不沉重地谈论它,带着老人说旧的闲适口吻。文革纵然遗患深远,但到了八十年代末已是一个略嫌遥远的存在,它对人们生活的实际影响远远不及那些当下时兴的观念与风习。

    二、多重叙事

        戏中戏的套层结构之外,影片中还有几条平行的叙事线索。故事主线是某制片厂正在拍摄一部电影,为了补录声音效果,录音师霍峰带女主角于红来到他所居住的一座即将拆除的旧楼里。可于红老是走神,霍峰似乎也听到一种奇怪的响声,好奇心驱使他独自闯入了阴森恐怖的地下室,但什么都没发现。回到房间后,霍峰习惯性地打开录音机检查录制效果,不料听到立体声的两个声位中发出不同的声音。一个声道录的是于红的脚步声,另一声道却是非常奇怪的哭泣声及撞门声。于红的“特异功能”使她可以看到过去,她发现文革时这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案,被害者是个14岁的小女孩。为了弄清真相,他们开始走访调查。霍峰能录到未来的声音,于是在过去影像的重现与未来声音的预警中,犯下的罪行和相应惩处陆陆续续展现在观众眼前。
        第二个故事是小菊家的悲惨遭遇:文革期间父亲入狱,母女生活困难,母亲向一名小头头求助,反遭强奸,羞愤之余跳楼自杀。后来父亲病重,托孤于一位朋友,结果朋友图财害命,杀死小菊并将其伪装成自杀的假象。
        第三个故事是导演郑磊拍的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下一节将重点分析,此处且不赘述。
        第四个故事关于金佛。网上有评论说“金佛的设置好像有点多余,可能只是为了连通剧情”,我以为恰恰相反。霍峰采访当年抄家的红卫兵时,那人透露当年是上面点名要他们家的金佛。这里暗示了“上面”贪求金佛与小菊家遭遇不公之间或明或隐的联系:宏大的政治话语背后,仍是经济逻辑在运作——不幸其实来自人们对财富的贪恋。混乱中,这尊大明包金佛像被小混混尤飞偷到手,据为己有。此后他多次以其为诱饵,干起倒卖古董的生意。导演郑磊买金佛被他用假货掉了包,骗走两千块钱,这个郑磊正是当年吊杀小菊的人。片中人物通过多种方式发生联系,共同推进叙事。后来尤飞被吓得神志不清疯掉了,嘴里还一直念叨:“小菊我还你了,小菊我还你了……”。金佛最终物归原主。
        和前两条线索相比,这个故事并不起眼,但我以为它才是电影真正在讲的东西。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是一个关于财富和欲望的叙述,小菊家的悲剧和小菊本人的被杀都根源于此。
        导演郑磊和尤飞的第一次接头地点定在一个金碧辉煌的舞厅。摄影机带我们观赏了舞厅光鲜欢跃的人群,华丽多彩的灯光,摇过舞池、吧台、酒座,然而就在这高档奢华的场所里却进行着卑鄙的勾当。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小菊的冤魂正是利用尤飞贪财将其引入地下室。通往地下室的走道纸钱纷飞,我们看见尤飞带着不可置信的表情抓起几张白色冥币,接着摄影机采取他的视点镜头对冥币给了一个大特写:他看到的竟然是真实的钞票,而且是美钞!尤飞粗大的手指贪婪地摩挲着它,喃喃道:“嘿,邪了”。镜头又转,只见他眼中流露出如痴如醉的神采,随后弯腰捡钱,追随着一地美钞走向了他的末路。我觉得这个场景特别耐人寻味。为什么不是人民币,而是美钞?如果说美钞是美国或西方文化特殊的象征物,那么它预示着像尤飞这种盲目迷恋追随的人必然走向厄运,走向毁灭。此处不仅批判了人们对金钱的狂热追逐,也是在谴责八九十年代之交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向往。这是对一个外在于我们的华丽而神秘的“他者”的向往,但一切却不过是幻象而已,一如美钞实为冥币。“嘿,邪了。”邪了的是人们的心态,邪了的是这种心态下的中国社会。

    三、电影中的电影

        影片的主人公在片中也都是拍电影的,于是对白里出现了许多专业术语及电影人的自嘲,别有趣味。如房主催霍峰搬家的时候指责他:“你们这些拍电影的,就知道教育别人”。还有片头霍峰对导演提出楼梯声音不对,能不能让制景再加工一下。导演说:“这事可够呛,就七十万,哪来那么多钱”。后来经影片真正的导演证实,《黑楼孤魂》的投资确实只有七十万,而且拍摄过程中也很受到资金问题的制肘——这便有点“元电影”的意思了。
        片中只有一处提及郑磊所拍电影的具体情节:他给女主角于红讲戏,说“作为这个家庭的养女,你并不准备接受你养父的钱和这次出国的机会。为了让你养父的亲生女儿出国,今天晚上你准备悄悄地离开这个家……”。然后就是片尾新闻发布会上,郑磊在台上大谈影片的主旨和深刻内涵,所谓意在唤起人们的良知,在相处时的真诚;促进我们古老民族的真诚、善良、互助、团结的美德等等。让一个背信弃义、谋财害命的凶手在众人面前颂扬良知,这不仅仅是为了反讽。如果稍加考量,我们会发现两个故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转关系。同样是养父和养女,郑磊辜负朋友重托,为了独吞钱财杀死小菊,小菊的冤魂最终向他复仇,将其吊死在旧楼里。而郑磊拍摄的电影中,养父把钱和出国的机会都留给养女,而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养女深为感动,却不肯接受养父这么重大的牺牲,宁愿悄悄离开。前者冤冤相报,后者报桃投李,这是影片内部的现实与虚构,其中他们对金钱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构成了最显著的区别。再回过头看郑磊关于良知和传统美德的一番讲演,我们会读出更深刻的意蕴:惟有轻视金钱才能唤起良知,维护我们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现实并不能如人所愿,这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欲望的时代。主演于红开始 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表现离开养父家时那种复杂的心态。郑磊为了启发她,对她说,“于红你要成为中国的大明星了……这部影片将参加国际电影节,你可能成为国际明星。你知道我对你从无所求,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然后于红就将所谓“复杂的心态”表演出来了。但这显然属于两种南辕北辙的“复杂”,电影中是感恩和惜别的一片真情,于红表现出来的,却是对名利的渴望和野心。霍峰起初制止小菊杀死导演是为了诉诸法律,即人间的秩序,希望拿到他害死小菊的证据,然后通过正常的程序将其绳之于法。但于红却出于私心,她说:“千万不能让他死,这部影片还没完,它对我很重要。”霍峰这个毫无私欲,一心主持正义、维护人间法则的人最终躺在医院神志不清,复仇仍旧以鬼魂的方式完成,这也是对法律和公平的嘲弄吧。
        
        分析过电影中的电影,再说点电影外的事。《黑楼孤魂》作为内地最早的独立制片,是一部集艺术商业元素于一体的电影作品。它的制作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商业化时代,电影对大众心理和市场的迎合。该片投资是梁明和制片人一起拉来的,由一个乡镇企业家出资。作为导演的梁明当时有很大压力,觉得不能让老板亏本。后来正好看到这样一个剧本,既有社会意义,同时它又是一个恐怖片。建国后这样的片子极少,《黑楼孤魂》算是中国第一部立体声恐怖片,也是第一个片头打上“儿童不宜”字样的电影,属于限制发行。但这样反而更吸引人,据说当时卖了三百五十多个拷贝,一个卖一万,可说是创造了当年的票房奇迹。


    参考书目: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李道新:《意识形态氛围与中国恐怖电影的不可预期》,见《电影新作》2004年第5期
    侯亮:《“第五代”中的海归派——访导演、摄影师梁明》,《大众电影》2006年第20期
    胡不鬼:《专访经典恐怖片〈黑楼孤魂〉导演梁明:当年没有张艺谋拍不成》

     2 ) 梦魇与禁忌 —— 摘录自戴锦华《隐形书写》关于《黑楼孤魂》的批评

    梦魇与禁忌

    —— 摘录自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二章 消费记忆与突围表演 P76

    (为避免歇斯底里杯弓蛇影的网站自我审查和自我阉割,原文中那个众所周知的词汇用“十年”代替)

    事实上,在80年代文化中,“十年”始终是“一位”最为重要的在场的缺席者与缺席的在场者。一方面,它必须小心地绕过礁群,一个近在咫尺却难以进入的历史时段的雾障;另一方面,它又成为一个不断被借重的“历史时段”与“事件”,因为它潜在包容着某种特定的“历史断代法”,它始终可以成为某种权力话语摆布现实的“说法”,某种社会“共识”得以生产、再生产的原材料。只是这必须以“过去完成时态”割断,成为一个拒绝被质疑、追问的对象。于是,在八十年代的主流叙事作品中,“十年”始终作为一个朦胧的血色背景,作为序幕,作为被叙事件及任务的史前史,为一个特许发生的”例外“、”悲剧“,制造”病态“、“怪诞”的往昔空间。在其中,“文革”像是一个关于创伤的记忆痕,或一夜梦魇所留下的苍白的面色;或者说,它更像是一种集体性的“前意识”。叙事的过程则是一个对创伤记忆疗救或者不如说是遗忘的过程。但它又必须是“不能忘记的”;不是为了“活着,并且要记住”,而是为了保留为某种“空洞的能指”,用以不断地将难以解脱的现实困境还原为灾难性的历史成因,为种种现实的政治文化策略提供其合理性的“阐释”。或许可以说,“十年”作为一个转喻的禁忌和对禁忌的转喻,始终不断地在以转喻的方式繁衍膨胀。

    然而,禁忌又毕竟在不断地被重申。在中国电影最后的黄金时代——八十年代,直面“十年”时代的影片屈指可数,并大多命运多舛。《枫》、《芙蓉镇》均一度遭禁映,前者还在言辞激烈的抨击中被迫修改。禁忌的划定,极为有力地加强了大陆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某种斗牛士式的“突破禁区”的热情,以及市民心态中特定的“禁书”,“禁片”情节,引发了一种对“十年”“真相”、“珍闻”,对当代时代悲剧,内幕,秘闻的空前的,不间断的关注与热度,并在不断地强化,制造一种特定的政治文化“窥视癖”的类型。当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化工业”,市场及消费机制开始介入大陆的文化体制时,类似的政治文化现实指示出一个已经创造完成的,极为广大的读者/观众“群落”,标志并暗示出一个潜在的,特定的“卖点”,一个可资发掘,利用的消费心理,一种政治窥秘与亵渎所提供的消费快感与消费方式。

    事实上,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写作或主流文化范本,而是一个在80年代具有边缘性的通俗类作品——恐怖片《黑楼孤魂》(导演梁明、穆德远,1989年)——有趣地标明了一个多元决定的文化临界面。这是一个孤魂复仇的“鬼故事”。事实上,影片蜕化于一部美国恐怖片《幽灵》( The Changeling 1980,豆瓣中文名译作摄魄惊魂)。但这在划定的搬迁区即将被拆除的旧楼的地下室(一个关于记忆的象喻)间出没的,冷血复仇的孤鬼,却“换成”了一个在十年岁月中遭虐杀的小姑娘的冤魂。于是,影片的恐怖感(或曰消费快感),便不仅来自于“鬼故事”的惊吓效果,而且来自于十年亲历者“政治迫害情结”(在某些时候甚至成为某种被虐与被害妄想)的共鸣,放大和叠加。影片巧妙地触动了一个作为禁忌的“事实”,即在“十年”岁月中,普通人对过剩权力的分享,如何制造着暴力,虐杀。但这与其说是一种质疑,不如说是一次移置,因为在这一幽灵复仇的故事中,“十年”场景已由一种政治场景转移为欲望场景:遭复仇的对象之一,曾因淫欲而强暴了小姑娘的母亲,将她逼上死路;而另外两个人则因为觊觎小姑娘的遗产(金佛像)而虐杀了她。幽灵的复仇手段之一,是从洞开的地下室之门中,让呼啸的旋风,裹携着成团的美钞,使贪欲者无法自禁地追随着步入杀戮之地。作为一种文化潜意识的呈现,影片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结构为性别场景。因为故事情境中的孤楼,是一个”看得见过去,听的到未来“的象征空间:一个偶然在此地录制影片音效的女演员,恐怖地目击到历史场景中的暴力,而她的恋人(录音师),则惊讶地在录音带中听到未来的声音——幽灵复仇的暴力场景。有趣之处在于,女人在这里“看到了”男人对女人的施暴:强暴,劫掠,虐杀;而男人在这里听到女人对男人的侵害:小姑娘的冤魂如何残忍地逐一向男人复仇。但在这里,“十年”梦魇/旧日的暴力场景/男人对女人的施暴是不可见的。除了女演员恐怖变形的面孔,观众一无所见;而复仇场景/女人对男人的戕害却清晰地展露为一个完整、可视的过程。女人每一次对历史中暴力场景的目击,总是发生在她即将与恋人步入亲昵的时刻,恐怖每每使她奔逃而去,使男人美梦难成。一个有趣的临界点是,对“十年”禁忌的触动,畏惧(因为它仍然是不可见的)与消解,被官方说法所阻断的记忆,成为恐怖出没的幽灵,成了对拜金,欲望的暧昧态度,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男性心态和与既由权力又由女性诱发的阉割恐惧的潜在流露。这一切有效而有趣地组合在一个文化消费形式之中 。

    无独有偶,类似模式几乎成了八九十年代之交为数不多的恐怖片(诸如《午夜杀手》1991,《雾宅》1991)的通用模式:复制美国大众文化(平装小说,好莱坞电影)的基本情节,但其中精神分析式的童年创伤情景被转换为一处“十年”时代的创伤记忆;阴谋与杀戮的直接动因则常常是前精神分析式的“谋财害命”。而更为有趣的是,《黑楼孤魂》的结尾处,被述情景“还原”为一个医院内的病房,恐怖的鬼故事“还原”为一次病房中的“扯淡”;而伴随护士的一声吆喝“吃药了!”摄影机镜头摇落在一车五彩缤纷的药片上,推出字幕:“完”。于是,“十年”记忆与政治潜意识中的恐惧,被指认为一种病态,一种间或可以被治愈的疾患;而拜金与欲望责被转换为理性范畴内部的非理性因素,一种尚可被接受和理解的“常识“。类似恐怖片因此而展示了一个文化的临界面,其呈现和印证着当代中国的政治禁忌(”十年“记忆)在初兴的文化市场机制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消费性,预示着90年代文化对经典意识形态的消费将与对另一禁忌即性爱(以男权话语为基准的)的消费,与暴力/色情(”永恒“的商业文化的操作原则)相联手。此间一个有趣的症候点是,类似通俗之作中的”十年“书写,无疑将男性再度确认在历史及欲望主体的位置之上,女性则更远地被放逐到客体位置及历史的角隅之中。

     3 ) 《黑楼孤魂》:中式希区外衣下的荒唐言

    在1998年光腚肿菊以一种新的姿态粉墨登场前,我国电影从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经历过一段繁荣的黄金年代。一方面,这是思想解放和文化开放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文学与经济领域的开放成果被电影领域所分享,在社会和体制尚未开始分化瓦解前,以同样的模式回应着共同的主题。

    当时除了主流的第四、第五代导演外,事实上还存在着一大批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导演,拍摄了许多相当前(qi)卫(pa)的影片,甚至不乏血腥或者露点的重口镜头。而在这其中,恐怖惊悚电影绝对称得上是一类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恐怖惊悚电影可谓「百花齐放」,有着各种丰富驳杂的亚类型。比如反特题材的《雾都茫茫》(改编自大名鼎鼎的小说《一双绣花鞋》)、古装题材的《古墓荒斋》、盗墓题材的《夜盗珍妃墓》、儿童题材的《魔窟中的幻想》、以及本文要说的这部《黑楼孤魂》。

    用现在的话说,1989年的《黑楼孤魂》就是个「票房炸弹」。因为标注了「儿童不宜」,电影票在黑市上被炒到了六元一张,引发了建国后的第一个观影热潮。而电影拷贝也以一万元一个的价格拿到了三百五十万元的回报,相比七八十万元的投资,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

    本片有着许多现在看来非常熟悉的恐怖片经典元素,凶杀、怨灵、古宅、通灵者等等,甚至还有一个依附于布娃娃的「鬼娃」形象。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著名的「鬼娃回魂」系列开始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上映,两者只相差一年,不知有没有借鉴关系。

    「怨灵复仇」或者说「冤魂索命」是《黑楼孤魂》的主线索。影片伊始,十四岁少女小菊的惨死揭开了一系列恐怖情节的序幕。而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影片开头的两场戏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带有鲜明的希区柯克风格。

    作为惊悚悬疑类影片的宗师级人物,希区柯克泽被后世,是后来者取之不尽的源泉。虽然希胖之于中国电影的影响远不如之于西方,但也并非没有晚辈仿效。譬如本片第一场戏里小菊站在医院楼梯的转角,之后小菊和凶手离去后的楼梯空镜头,以及后面一场戏里小菊尸体投射在门上的阴影,其中的「楼梯」和「阴影」正是希区电影中最常见的元素。而在戏中戏里,女主角于红两次走上楼梯的表现方式也活脱是希区的翻版。用现在的眼光看,除了在音效上稍嫌滥用之外,《黑楼孤魂》的导演梁明和穆德远师法希区,在恐怖和悬疑氛围的营造上做到了足够完美。再加上当年还没有诸多审查上的限制,恐怖画面都是正面拍摄,故事的感染力不俗,且不乏逻辑性,又有多重叙事的新意,堪称国产恐怖片的经典。

    更可贵的是,与当年一部分前卫新潮的影片一样,《黑楼孤魂》并没有一味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还兼带着内涵上的诉求。我们来看小菊一家的惨剧,她的父亲在WenGe时被关进监狱,她的母亲被领导玷污后跳楼而死,她父亲临死前又将小菊托孤给朋友,没想到这个朋友害死小菊私吞了钱财,而由于当年特殊的时代背景,小菊的案子被定性为自杀,导致冤沉海底。

    可以这么说,小菊一家的悲剧,包括《黑楼孤魂》所营造的恐怖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特定年代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的,恐怕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剧中人物的一句台词「国家都疯了,何况人?」是最为真实的写照。同时,导演并没有将对人性的批判局限于WenGe,影片里还透露出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崇洋媚外、唯利是图现象的反思,甚至还有意无意地点出了影视圈内的潜规则。

    影片中有一点处理颇令人在意,当男主角霍峰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执意希望安抚小菊的亡魂,想要通过法律途径让杀害她的凶手绳之以法。这在如今看来是十分符合政治正确的,我也觉得故事应该会顺着这个路数走下去。但出乎意料的是,怨灵并不接受霍峰的安排,反而用一种几乎摧毁整幢居民楼的极端方式进行了反抗,让霍峰也受了重伤,最后不得不尊重小菊,让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许在导演心中,小菊一家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复仇所带来的大快人心(无论是被害者抑或观众)是理所当然的,即便凌驾于法律之上。

    《黑楼孤魂》最意外、最有趣、也最意味深长的一幕出现在了最后一场戏。之前的那些角色齐聚在一间病房,一个个都成了精神病患者,方才那个悲惨而诡异的恐怖事件居然只是其中一个病人嘴里诉说的故事,而女主角也变成了推门而入的护士,用一句「吃药了」结束了全片。我想导演的意图显然不需要再去多做推敲了,而我们虽然并未经历那个年代,但看过这些带有时代伤痕的电影,就算是恐怖片,在荒唐鬼谈的背后也能领悟到其实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如现实来得恐怖。

     4 ) 《黑楼孤魂》| 国产恐怖片也曾有过春天

    89年的国产恐怖片《黑楼孤魂》可以说是国产恐怖片的巅峰之作。不要问我后来呢,我也很好奇之后我国恐怖片是怎么能做到十几年止步不前的。在那个没有特效,没有那么多明星的年代,写实的画面,走心的表演,用心设计的剧本,是如今难以逾越的水平。

    据说原版上映后吓死过人,被迫下架了。原版结尾有一句说,文革中作恶的人,冤魂不会放过你们的。电影看完以后心挺凉的。推荐大家去看,避暑降温良心产品。我觉得一部恐怖片要是能让人感觉到“人心比鬼神还要恐怖”,那么这部恐怖片就是成功的。黑楼孤魂就做到了。

    影片采用了戏中戏的设置。端庄美丽的女主角,帅气逼人的录音师,都卷进一场谋杀案。导演在成为导演之前,在文革时期杀过一个小女孩,把她的尸体挂在房梁上,用绳子挂在门栓上,拉门抽绳,伪造出反锁门自杀的效果。

    录音师在拍戏的时候对现场楼梯音效不满意,带女主角回他住的旧楼去录下楼梯的声音。在回放的时候,录音师听到了奇特的声音。后来女主角看到了导演谋害小女孩的幻象。

    导演真是道貌岸然的典范。小女孩的爸爸在文革中入狱,妈妈生活困难。后来她爸爸病重,让导演帮他照顾女儿,导演却图财害命,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片头借龙套专业户李耕之口说:“你们这些拍电影的就知道教育别人,轮到自己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话糙理不糙。这个拍电影歌颂亲情的导演,却是个杀人犯。

    录音师和面容和蔼的老师傅聊天的时候说:“国家都疯了,更何况人呢”,也是真的什么都敢说。这时候女主角又一次通灵,发现这个老师傅在文革的时候,强奸了这个被害小女孩的妈妈,所以小女孩的妈妈才跳楼自杀的。

    从这个通灵镜头开始,小女孩就展开报复了。洗手池里的血,橱窗的门,被鬼附体的布绒玩具。老师傅从楼梯上滚下来死掉。当时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特效,这个玩具也做的不怎么精致。偏偏就是这种写实风格的拍摄,生活中每天都能看到的东西,在那个年代成为许多人的童年阴影。

    录音师着手调查当年小女孩到底是为什么死的,他找到了一位当年的办案警长。那位警长说,从现场看不出来一点他杀的痕迹,但是死者脖子上挂的钥匙,却在麻绳外面。

    这些蛛丝马迹虽然被发现了,但是由于文革时期公检法被砸烂了,根本没法管。警察说,那个年代死的人太多了,怎么管得过来。

    法律和执法人员都不能维护正义,所以只能冤魂自己来给自己报仇了。

    抢走小女孩家金佛的胖子,看着从地下室里飘出来的美元,胖子一路捡钱,一路走进地下室,却发现美元全部变成了纸钱。胖子到此处精神失常疯了。

    讽刺的是,在录音师想要找到证据指正导演的时候,女主角居然很认真的说,千万不能让他死,电影还没拍完呢,这部电影对她的前途很重要。

    录音师独自拿了一把枪,去地下室跟冤魂谈判,想让冤魂相信他,能把导演的罪行诉诸法律。但是冤魂并不相信。这时导演和胖子都出现了,录音师让他们快走,以免冤魂报复。结果自己双耳流血躺倒在地。过来找录音师的女主角也被鬼吓晕。

    女主说有冤魂要报仇,医生们都以为她疯了。导演知道她疯了的消息之后,关注的点居然是:“幸好她的戏演完了”。

    另一边,导演冠冕堂皇的在礼堂演讲说:“这部电影意在唤醒人们的良知,已经达到了促进我们古老民族的真诚善良的美德。”

    女主终于从医院出来,她给录音师说,大家都以为她疯了,可是她并没有。觉醒后的女主角,带着小女孩冤魂录的磁盘说,走,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报仇。

    磁盘自己跳出来,滚到了导演的车轮下。导演没仔细看,坐上了汽车后座。汽车开始前行,歪歪扭扭,导演才发现原来前面根本没有坐司机。磁盘把导演带回古宅,冤魂附身玩偶,吊死了导演。

    如我们所熟知的,国产恐怖片的真谛就是不能有真鬼出现。国产恐怖片结尾有三宝:神经病,致幻药,合伙演戏吓宝宝。

    本片编剧使了一个小心机,结局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个是这些都是一群精神病人的幻想。这个可以用来给无神论交差。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是一群人的幻想,怎么可能幻想的一模一样,一群神经病人怎么交流出这么一场流畅的大戏。

    所以只能用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就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这些人都疯了。护士推了小车进来说:吃药了。

    病的是那个年代,病的是人心。录音师无意间对女主角说过一句话:“你通灵看到的是过去,我录音录到的是未来。”

    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解读,过去的那些残忍和扭曲,在不远的未来都得到了相应的结局,哪怕是用冤魂的方式报复。善恶终有报,那些不幸的冤魂,最终也都会平息。

     5 ) 中国式鬼片最高境界《黑楼孤魂》,我们曾经也将恐怖片玩出了花!

    “中国式鬼片”——因为“鬼片”题材方面的敏感性,而诞生的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点的专有名词,然而其中调侃的意味十足。

    这几年国内的恐怖电影让人生“畏”,不是因为它太恐怖了,而是恰恰相反,一看是国产恐怖片,大大都纷纷避而远之了,因为很大可能性又是一部烂片,编剧导演一边在想着法子制造恐怖,另一边还想着怎么为了guo shen而‘自圆其说’,想想也是够难为人的,而像这样的恐怖片他还能叫恐怖片吗?

    内地首部立体声录制影片

    有年代感的海报

    不过凡事也无绝对,中国式鬼片竟然也有过牛掰的时候,堪称中国式鬼片最高境界的《黑楼孤魂》,将恐怖片玩出了花。而《黑楼孤魂》成为那个年代刚刚实行的电影审查制度下第一部被打上“儿童不宜”标签的影片!

    首部‘儿童不宜’影片

    影片采用了独具创意的‘戏中戏’结构。

    • 来看影片故事。

    影片讲述了一个被害的冤魂寻找凶手复仇的故事,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在‘特殊时期’一位父亲抑郁而终,临死前在医院托孤把女儿小菊托付给一位朋友照顾,而这位朋友却为私吞财产将小菊谋杀于小楼地下室,并伪装成上吊自杀的假象,多年以后,一个电影录音师霍枫和女演员俞红在此录音之时意外发现了这个地下室,并逐渐接近当年事情的真相,而有一股不可控的力量似乎也在蠢蠢欲动……

    • ‘戏中戏’影片结构

    《黑楼孤魂 》采用了非常典型的‘戏中戏’结构模式,也可称为称‘片中片’,如果更专业的话叫做套层结构,只是在本电影中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运用方法:结尾处一群精神病患者在医院病房聊着刚刚电影所演绎的故事,而讲故事的患者就是故事中那个“凶手”。

    旁边听故事的患者都是影片故事中的演员,录音师也在、小菊也在,而女演员则实际上是个医院的护士,她正推着摆满各种药片的推车走进了病房……原来,“黑楼孤魂”的整个故事都是这一群精神病人的离奇想象。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结构设定带来的反转确实很有新意,如今再看这部影片,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的电影人就已经有如此超前的想象力!!

    影片的主题具有双重或多重意味,奠定其中国电影发展史先锋性地位。

    片中女明星极具时髦感的装束

    • 《黑楼孤魂》的大胆尝试具有推动中国电影发展的积极作用

    作为早期独立制片电影,《黑楼孤魂》的拍摄过程和后期上映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保证影片可以guoshen的前提下,它已经做到了可以做到的最好的程度了。

    相当具有超前性的‘鬼娃娃’

    • 影片的隐喻颇多,仍有很高的观赏性。

    影片中“你们这些拍电影的,就知道教育别人”,这可能是对往年‘说教式’影片的一种嘲讽;女演员俞红说:“千万不能让他(凶手)死,这部影片还没完,它对我很重要。”几句台词就赤裸裸的展现了一种几近于疯狂和病态的欲望……影片中像这样带有隐喻性的台词或者镜头很多,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同样也是它独特的地方。

    • 中国商业电影的萌芽,一个成功的开始。

    《黑楼孤魂》上映于1989年,传说电影初上映时还在影院吓死过人,其恐怖程度可见一斑,只是真实与否可能有所争议,但《黑楼孤魂》的火爆一时却是事实,据说当时影片卖出了350个拷贝,它的单价是1万,而影片的投资只有70万,作为我国最早时期的独立制片电影,《黑楼孤魂》在商业层面的成功对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后说点关于内地电影这些年的那点事吧。

    《黑楼孤魂》影片原版100分钟,很可惜目前已经找不到任何这个版本的影像资料了,根据导演梁明所讲,为了guo shen,影片中删掉了太多关于那个“特殊年代”的镜头和一些更加血腥恐怖的画面,关于这点怎么说呢?我们这30年来好像都在原地踏步呢,说多了都是泪……同作为影迷大家自行体会吧!

    我们属于哪个颜色?

    这部国产‘鬼片’到了31年后的今天还能具有观赏性,不知是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感到悲哀!?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我们再见!

     6 ) 中国式恐怖片第一杰作!!

    “中国式恐怖片”是个尼玛悖论。首先头头们要求不管咋搞,片子最后不能有鬼。既然不能有鬼,那全片就不好出现太离谱的镜头,比如穿墙、飞天、变形、四分五裂满地爬等等明显有违科学规律的东西。劲爆镜头没了,编导们能用来吓人的手段就没了,搞来搞去只能用两三招政治上正确的老俗套吓唬吓唬智商略低于平均标准的部分观众。

    但是黑楼孤魂完全没走这个路子。或许是拍得早、国家的影视作品管制政策还没太成型还是怎么着,这电影前面99%的时间彪悍无比,甩开膀子大拍鬼片,完全不受任何限制,而且用到的桥段即使放到今天也相当牛逼:

    -> 开场不到2分钟,就出现了死人突然睁眼并且冒绿光的段子,这在当代中国的恐怖片圈里基本上不大可能出现,因为画面太玄了就不好用(伪)科学解释,不能解释就吹不圆牛逼,吹不圆牛逼就只能承认片子里确实有鬼,承认有鬼就得被总局给爆菊
    -> 布娃娃满屋子飞,正面特写,明摆着不能用幻觉解释
    -> 反复出现物体自动移动、房屋整个震动、建筑物自动垮塌等桥段,而且毫不避讳,全部正面特写
    -> 男主角的录音机能录到来自未来的声音
    -> 女主角有特异功能,能看见过去
    -> “科学抓鬼”的设定,用录音机等手段捕捉来自鬼魂的信息,具有很明显的1982年《鬼驱人》的特征,而且仿得像模像样,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应该算是很前卫了

    全片88分钟,前面87分钟都很正经地讲述了男女主角帮助小女鬼调查真相并报仇的故事,毫不遮掩。最牛逼的是最后用1分钟用简单粗暴直接得令人发指的手法画龙点睛,完成了把有鬼变成没鬼、满足政治需求的功能,同时又狠狠一巴掌甩在审查部门的脸蛋子上。

    看见不少评论对这个片子嘲讽有加。大伙宽容一点吧,观影嘛,总要承认历史的局限性。比如说老版西游记,您怎么评都成,总不能嫌人家没CG。《黑楼孤魂》土掉渣的闹鬼音效现在听起来是挺可笑的,但当时就那个调调嘛,没办法,所有鬼片都是这个。在标准闹鬼音之外,这片子里还相当前卫地搞出来经过变声之后的鬼娃娃说话声,放到现在也不算过时,21世纪初《山村老师》里边的鬼怪音效也不过如此,一样一样的。再就是嫌这电影里音效用得有点泛滥、过于依赖声音吓人。放在历史背景上看其实还好啦。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电影和电视普遍存在滥用背景音的现象,《乙未豪客传奇》之类的电视剧简直就连续不断的叮叮当叮叮当,当时看不觉得有啥特别,因为每部剧都这么干,现在翻出来怎么看怎么难受。相比之下《黑楼孤魂》在音效上已经相当收敛了,比现在的某些电影还强些。比如说上个月那部《枕边有张脸》吧,那才叫滥用音效。那破JB剧组估计一共预算也就250块人民币,怕是有240块用来请锣鼓班子了吧?从开场就一直不断的咚咚咚咣咣咣当当当,当真是一秒没断过直到片尾出字幕,碰见突然晃过一张白脸之类的戏份还要加倍用力摔盆子砸碗抖铁皮。《黑楼孤魂》除了部分音效比较土之外真没啥毛病。

    总的来说,这片子刨掉最后一分钟,算得上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最扎实的恐怖片。倒不是说真有多恐怖,最起码看得出来剧组是诚心诚意在拍恐怖片,该用什么吓人的手法一点都不含糊,从不藏藏掖掖、绝不瞻前顾后。光这种品质在如今的影坛就已经找不见了。

    加上最后一分钟,这电影就是一超级成功的讽刺片。具体不多说,自己看……

    影片最后那神来之一分钟,估计现在的广电总局肯定不会再买账。靠这个手法拯救中国恐怖片怕是行不通了。但是希望有胆大的艺术家能够打着“经典翻拍”的名义把《黑楼孤魂》复刻一遍,把已经过时的部分时效和音效更新一下,给现在的孩子们开开眼。别他妈有张脸了,去你妈的笔仙碟仙,真要有心思看恐怖片,来瞧瞧这个吧。

     7 ) 笑摸某些二五八万的狗头

       某些人总喜欢仗着自己晚生了几年,看了几部3D的片子就开始瞪着死鱼眼批判八几年的片子了,拽个屁
     这片子就是拿到现在来讲也没有几部国产恐怖片能出其左右。虽然鬼魂的样子不怎么靠谱也不影响电影整体的氛围,从头到尾就是心都是被吊着的。
     小成本的片子再加上当时科技的落后,哪有你们现在的福利动不动就来个电脑操控的数码女鬼,何况内容和拍摄时间在当时来说都是极其敏感。
      不就是生的赶上了好时候,说话就跟搅屎棍没什么区别

     短评

    神州岂此千般罪,黑楼原藏万种邪。十年横扫牛鬼神,尚余此处一孤魂。死不瞑目碜绿光,便有精生鬼娃娃。举国皆疯,该吃药了

    6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吓人的点到底在哪里?

    9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毫无疑问,要是玩儿声效跟氛围营造乃至故事创意,国产恐怖惊悚完全能独步全球,可惜现在瞻前顾后的太多,审查因素,镜头语言,概念设定都差了太多。。。好传统没保留下来

    10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男主苦口婆心地反复劝导女鬼说:小菊,你不可以这样。

    15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印象比较深的国产恐怖片,拍成这样已然很优秀了,讲述文革对普通人的迫害,受害人化身鬼魂伸张正义,说是恐怖不如说是善恶有头,而结尾那个精神病院的场景简直神了,堪称神来之笔。

    17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女演员能看到过去,录音师能录到未来,导演是凶手,最后,大家都是神经病……

    1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三星半,那个年代的国产鬼片拍的相当渗人,结尾被河蟹了,看了河蟹还是比较考究的

    2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力荐

    第10放映室强烈推荐~~刚看完了,真相很强大(在电影上映的那个年代绝对是神作!)

    25分钟前
    • 天蝎小猪
    • 推荐

    录音师和戏中戏的点学的是德帕尔玛的《凶线》,结尾精神病院学的是李翰祥的《销魂玉》。

    2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该吃药了“

    30分钟前
    • 李可笑
    • 较差

    最有意思的一段是65分钟处当录音师装好录音枪双手端着走向阴森的地下室时用的配乐居然是《2001太空漫游》里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34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结局太他妈雷了。。。。

    38分钟前
    • shakingx
    • 推荐

    对文革的提及--"公检法瘫痪,能结案就不错了""整个国家都疯了,何况人呢".对伪君子的嘲讽--导演道貌岸然的虚伪演讲.和对弱者的同情--法律不可依靠时以特殊手段实现正义.这类表达放在今天首先过不了广电这一关,80年代的恐怖片都能拍到这种程度.致上敬意

    41分钟前
    • 跑跑
    • 还行

    原来最狠的不是鬼,是人啊,是阶级斗争啊。国家都疯了,何况人呢。。。

    42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这片很牛啊!在那个年代还能上映说明历史一直在倒退!!

    43分钟前
    • 水罂粟 [兽女]
    • 推荐

    以前看的时候听说是大陆最最恐怖的恐怖片,有几个场景恐怖氛围做足了功夫,整体感觉一般,然后关于文革的沉重反思少不了!结尾或许才算是最大亮点——这个片子是“中国大陆特色”恐怖片的源头。

    4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三星半;80年代的国产恐怖片真是百花齐放,想象丰富创作大胆,氛围营造极好,孤楼、暗雾、楼梯、玩偶、落叶,看得寒毛直立,不比如今所谓恐怖片只会笑场;结尾的逆转,估计也是迎合主流吧,否则怎能公映,不过也暗指那段吃人历史不是荒诞不是梦境,也不是疯子的臆想,的的确确存在。

    5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国家都疯了,何况人呢?这句搁今天,肯定通不过;一开场的几个镜头就让人无比压抑;而最精彩的还在结尾,看到最后1分钟,有惊喜。

    52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1989.。果然那个年代什么都有点盼头 。后来不解释╭(╯^╰)╮

    54分钟前
    • 名字没想好
    • 还行

    什么好素材拿来天朝来拍都会变味,都会被审查和体质那一套彻底毁的差不多了,当年这部恐怖在类型、声效和恐怖氛围营造方面已经相当不错,尽管细节还存在一点过于生硬的地方,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冤有头债有主吧。最后的结局大亮,简直就是天朝当下所有院线恐怖片的鼻祖啊。★★★

    5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