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内布拉斯加

    内布拉斯加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美国2013

    主演:布鲁斯·邓恩,威尔·福特,朱恩·斯奎布,鲍勃·奥登科克,斯泰西·基齐,玛丽·路易丝·威尔逊,兰斯·霍华德,蒂姆·德里斯科尔,戴文·雷特瑞,安吉拉·迈克伊万,格伦多拉·斯蒂特,伊丽莎白·穆尔,凯文·孔克尔,丹尼斯·麦科伊格,罗纳德·沃斯塔,米茜·多蒂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扑克王者

    • HD

      大脚野人日落

    • 正片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

    • 正片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

    • 更新第02集

      我的意外室友

    • 更新HD

      医生在么?

    • 更新HD

      他和她的故事

    • 更新HD

      杀出阴阳界

     剧照

    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1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2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3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4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5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6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16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17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18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19内布拉斯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老头子Woody(布鲁斯·邓恩 Bruce Dern 饰)收到一份广告,上面说他中了一百万大奖,对此他深信不疑,更决定从蒙大拿的比灵斯市步行到内布拉斯加的林肯市去领奖。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多次劝阻未果,最终小儿子David(威尔·福特 Will Forte 饰)决定开车载着他到林肯去领奖。去林肯的路上他们经过了Woody的老家,便决定去拜访那些久未谋面的亲戚们。Woody一家在那里短暂停留的几天里,整个小镇的人都知道Woody中了大奖,Woody顿时成了镇上的红人,接踵而来的是他的那些老债主们。David也渐渐了解了Woody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去,对自己的父亲有了新的了解......

     长篇影评

     1 ) 背影

    2013年奥斯汀电影节,左边坐着ryan,右边坐着johnathan,有小伙伴的陪伴,总算没有哭的那么低落,电影之后,主演的出现又是一大安慰,提醒着这只是电影,不用太投入,生活才是要紧事,即使真实的生活比电影也许残酷更多。

    ryan问我在看那一段的时候哭了,想了想,应该是看见老伯走出自己旧房子的那一抹背影,想起了爷爷,于是瞬间我就泪奔了。。。。。所以就偷用这个标题吧。

    其实全片都是笑点,水瓶座的导演payne试图用这些笑点去掩盖那些残酷和忧伤,但是却又用了黑黑白白的色调提醒着观众,这不是一部喜剧片。

    笑儿子的执着和孝顺,父亲的沉默和荒唐,也笑母亲的霸气和直率,父亲前女友的温暖和淡然;

    哭墓地的苍凉和故人,老房子的荒废和历史,也哭兄弟的势力和白痴,父亲的隐忍和压抑。

    ryan又问我电影里的人物像美国人吗?针对美国人的定义思考片刻之后,我说不像,因为双子座的儿子真的是孝顺到让人想哭,看着天枰座的父亲沉默的对待那些不公,很替他捉急,于是天蝎座的母亲爆发的那句“fuck yourself”真是太快人心,而那优雅却最终没有和父亲在一起的前女友让人不禁笑着感叹着无常。

    johnathan说他不知道他有多少兄弟,就像父亲在墓地里默默的不说话悼念着那些未曾长大就逝去的兄弟。那旧旧的老房子,承载着多少的回忆,旧默默的荒废了。那没有大脑的白痴表兄弟又反映了多少真实的人生?始终嗜酒蹒跚又不说话的父亲,压抑到不行。

    幸好soundtrack不错,company不错,结局不错,于是这样灰蒙蒙的电影,我也愉快的看完了!

    多年之后,我想我也许会忘记6点起床,8点上班,12点见客户,1点上课,2点开会,4点考试,9点错过omar,然后ryanspring说他是半个中国人,chris的朋友overdose去世,hector穿着蓝t恤,darwin的大眼睛,jobfair的中国人,toprac,fiano和emily。但是,我一定会记得奥斯汀大大的paramount theatre的天花板是地毯做的。。。。。

    以上

     2 ) 爸,跟我回家(内含部分剧透 未看片的豆友谨慎选择呦)

           这是一个最生活最原始最亲切的故事,这是一个让你拼命告诉自己不要哭但是看到老爷子最后一个幸福的表情依然潸然泪下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讲述父子情的故事,更是一个一生都在执着的追求理想的平凡的老人的故事。Alexander Payne用这样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手法,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儿子不得已陪老爸去兑换一张明知道不会得奖的彩票)讲述了一个饱含了父子之情,夫妻之爱,兄弟之亲,朋友之义的故事。
          Woody Grant是个正直善良慷慨但却又不懂拒绝的人,年轻时曾是空军机械师,练就一手好本领,退伍之后开了一家修车行。在这期间即有他的风流韵事,也有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他的合伙人ED是个嫌贫爱富钻钱眼的人,在woody开始酗酒成性之后,以微薄的钱从woody手中买走了这家修车行,woody几乎等于净身出户,合伙人还拿走了他的压缩机,老人至今耿耿于怀。所以,在收到一封通知他中了100万美元巨奖的广告信之后,他信以为真的执意要穿越3个州去的NEBRASKA的林肯领奖,希望得到奖金之后再买一台新的压缩机和货车。这样一来,从蒙大拿到内布拉斯加的一段回忆与现实的并奏之旅开始了。
           在踏上旅途前,woody已经只身一人试图前往目的地,可是屡次被他人找回,甚至还被送往警局。在车库的一场戏中,David对哥哥Ross说出了第一句对woody行为的真正解释“他不需要去养老院,他只是需要个活下去的理由。”正是因为这个理由David不顾母亲的反对,依然同意带领父亲woody开始了前往NEBRASKA的旅程。
            在路上woody在车子的窗口望着天空,就像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童一样,这时我开始觉得这个老头之前的倔强和讨厌突然变得有点固执的可爱了。(在元首山的一幕,woody对几位总统雕塑的评价更突显了他独特的视角和幽默感。)
           住宿的一晚,woody独自在铁路旁行走摔了跟头,额头划伤了缝了针,还丢了假牙,这时David告诉woody他们要改去霍桑的消息。这里找假牙的一段小插曲很可爱,父子之间的感情开始慢慢升华,可是矛盾也日益突出了。
            Grant父子俩到了Ray叔叔家后,见到了孤言寡语的Ray,想热情又有些尴尬的玛莎姑妈,和两个举止轻浮、缺乏教养又心怀不轨的堂兄。
           在酒吧喝酒的一段中,儿子与父亲发生了一次较为激烈的争吵。David控诉Woody酗酒毁了他,是woody酗酒的坏习惯导致自己曾经因为酗酒而造成的往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看似疯癫痴呆的老头,对彼时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从他对自己酗酒的认识中,我看到了一个不遮不挡、真性情却又不够圆滑的男人。
            在后面的故事发展中,随着百万奖券的公开,真心的朋友带来了真诚的祝贺,还有不怀好意的小人想趁机敛财。原来 亲情 友情,在金钱的映衬下可以宛如白雪一般纯洁可是也可以向棉絮一样残破不堪。在家族大聚会的戏中,老兄弟们的一言不发死气沉沉和外面堂兄姑妈为了曾经的所谓“施舍”与兄弟俩火药味浓重的公然撕比大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整部电影里可以称得上第一个不算那么高潮的小高潮。随着妈妈一番慷慨激昂的辩方控诉把堂兄姑妈驳的一言不发之后,我不禁思索;我们在生活中不也是这样么,各种各样、心怀鬼他的人在同一个场合工作,在同一个酒桌上指指嚷嚷,挥斥方遒。表面上看起来永远是一团和气,好像谁跟你都是生死与共患难真情一样,可是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只为自己而活的自私的个体,到了必须自保的时候,谁还会像假装的那样真诚的对你。友情在某些现实的映衬下竟是如此一文不值、贫贱不堪,这不正是生活的写照么。
             墓地的戏中,妈妈的扮演者琼斯奎布把这一段长镜头和台词演绎的非常完美,从妈妈看似不满牢骚的絮叨之中,几乎全景展现了woody的家事和他儿时的生活。David与报社女老板纳吉的对话更能看出woody年轻时的潇洒风流和woody与妻子之间虽然互相指责互相挖苦,但是彼此依然深深的爱着对方的真情。
            然后到了兄弟俩为了父亲的心愿去ED家(其实并不是)的仓库偷那台压缩机。明明是非常简单的情节,放在了已经铺垫的沉甸甸的Woody Grant的故事里,则显得那样温情。尽管偷错了人家闹了个乌龙,可是儿子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和兄弟之间不言而明的默契,成了整部电影中非常感人和温情的一处闪光。
           ED要求woody归还旧债未果,两个心怀不轨的堂兄弟又蒙着头在酒吧外面把通知老人中奖的那封信抢走了,但他们立刻就明白了这不过是一个骗人的广告,随手扔掉。等到老人和儿子回到酒吧找那封信的时候,ED正在朗读信的内容,大家心目中的百万富翁一下子变成了笑柄。Woody失落沧桑蹒跚的背影后,是David给ED一击狠狠的重拳。故事在这里进行到另一个小高潮,这一圈不仅仅是给ED这样一个出卖朋友、见利忘义的人渣,更是一记响响的警钟,这一拳带着David的愤怒,更饱含着David对Woody全心全意的保护和爱。在David的质问中,woody终于说出了自己执着的想要拿到这笔奖金的原因,其实是想给David和Ross留下一笔钱,不为别的“只想为你们留下点什么”。看到这里,真是满眼眶的热泪。这老头像中邪似得作疯找事,为的是什么啊,不就是为了给两个儿子留点自己的心意么!
           可是,被众人看了笑话的Woody并没有打消执意去林肯领奖的念头。故事终于揭晓了最终的答案,对,就跟我们预想的一样,这就是一次打水漂的旅行,怎么可能有天上掉金元宝的好事,就这样被一个最最普通的小老头捡到呢!在故事的最后,David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远了woody的梦想,他用自己的车换了一台小货车登记的是woody的名字,还买了一台新的压缩机。穿行在霍桑的一段路中,David让Woody驾驶着自己的卡车,在众人的目光中,驶向回家的路,这时woody的脸上就像萦绕着天使一样的光,让人突然恍惚的觉得,这不是个疯癫痴呆的老头,而是一个刚刚拿了百万巨奖,开着新车的成功人士一样。因为这是父亲的理想,一路走来为了他的理想他付出了太多,有成功有失败,所以这一次,一定要让父亲做一回人生的赢家!
           我们可以想象在片子的最后,驶向蒙大拿的公路上的那辆轻卡,一位慈祥安和的老人,不再有不怀好意的朋友讽刺的言语,不再有兑奖失意的满心失落的目光,而是载着老伴爱意满满的吻,和儿子最崇敬的祝福和关怀,纵然回家的路漫漫且长,可是当他睁开双眼从窗口仰望,看到的外面,美利坚大地上中西部仿佛上帝的拥抱一般挚诚温暖的光,即便是一无所有,也能微笑地面对以后或许羁绊或许琐碎的生活和曾经或者暗殇或者辉煌的过往。

     3 ) 小惊讶

    目前看过的八部奥斯卡片里觉得最好的一部,虽然多半不会得奖,但是奥斯卡能把一文艺片拉进提名里,我觉得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们都对屌丝电影感兴趣,一看到这片子选的演员和场景,心里就喜了。在美国活了那么久,可以说这小镇还真与现实差不太远。经济的萧条与农村人口的流失这种大问题完全通过画面间接表达,一点没说教感,佩恩确实有大师风范。

    用公路片与略带荒诞的故事来讲固执老人最后的人生旅途这种主题和形式并不新鲜。就个人而言,之前先为《The Straight Story》感动过,这一次就不太鸡冻。但客观说来后来者毕竟成熟很多,涉及到的社会与人生态度丰富许多,而且没有大卫林奇的散乱。故事其实挺残酷灰暗,幸好有温和的喜剧和温和的音乐来中和它。严谨深刻不花哨是我最喜欢的导演风格,我总觉得从各种精心考虑中可以看到一个团队的认真态度。拍电影也是分有心无心的。

    然后不得不说一下摄影。其实我真不是技术控,但是任何不用玩太多轨道和特效的摄影都让我觉得很佩服。第一是知道很难,第二是相信无招胜有招。大景深对于这片子而言还真不是装逼做样子看看,它的太多侧面描述都是通过广角和大景深来完成的,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唯美黑白构图自然不用说,这灯光也打得利落,比《一代宗师》的玲珑显得更为实在。无论如何,我还是相信画面与所有其他电影元素一样都应该为电影整体而服务。喧宾夺主是不好的,空得只剩外壳更是不好的。

    我真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可以讲这么多表扬它的话,可能是最近电影看少了需要整理下思路。无论如何,这片进戛纳让我不惊讶,进奥斯卡就让我颇惊讶。这是不是说明了好莱坞还没死完?

     4 ) 我的父亲

    如果你有我这样的父亲,这部电影肯定能让你泣不成声。 我父亲这辈子就是个杯具。我刚从肚子里出来,母亲就和他吵的天昏地暗,之后就没有停过;父亲对儿子本应该是个特别重要的角色,而我的整个成长过程里面几乎没有他的影响,似乎父亲是隐形的;死要面子,对外人一直是个老好人,却让自家吃了数不尽的亏;一个写得一手好字的初中生,一个会画画会唱歌的文青,到了六十岁却连个数字电视的遥控器都搞不定,怎么教都教不会。老婆嫌弃,儿女觉得负担,自己的兄弟姐妹几乎从来不来探望他。 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我还见过照片,那时候特别帅。后来跟着祖父去甘肃一个小地方当铁路巡道工,98年全家迁回故乡杭州。 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好人,死要面子。年轻的时候工作被工友用扳手打破头缝了十四针,却不敢跟我妈说;被自己的亲姐夫诬陷偷5000块钱,靠母亲才讨回公道(钱被父亲姐夫拿去保养小老婆了);开店的时候,熟人讲价价他从来不还,还免费帮忙,母亲为这个骂了他一辈子。04年4月1号,我初三,他又一次帮隔壁的建材店送水泥(前几次母亲已经骂过他了),终于闯了大祸,脊柱错位,腰部以下瘫痪,至今睡在床上,或靠轮椅活动。家里本算富裕,因为他,十年才缓过劲。 他又特别寡言,仅在开心的时候讲自己二十多岁的事情,不厌其烦重复地讲,有的事情我听他讲过三四遍了。一讲话母亲就会白眼他。 他也喜欢喝酒,酒量很差还很喜欢喝。喝醉了就乱讲话,没铸成大错但伤自己的身体。瘫痪以后,自己一个人在家,就偷偷买酒喝,喝醉了从轮椅上掉下来,爬不回去,就在地板上睡一下午,我回来才发现。这已经发生了好几次。 我父亲,Woody Grant的人生几乎一样。 Woody年轻时当过兵,服役后开始酗酒,喝醉了把自己摔得头破血流送到医院缝针,还说“beer ain't drinking”。 老好人,"Can't say no to anybody"。免费为自己的亲戚修车,到头却被他们勒索,不停的做好事终于毁了自己的事业,如Kate说的“That ruined him”,后被迫搬到Billings。被Ed“借”走Air compressor却从来没去要,车行卖给了ED,还要被他敲诈,最重要的是Woody还像只哈巴狗一样的愿意借给他身上仅有的20 bucks。 沉默寡言,从不主动挑起话题。别人问他事情,要么就是没听到不搭理(我父亲也重听),要么就是I don't know, I don't remember, What for。 其实他一直都很清醒,都知道,都记得。进父母的房间的,还记得会挨抽。只是“Guess nobody's gonna whip my ass now”,只是如被问起Peg是否是他的曾经的女友时回答的“Doesn't matter now”,所以他宁愿嘴硬,宁愿装作不知道。其实电影里Woody说的大部分“I don't know”都暗示他知道。 电影前部分都挺无聊的,做些人物设定之类的事情,让我们认为Woody就是个逗B;中间的部分,到了Hawthorne的时候,特别是堂兄Cole,还有几兄弟在看电视的样子,让我笑的岔气;最后到了Woody说出“I just wanna leave something for you boys”的时候我已经哭得不成人形。 电影结尾,David终于满足了Woody的心愿,让他扬眉吐气了一回。 而这部电影分明就是在讲我的父亲,当过兵,老好人爱面子最终一事无成,酗酒,寡言或不合时宜地讲一些可笑的话,被老婆骂,自己的儿子Rose说“He doesn't give a shit about us all the time”,搬过家,亲戚40年都没有互相探望过只有到了发财的时候才会记得。 他是个SB,可是我想我爱他。 今天我去买了菜,给父亲烧了一顿他喜欢的,陪他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听他讲了四遍的姊弟掉进菜窖里的故事。 PS:电影其他值得深究的很多东西,比如Woody的自我救赎,David的孝,Kate作为城City girl的骄傲聪明和无下限,亲戚和Ed的势利,或许还暗示了点如果你到了woody的年纪该如何回忆你的过去。 电影台词极少,但是藏在沉默里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要仔细体味才会知道。 故事好,拍的也不错

     5 ) 為什麼是黑白片?

    為什麼是黑白片?

    還沒看完《內布拉斯加》(Nebraska)全片前,我想到的理由,是為了媚俗,為了包裝。

    因為《內布拉斯加》(Nebraska)這部片的劇本實在太過通俗了,俗到不得不用黑白片的方式去包裝它,讓它顯得更有後天加工的質感。作為一部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派頭的電影,這部電影幾乎沒有一種內涵是盡在無言中;相反的,它處處淺白易懂,對白多而不諱。

    這部電影,就像歐文威爾森會演出的那一種美式喜劇,就是那種眾人皆在嘮叨中做出誇張的下流搞笑,搞笑完又以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解,人人都看得懂的通俗情境劇。

    我甚至看得到這部片在演甚麼:

    片頭先出現歐文威爾森的臉,他會衝上馬路,他穿著一身音樂量販店店員的制服,然後制止一個醉倒在馬路上酒語連連的糟老頭,然後他喊了一聲爸。那個爸爸會是誰呢?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史提夫•布希米(Steve Buscemi)那賣萌有理的好老頭形象,但考慮到票房,或許會是勞勃狄尼洛飾演,會更有突兀的反差吧。

    歐文威爾森跟勞勃狄尼洛會踏上公路之旅,開著一台貨車,拿著一張獎卷;但車子可能會壞,而獎卷可能造假。人老珠黃的勞勃失神撞傷腦門,只得在荒鄉休養個幾天。在這期間,歐文威爾森得迎接哥哥與老媽衝過來問罪的破口大罵──內向的哥哥很合史提夫馬汀的型,潑辣的老媽則非琥碧戈柏莫屬。

    一家子在異地大吵大鬧,兄弟跑去偷空氣壓縮機卻沾得一身鳥屎,夫妻鑽進昔日酒吧卻跟老友大打出手,荒唐荒唐再荒唐。結局快到,直接收工,勞勃狄尼洛眼淚一汪的說我中獎都是為了你們兄弟,歐文威爾森衝上前抱緊老爸狂哭得沒完沒了,隔天到達內布拉斯加領獎,但有沒有錢已經不再重要……

    像不像?我自認滿像的阿。

    差別只在於:歐文式喜劇會讓獎卷中賞,《內布拉斯加》不會。歐文式喜劇會讓全片滿是旅遊風情,《內布拉斯加》卻全片皆是黑白電影。歐文式喜劇會讓親戚聞錢奔來的世態炎涼演得像小丑嘉年華,《內布拉斯加》則是內斂得就像現實該有的模樣。歐文式喜劇會讓老爸複雜而有滋有味的過去遺憾拍得無比深沉,《內布拉斯加》的老爸卻選擇了吞下所有過去靜靜地活在當下。

    只有四點,就讓這部片從歐文威爾森,變成了奧森威爾斯的質感。

    所以,到底《內布拉斯加》為什麼要拍成黑白?我在看完後,默默猜測的可能性,便是這一切皆是出於老人的眼界。

    這部片不是青年兒子的公路冒險,而是老年父親的公路歸鄉;年輕人想沿途看風景增眼界(就像片中兒子去看總統山)的慾望,老爸不在乎,也不在行,整個美國只有黑與白的分野,開闊卻灰濛,甚麼都不再富有鮮豔,只有眼前無邊的地平線在顯示著自己的目標:到達雜誌社,領取一百萬。

    但是,沒有了色彩的世界,真的只有不堪嗎?兒子替老爸買下一台二手貨車時,本來壓抑的影像反過來給了我們一個新解。

    那台車齡五年的破車,在兒子口中應是有點難看的二手貨,在黑白無色的老爸眼睛裡,跟新車一樣閃亮又明媚。老爸開心了,他開著車衝入老家,向著每一個嘲笑他的人炫耀,開心得像孩子領了糖;車子的舊根本不是問題,也看不見問題。在這一刻,生活再度有滋有味了起來,即使這滋味是自得其樂,又何仿?

     這就是我的答案。

    這答案說得我很心虛,因為僅是猜測。也許《內布拉斯加》的黑白真的僅是我最初猜想的媚俗,又或是技術上的考量(儘管在這數位時代幾乎不可能),但是看完這部片,我很難再想像,擁有顏色的內布拉斯加該長著甚麼模樣,才像是一個地方。

    話說完,該是揭露答案的時刻了。

    在我發完這一篇隨筆後,幾個小時內,我的朋友便附給我一份導演Alexander Payne的訪談,裡面談及了他為什麼選擇黑白片的形式。他這樣說:

    “It just seemed like the right thing to do for this film,” he said. “It’s such a beautiful form, and it’s really left our cinema because of commercial, not artistic, reasons; it never left fine-art photography. This modest, austere story seemed to lend itself to being made in black and white, a visual style perhaps as austere as the lives of its people.”

    這答案是如此意外的樸實,令我好生訝異。或許有時候,觀眾的思緒走得太快,反而走上了遠路,踏不回創作者自己預設的流奶與蜜之地,也是電影的家鄉內部拉斯加州。不過,就像本片的公路之旅一樣,或許我們觀眾這種注定失敗的誤會與誤信,反而能兌換到意料之外的驚喜,以及導演附贈的一頂帽子獎賞喔。

     6 ) 内布拉斯加

    可以和佩恩的电影《后人》遥相呼应。他在影片中探讨了家庭、父子、朋友、金钱等等母题,应该说这是一部不露声色、静而不喧的充满了忧郁和愁思的影片。

    《内布拉斯加》弥漫着一股衰败气息,影片取景地就不是美国经济发达和人烟稠密的地区,在从蒙大拿到内布拉斯加的空旷原野和荒地上,父子俩和追随而来的母亲、哥哥一家团聚后开上了公路,黑白影像让故事变得“陈旧”而有质感。

     短评

    佩恩每次都用最简单的故事打动我,这次是父子情。他故事里的人物总是loser,在一番寻寻觅觅之后,loser还是loser。我每次都在看完他的电影之后想,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真美,吵吵架也美,可自己还是在世界的另一边没有目的的飘荡,唉,人生的不如意,大概就是这样。

    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没有人格升华的电影都是好电影

    8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其中有一幕,父亲在副驾驶欣慰的看了儿子一眼,儿子转过头去的时候,父亲迅速把头扭回去,直戳泪点。今年到目前最喜欢的美国电影。

    12分钟前
    • 简逸
    • 力荐

    哪里的亲戚都差不多嘛

    16分钟前
    • ender_shan
    • 力荐

    佩恩老师一直在重复自己,从来没有超越。起点高也没办法啊,这就是得瑟吧。外国记者的笑点太低了,给跪了。

    17分钟前
    • K
    • 还行

    佩恩和邓恩真的让这个荒唐又并不荒唐的故事有了魔力。生活的美妙之处正是这段旅程路上散落的那些远不算美妙的闪光片段。

    22分钟前
    • BLTEmpanada
    • 力荐

    这TM才叫爸爸去哪儿,粗粝生硬的米国西北乡下范儿,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不可理喻的倔强老爸,性情中人的老妈,黑白化影像之下更显的代入感十足,内种扑面而来的凛冽冷风一下子就把冷酷现实推到你面前,美式公路电影的文艺腔调在这一年又偷偷复活了一把。

    2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看完电影吃晚饭,我拿了两罐青岛,看着那个平凡的父亲:“爸,你给我讲讲你以前的事。”

    29分钟前
    • zhample
    • 力荐

    从此以后就不要嘲笑那些警察都拦不住,非要给骗子汇钱的老人们了,也许他们背后也有这样一个荒唐而伤感的故事。

    33分钟前
    • SleepyPino
    • 力荐

    是最好的佩恩么?当然不是,但新千年之初的许多感觉竟然在黑白的画面中纷纷回来了。大孩子哄老孩子,就像自己小时候为些不切实际的愿望耍赖,最后却也幸运地被人安慰得破涕为笑,简单的角色对调就把人生苦涩拍出了小津的味道。虽然到最后还是自欺欺人,仍然边叹气边暗爽。

    3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一出老少爷们回乡记。诙谐中透点辛酸无奈,透点忧伤温情。黑白画面骤然提升了影片质感,整体颇有是枝裕和一派的日式家庭片味道,叙事徐缓淡然,台词节俭传神点到为止。片尾处倔得像头驴一样的老爹,驾车慢吞吞驶过洋槐大街,仿佛对自己一生的回放。老爷子老太太演技好了得,今年奥斯卡小李难有出头天。

    38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关于父亲,有时候他们老着,只是需要一点活着的念想。当他最后说出要领奖金的真正目的时,所有个人自尊和旁人嘲笑都那么不屑,眼角湿湿…赞配乐、摄影、故事、表演,以及牛逼的结尾,今年颁奖季最平凡而温暖的电影。

    4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老人们如果坚持要做一件事,不管多荒谬,尽量帮他们实现吧。

    44分钟前
    • Jorrow
    • 力荐

    1、亚历山大佩恩最擅长的家庭题材举重若轻的文艺片,不用劲却很打动人 2、父子情深理解释怀,陈年旧事不翻才好,老奶奶尤其重口味 3、总想起《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4、主角老爷爷和老奶奶演技都要赞,此外俩二货兄弟太活宝了 5、满场爷爷奶奶,可能感同身受吧

    46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一个谎言阅尽人情冷暖,一段旅程回溯过往人生。

    47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风格很接近Carlos Sorin, 极简主义传达最深情绪。每个家庭都是一个谜,一部生活的史诗。

    5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佩恩的鸡汤小品完全就是我的菜,每部都哭成傻逼。黑白影像,精彩群戏以及动听的配乐,讲的无非还是《施密特》里的老年迟暮、《杯酒人生》的公路旅行和《后裔》的生活传承。人生总是要经历一些近乎荒诞的玩笑,兜兜转转之后,过客已去,重要的将永远铭心。

    57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真爱就是老太太在儿子们面前把老头子骂成狗,背地里看到那群势利眼的邻居朋友来要钱就叉腰骂you guys listen well, go fuck yourselves.温馨家庭黑白片儿,适合圣诞节与小伙伴在电影院包场观看。圣诞快乐啊各位

    59分钟前
    • #锦二爷#
    • 推荐

    就怕以后我只要听到亚历山大·佩恩的名字,就会联想到美式主旋律的心灵鸡汤,他总是一再的自我重复,好在永远都是水准之上,虽然没什么长进,但也还没有失手的时候。一个荒诞讽刺的人情故事,还有一群演技内敛又极度生活化的演员,我只想说这群演员实在是太棒了,就连威尔·福特就有演技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佩恩的又一部公路片,仍然满满亲情。本以为是一场公路的挫折与感悟,其实是故土重游,回顾往昔。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去发现曾经的自己,儿子在了解父亲的过去,也开始理解父亲并了解自己。很多细节都很棒,那些尴尬,窘迫,都极生活,结尾的释怀则极感人。同时,这是一部出色的群戏。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