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16

    主演:范冰冰,郭涛,大鹏,张嘉益,于和伟,张译,李宗翰,赵立新,田小洁,范伟,高明,刘桦,黄建新,李晨 

    导演:冯小刚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警察与女兵国语

    • 更新HD

      风流绅士

    • 更新HD

      朱迪之夏

    • 更新HD

      赛车狂人3

    • 更新HD

      棒打鸳鸯

    • 更新HD

      午夜帮

    • 更新HD

      情定巴黎国语

    • HD中字

      无敌幸运星

     剧照

    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2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3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4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5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6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6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7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8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9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范冰冰 饰),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没想到一件事变成了另一件事,接着变成了第三件事。十年过去,她没有把这句话纠正过来,但她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悟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李雪莲要纠正的这句话是她前夫说的。她前夫说: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李雪莲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不是潘金莲。

     长篇影评

     1 ) 对不起,冯导!这次你真的要挨骂了

    这是一部令人尴尬十足的电影,就像男人得了阳痿,女人得了痔疮前去医院就诊,恰巧主治医生还是高中异性同学。第一时间观影后不知该笑,还是该哭,即让人说不出它的好处来,也让人说不出它的坏处来。但是走出影院呼吸了一口午夜北京的雾霾空气后,顿时感觉茅塞顿开,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吃鸡肋感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好在冯导在影片未上映时说过:如果影片不好,请大家随便骂。


    好吧,看来今天二岩要说,对不起,冯导!这次你真的要挨骂了。


    首先来讲这是一部还未上映就遭遇各种恶俗、下流、低级炒作的电影。先是影片跳档炒作,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最早电影的宣传海报早在9月初就下发到各个一线城市的公交站点。在第一时间二岩特意留意关注了一下,《我不是潘金莲》的宣传海报上没有明确写上映日期,而是写了“坐等上映”四个大字。一般来讲,绝大部分的电影在宣传上都会写上映日期,而这部影片完全是先卖个关子炒作一下。果然等海外宣传到位,拿个二流的某国际奖,再回头让媒体炒作影片原本定在9月30日又向后延期了,理由坊间最多的传闻是审查没有通过。不得不说制片方与发行方是绞尽脑汁地宣传影片,后来再加上范冰冰的去某大学参加活动被赶走的恶俗炒作又赚足了大家的眼球。作为商业片这部影片未在国内上映单看宣传上它已经成功了一半,值得那些想挣大钱的商业片学习一下。但冯导和刘编剧自我标榜影片是艺术片实在是有点勉强,作为艺术片影片又显得高逼格浮夸起来,所以严肃地讨论本片定位,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商业片。


    客观来讲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可圈可点,有惊艳的地方,也有平庸的地方。假如说这不是冯导的作品,而是一位中国第六代甚至更为年轻导演的作品,那么这绝对是至高无上的精品佳作。可偏偏这是冯小刚导演的作品,所以综合考虑评分上也就6分左右,不会也不可能再多了。就好像是你一位堂堂的博士生参加了一次高考,得了个全市第一,这并不光彩,也不值得推崇与夸赞的。


    其次从主演上来看全片基本上都是重量级演员,唯独主演却是位毫无演技的花瓶,二岩不明白一向在电影的表现形式上注重严格与细节的冯导演为什么会选择范冰冰作为主演,而原著小说里描写李雪莲这个人物曾提了一句“眼睛大”符合外,别的都沾不上边。


    整部影片除了范冰冰其他的衬角都发挥了不错的演员水准,而大鹏饰演的审判员王公道绝对可以点赞的,其他人更不用提了。作为山东老乡二岩绝不想着贬低范冰冰,但她真的是毫无演技可言,在影片中她站在那里,无论是二十岁还是四十岁,都是一个呆板刻薄的样子,当然了除了肤色稍点变化。同对比一下其他女演员,饰演农村妇女形象最成功的当属《秋菊打官司》里的巩俐,在片中秋菊一句话不说,站在那里就浑身是戏。同样赵微在《亲爱的》里面演技得到了爆发,在里面我们能看到赵微的眼神十分的投入,那种对孩子依依不舍的离别与爱恋,可曾是一位当过母亲感同身受的。而范冰冰在电影里有两个细节就表现得不够明确与自信。二十年后,也就是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农村四十多岁的妇女身子可是完全走了形,平时走路的姿态一定是双腿不再并拢,甚至站立也会一脚深一脚浅。而不是脸蛋弄几处褶子,服装穿成宽松旧色就是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了。关于这一点她可以认真学习下《金婚》里面二十集后蒋雯丽的表演。


    另外在影片中范冰冰所呈现的李雪莲这个角色几乎都在神游状态,肢体动作笨拙,眼神迷离飘忽,愣是把一位固执己见的妇女演成了精神病者。对白一口生硬的河北话首先让人想到这是外来的媳妇熬成了婆,虽然形象融入了,但是语言仍是半生半熟,有点弄巧成拙。不过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那次仅有几秒钟的床戏她才算找对了路数。


    一位成功成熟的演员,扎实的演技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与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有关系,不是靠着一张满天广告的脸蛋与到处蹭红地毯就把角色给撑起来。如果这次有,也仅仅是个农村妇女的骨架,完成没有乡村气息的血肉与灵魂。


    再来说说剧本的问题,刘振云的原著小说很值得阅读,把读者带入感强,语言亲民化。但是把小说改编成立体的影像就有点困难,而且有些作品注定就不适合拍成电影。《我是刘跃进》与《一句顶一万句》就是这样的作品,小说的语言都很棒,但是拍成电影真的很烂,如果拍成小场合的话剧会比较合适。这也许就是小说与电影的区别,小说可以有千万种让读者去想象思考,但是电影的表现形式是单一固定的,导演和编剧稍有点不慎就会马失前蹄。而冯小刚与刘振云便犯了个不可避免的错误,两人都把自己最不拿手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刘振云在原小说中注重表现的是黑色幽默,而在电影中只能用几句台词来展现,相反冯小刚擅长得是贫嘴幽默,而在影片中这种对白几乎成了智障般的思想交流。


    不得不说王朔的小市民剧本更适合冯导,至于农村题材真有点文人耍刀,贻笑大方。


    关于影片的表现形式上只能用讥讽来形容了,自以为聪明牛逼的冯导用独特的圆角来全程跟拍,本来想让整体观众有种偷窥感,但这种拍摄手法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电影的拍摄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但是后期处理成这样,完全不顾观众的观影感受。圆形遮罩画面,而‘圆’会让人感觉和现实有一定距离。冯小刚之前坦承自己决定拍圆是受到加拿大导演哈维尔多兰的启发:“我看了他拍的《妈咪》,他已经把电影拍成了方的,所以我不能拍方的。我就想他拍方的,那我会有垃圾跟风导演拍圆的,其实没有什么深奥的,就觉得好玩、想干点出格的事。”中国人最喜欢模仿,这并不是创新,过后估计肯定又会有不计其数的国产怪异奇特的几何图形视角出来,方的圆的勉强能接受,来个梯形,棱形,三角形,五角形等。总之导演们都有理由,岁数大了,想尝试点别的。冯导,你作为导演舒服了,但是观众呢,可否考虑到观众的感觉,而且是在中国特色的3D大荧幕下。就好像我们出钱去找小姐,小姐光顾着自己舒服了,我们倒难受的不行,最后还没有职业道德地催促我们快点,出门别忘给个好评。


    电影镜头无论是方圆最终都成为不了主流,只能兴起一时的话题,但是过后人们谈论最多的也只是这部电影是方的或者是圆的,至于电影本身讲得是什么,我想大多人会忘记。所以这种耍小聪明的技巧还是不要为好,把心思放在质量上面比什么强,请让电影回归电影,让观众回归正常。


    关于影片内涵还未公映时就有人吹嘘说影片是“镜花水月”的荒诞寓言,笑声中带出泪。现在想想真不知道他说这话时是否摸了摸自己的良心,冯氏喜剧真的是这样吗?笑完之后我们该记住什么?该遗忘什么?影片虽然有豪华的演出阵容,情色幽默的基调却统统成为了批判路上的炮灰。关于上访的政治敏感题材决定了思想内涵和批判现实精神,这不是一部现代官场现形录,主题通过黑色幽默偏离了主线成为了一部刁民上访实录。


    本人觉得这部电影一点也不好笑,他把本该严肃与沉重的农村悲剧题材无限地缩小,以至于让观众只记得了范冰冰的容颜,忽略掉了本身的批判。关于中国某类特殊群体我们能在现实生活中,小说中,电影中感受到三种共识的思想境界,一种是现实中我们对待李雪莲这类上访人是不会同情的,甚至都会说给她戴上神精病的帽子,我们绝不会接受这类人。第二种是小说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以艺术化处理,让主角有血有肉,有泪有笑。我们稍稍能接受了,仅仅是对小说对官僚化的嘲笑多了点笑料而已。第三种是电影立体化处理,把李雪莲这个人物实实在在地放在了我们面前,而事件与过程还是一个样子,但是却是冷幽默十足了,配角全成了亮点,主角削弱了。在这一层面上使观众完全接受了这个人物与事实。其实本质上是骗了广大观众,那些所谓的“悲情”与“不幸”在现实中我们已是鄙夷不屑的。而中国大陆的第六代导演依然有这样的通病,目光触及底层,并不是关心与关注,注重了作品的艺术性,而忽略了现实,但这样的中国农村题材很容易在国际拿个奖项。估计这一点冯导应该有点私心,拍了这些年电影,国外的正儿八经的奖基本上没拿过。


    这次冯导马失前蹄归其原因无怪乎是碰了不该碰的题材,用了不该用的主演,犯了第五代导演一部不如一部的通病。冯小刚代表了小市民与中产阶层,周星驰则是小人物,乡村喜剧荒诞题材拍摄最好的电影当属《树先生》,因为它通过小人物的在夹缝中求生存,更是反映了赤裸裸的现实与血淋淋的无奈。论其黑色幽默不如《我不是王毛》好看。


    很多吃瓜群众说这已是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底线了,但事实上冯导只是触及了原著小说的五分之一。如果冯导真想为了电影艺术和自己的梦想,不仿学习一下蒌烨、贾樟柯、李玉等人,老子拍完片完全没有把大陆审查制度放在眼里,直接奔走国际舞台,谁也别想阉割我思想的彻底表达。不过有生之年胆小怕事的冯导怕是达不到那个高度了。


    最后还是奉劝冯导一句,还是把精力放在你的都市轻喜剧的一亩三分地上吧,别努力证明自己有多努力,也别以为在国外拿了些不入流的电影奖,就感觉自己走向国际了,十万八千里的欧洲三大奖之路你才刚刚迈出半步,死了这条心吧。


    当然了,在今年的国产整体烂片中,本片应该是毫无疑问地会进入十佳电影里面。由次可见今年其他几百部国产片都烂到什么程度了。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ea0f30102wuaf.html

     2 ) 别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错误买单

    这个片子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在市场那里。

    到北京截访的光明县政府的人,在北京的市场找到了李雪莲,因为她来找表弟借钱付医药费。几个法院的人一起抱住了李雪莲,都没能打消她挣扎逃脱去继续告状的心,可是这时冲上来的县长一句话,却彻底打消了李雪莲的告状念头。

    县长说,李雪莲,我从县里坐飞机来北京,不是为了阻止你告状,而是告诉你一件事,秦玉河死了。

    于是,县政府的人抱着李雪莲,防止她逃走,县长就站在市场摊位前,述说了秦玉河的死因。

    对于《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来说,女主角李雪莲的前夫秦玉河,是一切的因,正是他与李雪莲假离婚之后变了心,另娶新人,才惹起了李雪莲去状告秦玉河,从而又导致了她被官僚体制的上上下下气得不轻,一路告到了北京,一告就是十年,层层官员都怕她,多少人因为她撤职,她成了新闻中说的,上访专业户。

    用那位贾聪明的法庭庭长的话说,秦玉河就是大树的根,一切的起因都是他,其他人都是叶子,现在秦玉河死了,根都没了,何谈叶子。

    他们倒是轻松了,自己官位的威胁者没了,但是李雪莲呢?

    旅馆也不干了,饭店也不开了,就是专门去告状,因为假离婚成真的负心人是秦玉河,气急败坏说她是潘金莲的人也是秦玉河,这个前夫,是整个故事中,让李雪莲成为李雪莲的支点。

    支点死了,李雪莲要怎么办?

    所以这场戏,是最考验范冰冰演技的地方,也是她演得最好的一场戏,也是让我觉得她的表演突破了自我的一场戏,她听到秦玉河之死,完全愣住了,也不进,也不退,也不哭,也不笑,而是双眉紧锁地愣在那里,不知道下一步自己该干什么。过了好久,她哭着倒在市场摊位上,她说,秦玉河你走了留下我怎么办?

    我们看到过太多的戏,最大的仇人死了,主人公都是仰天长啸一声,或是大笑不止,虽然有豪侠之气,但未免太假,尤其是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所以范冰冰在这里的的表现,才是更符合人物身份与日常表现的。

    然后,她哭着瘫倒时说的那句话很重要,秦玉河你走了,留下我怎么办。乍一听,还以为是挚爱,但其实是仇人,为何对一个仇人会有如此的眷恋呢?

    因为沉没成本。

    为了告秦玉河,李雪莲一路上访告状,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 她十年守身如玉,家里旅馆饭馆荒废了,她的感情生活荒废了,生活荒废了,时间荒废了,唯一只剩下告状。为了秦玉河对她做下的错事, 她付出了巨大的沉没成本。唯一支撑她生活的就是告状。

    唯一的支撑也没了,这种打击好像是一下子抽空了她十年多年的生活,把过去全部否定了,你所做的都没有意义。

    许多观众因此而嘲笑李雪莲,觉得她是法盲,离婚明明是你自愿的,被骗也是你活该,你还一路告状,荒废了自己生活不说,还把那么多官员拖下了水,许多人的生活也被你打乱,甚至有人觉得李雪莲是坏人。

    这就是我觉得冯小刚和刘震云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他们故意安排了一个自我矛盾的李雪莲、一个并不占理的李雪莲、一个性格上有明显缺陷的李雪莲、一个不懂法的李雪莲、一个谁看了都会瞧不起觉得她咎由自取的李雪莲。

    可是,中国历朝历代,许许多多个李雪莲式的进京告御状者,都是不占理、不懂法、性格缺陷、自我矛盾的吗?

    当然不是。

    不要用自己的宝贵生命,为他人的错误买单。

    这句话就是冯小刚试图通过李雪莲告诉我们的箴言。

    可是冯小刚想说的,又不仅仅是这句话。

    因为看过这部电影的局外人,都能轻而易举、高高在上地指出李雪莲那样做害人害已,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难道那么多身处其中的李雪莲都不知吗?

    当然不是。

    冯小刚的高明就在于,李雪莲是有选择的,她可以选择不告状,反正她也不占理,反正离婚也是自愿的,不就是个负心的前夫么,她大可以放下仇怨,放下执念,放下一根筋的告状,找个喜欢她的男人,或者干脆自己,或者找个喜欢她的女的(此处都是被你们政治正确逼的),开始新的生活。她最后就不会落得那个下场,在市场里哭嚎。

    毕竟她很美丽,而且周遭所遇,也确实有像大头一样的男人喜欢她,她又有做生意的能力,她可以轻松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李雪莲有选择,她只是选错了路,而已。

    可是,假如她没选择呢?假如她占理,法院真的判错了呢?一个判对的案子,都会演变成如此,都会引发各级政府巨大的紧张,都会把李雪莲关进拘留所,都会去满北京的堵截她,如果光明县法院要是真的贪赃枉法故意错判了呢?后面的故事,简直不敢想。

    所以,千万不要嘲笑李雪莲的选择,也不要嘲笑冯小刚这等拍出过《1942》这种洞悉了中国人民族性格深渊电影的导演,为何会用一个如此逻辑充满漏洞、不能自恰的故事来讲上访人生,他使了个障眼法,选了个代价最轻的李雪莲来当主角。

    不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他人的错误买单。可是有些错误,有些人,真的无路可逃,没有第二种选项可以换,那才是最可怜,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

    这就是中国古人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回头不见百年身。

    所以有个细节,片中李雪莲的事情每到了上一级政府,主管者就会说同样一句话,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嘛,又不是杀人放火。

    这就是导演和编剧不停在点题,本也不是个大事情嘛,却足以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那么,如果是大事情呢?

    冯小刚用这种隐晦的办法,讲了一个敏感话题,我有必要向他致敬,因为他本可以去拍一个老男人如何还没死就筹备葬礼之类的片子,并且票房很好,但他选择了一个十分敏感又各方不讨好的题材,他和李雪莲一样,其实都有更好的选择。但他希望通过电影,让更多的人懂得那句话,不要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的错误买单,不只是说给有选择的李雪莲们,还有说给那些接待李雪莲告状的各级父母官和政策制定者,你们的每一个决定,每一张纸,每一个字,都影响着许多人的一生,要谨慎地选择,避免造就更多李雪莲式的悲剧。

    因为不是每一个上访告状的人,都还可以轻松找到其他选择。

    而范冰冰对主角情绪变化节奏的准确把握,也像冯小刚成为的游刃于敏感话题的导演一样,是演员演技纯熟的标志。

     3 ) 你们是来搞笑的吗?

    然而,不好笑。 李雪莲不管你是因为房子还是孩子的问题假离婚,你半毛钱证据没有的情况下强行要求法院主持公道,不爽就一告向北,到了结尾还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强盗逻辑这边请进。 政府官员用千古一遇的刁民不停自我反省,黑色是黑色了,但大段的官员发言是哪里幽默了,想解决群众问题还是想保帽子,肯定后者居多啊,前者她自己都不乐意你解决,你还能帮她脱裤子吗?这世界,不是技术、策略就可以摆平一切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北朝鲜不是活生生的案例吗? 在这样一个有原罪的故事里反复打转两个半小时,观众对深井冰的人物和情节都产生了抗体,就别谈什么感同身受和同情心泛滥了。 说来说去只能说,人啊,别犯贱,试图用非法渠道解决问题,又试图用合法手段维权,嗯,这洗白,我看行。 说范冰冰演技好的,求指教。 最后再问一句,大儿子呢? ——————————————— 凌晨看完,吐槽才是正经事,要是好好掰扯电影,对不起,它还是不好。 全片要说什么?一个轴人的自白?还是一群体制内的人吃饱撑着? 是想讽刺计划生育抹灭人性,或者房价惊人吞噬美好生活,这可以,利用法律收拢自我利益,也可以,但被打脸之后撒泼要法律对自己的小九九责任就不好了。 事不在小,以小见大是好成语,重要的是这小事有原罪,这人设有让观众理解无能的先天缺陷。由此铺开,一切都带着疑问,这疑问不是一种对事态的玩味,而是对于选材的质疑。 至于官员,大家知道,自带效果,但对这样的一个妇女,大多数官员是不是会那么上心,我打问号。就像举牌站法院门口的有没有,有,钉子户上写满政府罪行的有没有,有,是不是当地的官员都颤颤巍巍的伺候着,我觉得未必。而且重点是李雪莲的点也没放在被非法拘留上,她最想弄清的还是我不好潘金莲嘛,所以上访被那么严正以待,是不是戏剧效果太足了点,以致于观众不免要问,由她去嘛,政府也没对她不起。 还有就是节奏,由一件本身有瑕疵的事件迂回曲折的推动着,时长那么长,会疲劳。真正深刻一点的小高潮来自贾聪明和赵大头的电话,片子在那,流露出了对一个女性的同情,也为十几年来上京做了一些平反,但这样自然的处理太少。 后来想上吊的部分,我理解,但旁白又走歪了。毕竟在李雪莲的视角里,人人都不为她好,且处处走投无路,但旁白的意思是她前夫一死她没法告状生活失去重心,所以,李雪莲做这个事情,是为了成为焦点,逗你玩儿,还是为了权益,这,又是一笔账。 说说好的,圆有圆的美,特别是风景,一幅幅温润质朴,仿佛针线穿梭于绣盘。 但,风景之上,是故事,是人。未见一个动人角色,何以撑起一场漫长事故。 ——————————————— 评论高能,谢谢大家,持续接受烂番茄和么么哒。 大家告诉我生活中充满李雪莲,我懂。我不懂的仅仅是李雪莲做为女角的价值而已。 我认可的评论是,这么无厘头的一件事,还需要那么大费周章的去维稳,本身就很好笑。

     4 ) 逻辑战争

    先说几个故事,老民警告诉我的。 第一件严重。发生在十几年前。初次上访的刘老太开了新手光环,刚下公交居然遇到某首长出行。她访感出众,在警察来得及反应前冲过机非隔离带,跪在路中间。司机一打方向,撞上绿化带,把首长的腰闪了。公安系统从局长到民警撤个遍,地方从省到县乌纱帽滚一地。事后全国马路加装人行道护栏。 第二件荒诞。快十年了还没结束。职业访民陈某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每天八点出现在14路公交车力学胡同站。那有个警察的过滤岗。他不哭不闹,就是陪执勤民警聊天。他认识府右街派出所近十年所有民警,口头禅是:“我是看着你们局长从学员升到警监的。”每年两会访情严峻时还帮助民警维持秩序。就这位模范访民,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上访,他的回答是:“嗨,几十年前的事,早忘了。”如果你再问他为什么还来,他的回答是:“习惯了。” 第三件香艳。大西门常年晃一位半老徐娘,自称某首长的初恋。我在一个黄昏见过她,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日本人围绕这种眼睛建立了一整套色情宗教。余晖温情脉脉,掩饰她缺乏保养的早衰皮肤。长长的影子拖在地上,就像年轻时那么瘦。今年第一场秋雨后,这个女人试图裸奔进大西门,被带走了。 本来还有第四件故事,关于访民冒充人大代表的,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我就不具体写了。 总结一下。第三件事告诉我们皮相易变,美和丑太容易相互转化,比半衰期只有1.2毫秒的鐽元素还不稳定。美人胚子生在寒门也只能进化成面目姣好的访民,随便什么姑娘掌握东亚三大邪术都能做直播。电影里范冰冰被化妆师扮丑,只是对现实声嘶力竭的模仿,在屏幕之外,你我被生活扮丑。 第二件事扩展现实的边界。你们觉得电影黑色幽默?李雪莲不可理喻?并不是。可称为伟大的荒诞就在于它过于现实。类似案件每天都在发生,下面是我见过的奇葩上访理由:因为上访而上访、邻居是恐怖分子、受联合国秘书长指派接任国家主席、县长是外星人、德国首都不能在柏林、野猫杀了邻居家的鸡。把“我不是潘金莲”放在这些理由中,是不是觉得特别讲理,一点都不莫名其妙。公安实务中把李雪莲类似物统称为“神经病”,但大家心知肚明哪有那么多病人。他们只是一群囿于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和我们思维完全不同,又有点偏执和拧巴的人。 第一件事聊聊政治。电影里官话说的不要太到位。坐过机关人肯定心领神会。比如“工作方法还是太简单。”“问题的实质是……”“问题出在小的方面呢,还是大的方面呢。”“今天我只带耳朵,不带嘴。”“换个思路。”“最近我在思考老祖宗的东西,有些成语真是厉害。”等等等等。一位混的比我好太多的同学曾经开导过我(大部分同学都混的比我好太多),不要看不起官话,政治即言语。我说你丫扯淡。他恨铁不成钢的解释了一大堆,什么微言大义,什么组织的粘合剂和减震器,什么办事就是办人。我说闭嘴喝酒。我不懂政治,但我有政治体验,和观影体验完全合拍。永远不要从字面意思理解政治人物的言语。你觉得总理拍桌子是主旋律宣示?拉倒吧他只是在肃清吏治而已。恶性上访的性质是政治事件,法理是非曲直根本无所谓。同一个李雪莲,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看来是法统问题(现如今三大法统支柱只剩一个带老百姓过好日子了),在封疆大吏看来是派系斗争问题(省长觉得总理故意拌他),在基层看来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政治是一个有强大惯性的东西,撤官事件发生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屁股决定脑袋,每个官位都有自己的专属逻辑,逻辑之间肯定产生冲突,所有人都做理性选择,整体看来一定毫无理性。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神经病”云集北京。访民就生存在各层逻辑的夹缝里,是政治失序滋生的细菌。冤不冤,谁管你,能否成功上访取决于各级领导的从政水平。 最后说说电影。以及他人即地狱。 本片的结构中规中矩,激励事件是主角受领潘金莲名号开始上访,故事中点在总理拍桌,灵魂黑夜是爱情破灭,高潮出现在秦玉河之死。综合看来高潮过于草率,是为败笔,死亡不该是意外事件,而应该与李雪莲密切相关。或者通过蝴蝶效应李雪莲的某个选择害死了秦玉河,或者秦玉河压根别死跑过来跪舔李雪莲求复合。我不是原著党,可能受限于小说的故事框架不得不如此处理?总之吹毛求疵的说还能更好。 但是我给它满分,太喜欢它所有人误解所有人的调调。和李宗盛老师一样,我只见过和久的分,没见过分久的和。整个宇宙的熵值不断增高,所有组织都在慢慢解体。这种趋势体现在在身体机能上,我们称之衰老;体现在政治上,我们称之宪法危机;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大概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吧。人永远不能了解彼此,人是漂浮在误解之海上的孤岛。最悲观的预测总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祝墨菲定律笼罩一切。 哦,圆框柔美,小桥流水。方框壮丽,硬桥硬马。两者都很好,大家就别争了。

     5 ) 我不是潘金莲,我是冯金线

    1、 冯小刚近几年很爱撕逼,出一部新片(甚至演一部片子)就得找人撕上一撕。 《一九四二》票房惨淡,冯小刚撕观众——你们啊,根本不懂什么叫好电影! 《私人订制》口碑不行,他连发七条微博撕影评人,称跟影评人势不两立。 《唐山大地震》上映,又撕观众——这电影,不看哭那是你们不正常! 《老炮儿》上映最初20%的排片,不及同期上映的其它电影,他撕同行,骂那些“电影行家”不识货。 他还撕过李安,撕过《速度与激情7》,这次《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又撕起了万达院线,以金莲的口吻给王健林写了一封阴阳怪气的信。 与撕别人相对应的是,冯导对自己不遗余力的自夸。

    按说以冯小刚过去的电影成绩和今天的江湖地位,这么撕和这么自夸都有些掉价,但冯小刚偏偏就总是这么自夸,也总是这么爱撕。 不禁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词: 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2、 冯小刚就是典型的意难平。 有人说中国大陆导演界要封四大天王的话,应该是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冯小刚。这个提议大概大家都是赞同的,不过赞同的同时也可能会嘀咕一句,冯小刚?差点意思吧? 大家也可能不嘀咕,但冯小刚可能自己意难平,会嘀咕。 四大天王导演都有过好片和烂片。张艺谋有《红高粱》,也有《三枪》、《十面埋伏》;陈凯歌有《霸王别姬》,也有《道士下山》;姜文有《阳关灿烂的日子》,也有《一步之遥》;冯小刚有《甲方乙方》,也有《私人定制》。 但大家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或许大家没发现,但冯小刚心里有根刺,那就是——烂片大家烂得都差不多,但好片大家好得不是一个层次。 冯小刚的喜剧三部曲,《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拿出来那也是响当当的重量级之作,但不像那三位导演,好片拿国际大奖、口碑极好、写进教科书、被捧为大师…… 意难平啊,意难平。 这里边还涉及到一个冯导演个人的敏感点,冯导早年作为小弟冯裤子身份跟着王朔这位爷混饭吃,一起拍喜剧,打打闹闹的日子总是被人一次次拿出来说。 意难平啊,意难平。 所以冯小刚很努力,甚至很用力,不断尝试突破禁区。 不得不说由于这些年冯小刚的努力,他的整体成绩好过其他三位导演,但单项呢?有特别拿得出手的单项吗?有那种一拿出来,大家就服,就说,卧槽,你牛逼的单项吗? 还是没有,陈凯歌被人骂得一塌糊涂,但提起《霸王别姬》,大家就安静了,静得只能听见,“牛逼!” 意难平啊,意难平。 所以冯小刚总想搞一个大的,《集结号》不够,那我搞《唐山大地震》,还不够那我搞《一九四二》…… 一次次挑战敏感题材,想突破禁区,一次次还差点意思,冯小刚想,卧槽,我得放点大招。 3、 一个人总着急地想突破禁区,着急地想证明自己,难免就用力过度了。 《我不是潘金莲》不是一部烂片,它好过大部分国产片,但也不是冯小刚能用来证明自己大师地位的片子,甚至不是冯小刚自己最好的片子,喜剧三部曲哪一部都比这部好。 原因何在?意难平变成了用力过度,变成了处处心机。 世事往往用尽心机,最后只得一个不偏不倚。 《我不是潘金莲》里处处见心机——圆形遮罩、方形遮罩是心机,片头的油画是心机,片中的配乐是心机,那两个让人会心一笑的字“喝茶”是心机,甚至让范冰冰演雪莲是心机…… 也许有人不乐意了,说,你凭什么说这些是心机,而不是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里边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内容为形式服务还是形式为内容服务?一个电影的表达,甚至电影本身都是形式,服务于表达的内容。 《我不是潘金莲》原著故事发生在河南,电影里改到了江西婺源,为什么?为了圆形遮罩遮出来的画面更有中国画的意境,但丢了什么?故事的合理性,逻辑性。这是便是内容服务于形式了。 电影里有好多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们对情节没有帮助,还有好多莫名其妙的台词“抗洪”、“拆迁”,他们对情节也没有帮助,为什么要出现?为了刻意表达社会的众生相,全貌,但丢了什么?故事的流畅性,紧凑性。这也是内容服务于形式。 刚开始用圆形遮罩表现乡土中国的圆融,人情,切换到北京用方形遮罩表达庙堂社会的规矩、法度,最后展开全幅给人一种恍然的感觉,这样刻意的表达形式,就像小学时学语文提炼“中心思想”一样,昭然若揭,没了意趣,一篇文章全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好看吗? 4、 说到这儿,想起一个作家,也姓冯。 这位作家也是意难平,经常撕别人,夸自己,跟冯小刚像的很。 这位作家说自己水平在王小波之上,在大部分中国作家之上,写的《不二》是千古奇书,翻译的《飞鸟集》是大家看不懂…… 这位作家宣称自己找到了一条写作的金线,于是被赐名冯金线。 这位作家其实文笔真正是挺好的,小说里也有佳品,但就是意难平。 我颇为期待,这两位冯姓意难平的艺术家一起合作,看看这股不平之意能不能碰撞出一个牛逼气四溢的电影来。 《我不是潘金莲》里,主人公李雪莲一开始无法证明自己是假离婚,因为是流程合理、程序合法、双方承认的,接着是无法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因为他男人的一句话,“你跟我结婚前是处女不?”她无法回答。 前者是法律问题,后者是道德问题。其实不管法律上,还是道德上,一个人要证明自己都是困难的,证明只能在表达中不断被瓦解。 所以一个艺术家最好的证明还是不断的表达吧,有东西表达时就表达,没东西表达时就沉默,耐不住寂寞的,到底意难平的,最终都只能落得一声: 我不是潘金莲,我倒成了冯金线。 欢饮关注微信公号-丫说(ID:yatingshuo)

     6 ) 会错意表错情,天昏地暗一地鸡毛

    一根筋的上访女子李雪莲和地方一众官员十年间的缠斗,几番会错意表错情,直弄到天昏地暗一地鸡毛,如同片中舞台上那出《三岔口》。冯式喜剧片里一贯呈现的民间生存策略,小奸小坏小算盘小聪明,彼此都悲都惨都不容易,终局相逢一笑泯恩仇。
    然而,片中的庙堂是民间脑补的庙堂,民间则是庙堂臆想的民间,圆凿方枘的世情,仅靠异形画幅的精巧转换,也许还不能轻易让人换一个视点和心境打量这个世界。
    视觉呈示上颇见功力,全片画幅变换虽非影史首创,但毕竟在中国电影中独树一帜。表演上众配角的演绎可圈可点。

     7 ) 我不是潘金莲,我是什么呢

    《我不是潘金莲》这个电影,今天微博上王思聪和冯小刚吵架,我稍微关注了下,王大少爷批评冯小刚拍得不好。今天看了,我觉得自己可以参与下这个话题。

    我是在河西幸福蓝海影院看的。大概是因为万达排片少,人都只好来这儿了,今天又是周五晚上,上座率还行。

    电影流畅,故事紧凑,有很多笑点,是真的笑点,前后左右都笑得很大声。电影后半段,当范伟演的老农民,劝范冰冰不要在他的果园里上吊,去前面他的对头老曹的果园吊的时候:“人啊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我真是眼泪都笑出来了!

    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做了一些文艺尝试的商业片”。

    文艺尝试在哪呢,主要是在把银幕刻意缩小,开头,以及大部分画幅都是圆形,接着还有方形,最后变成稍微夸张的宽银幕。缩小银幕这个尝试,并不让人太难以接受:缩小意味着焦点突出,意味着让人注意力集中。当一个一个人物进入到圆形小屏幕,并把脸和动作对着观众展示的时候,戏剧感非常强烈。而且有一种你在偷窥这个人的生活的奇妙的体验。

    开头的小镇生活,是圆形画幅。后来到北京,首都壮阔,换成方形画幅。到了最后,丢官多年的史县长,和跑来北京开小店的李雪莲,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时候是宽银幕,光线很好,颇有点“人生升华”之感。

    电影里面有大量中国人民心领神会的笑点,法院里的人事斗争,县长对市长的俯首帖耳,人代会时候的各种细节,县里对上访的李雪莲用心理攻势,用美男攻势,围追堵截,等等。电影院里的笑声,大部分也是因为这些元素。这是根植于现实世界的荒诞剧。一个21世纪的《官场现形记》。

    最后市长做了一番轻飘飘的反省,并且带领全市公务员自我反省,这些情节略有些弱,但是出于一些“你懂得”的原因,这种妥协我们是可以容忍的。(据说这部电影曾经被审查得差点出不来)

    李雪莲是很有趣的人物。大概是金牛座的,特别认死理。开头她和丈夫为了县城的房子假离婚,结果丈夫转头就跟另一个女人结婚了。她说这次离婚是”假的“,告到县法院里。当然她败诉了,她觉得法院不对,找县长,县长不肯管,从后门跑了,她又去找市长,在门口举着纸牌子喊冤。市长还是不管,她就心一横,上北京去了,撞了大运,拦下首长的小车。首长在人代会上发了飚。于是市长、县长和法院院长都丢了官。但是离婚这件事,还有前夫污蔑她是潘金莲这件事,还是没解决,让她心里堵得慌啊,所以她就养成了十几年来,每逢开人代会都上北京去上访的习惯。

    这个死脑筋低智商的女人,简直就是一个堂吉诃德。她居然要用自己一个人来对抗整个国家机器,一个男权的社会。

    男权社会的压力在电影中随处可见:
    前夫骂她是潘金莲,是因为她嫁给他的时候,不是处女了。
    前夫,赵大头,法院院长,县长,市长,省长,首长……都是男性。李雪莲一个人和他们对着干。
    在这个男权政治体系里,两任法院院长、县长、市长秘书、市长,所有谙习官场规则的人,都一致认为李雪莲是个麻烦。开头他们躲着她,后来她上访成功,掀掉了第一任法院院长、县长和市长,大家就怕她,拦着她上访。总之,做法是拖、躲和拦。

    一直到最后,丢了官的史县长回老家继承了木器厂,到北京跑业务,在车站买碗牛骨汤喝,发现店老板娘是李雪莲,两个人坐下聊了聊,他第一次问,你为什么呀?

    李雪莲说,离婚的时候我怀了孩子,我们俩假离婚是想要两个小孩。后来他转头跟别的女人结婚,我受了气,孩子流掉了……

    居然没有人去问清楚为什么,要是从开头不是脱、拖和拦,而是理解和疏导,大概她后来就不会把上访当成人生支柱了吧?

    电影后来画外音说,所有人都把她的十年上访当笑话,甚至当着她也讲,后来她自己也把这个当笑话了

    这就是冯小刚接地气的地方。这种荒谬的坚持应该被怎么看待呢?中国式的处理,就是大家都当笑话讲了,当事人也当个笑话讲。然后就完了。

    这当然是悲凉的。笑完之后还觉得有余味。总之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个挺不错的电影。

     8 ) 哪里来的潘金莲?

    (★★★☆)
    《我不是潘金莲》确实是《天下无贼》之后冯小刚导演最好的作品,《非诚勿扰》和《私人定制》系列我认为都很不好,特别是后者。但我并不喜欢这部电影,也不认为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故事比较小,拍得很克制,感觉上有一点点张艺谋早期作品风格,但骨子里还是很冯小刚。范冰冰演得不错,很认真很投入,不过也没好到要大书一笔的地步,没有超越巩俐在《秋菊打官司》里的表演,还是痕迹较重。一众官员配角的表现是真正亮眼之处,张译大鹏等都非常有戏。

    方圆的画幅也确实有新意,音乐与画面配合得很恰当,这种尝试值得尊重。

    说说问题吧。

    首先,故事层面比较孱弱,缺乏真正值得挖掘的内核,导致批判讽刺力度实际很弱,流于表面。小说我没看过,据说刘震云是根据一则新闻得到的灵感。从电影看,就觉得故事不够真切,有种“市井传奇”感:我们看不到上访如何深刻、强力地改变了女主角李雪莲的生活,她是如何被这件事彻底改变的——尽管台词中说到她无心打理自己的小饭馆,我们看到的画面却是她始终在饭馆里忙忙碌碌。

    这是一个“无人犯错”的故事:李雪莲被丈夫辜负,但它还是个道德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官员们并未把她当回事是因为觉得事情太小太“家庭化”,很难把她和小白菜、窦娥划等号——就连关她的派出所也在释放她时还送了年货。更重要的是,影片中主要配角都是后来上台的官员,他们确实在为前任的无心之过擦屁股而不是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这种无人有错的设定当然是本片故事的核心特点,可以增强荒诞感,制造矛盾死结,但也减弱了批判讽刺的力度,让我觉得像高射炮打蚊子——响动大,不现实。

    雷区跳舞自然很难,但既然是自己的选择,我们还是要看最终呈现效果而不是主观意愿。在对官场风气的批判上,我觉得本片实际很苍白:最后市长那段“你们还是想着自己的乌纱帽,而不是老百姓”的总结多么无力而乏味呀。官员们从头到尾围着李雪莲转,却怎么也搞不清为啥解决不了问题,结果片尾才知道原来是因为那个啥的缘故(此处为避免剧透),这明明是女主角个人心结,你怎么能把板子打到官僚主义、官场现形记身上去?顺便说一下,我认为本片有三大败笔:导演画外音;范伟的小品式桥段;结尾才揭开女主角心结的真正原因!

    影片的方圆画幅很有趣,呈现效果不错。但我觉得本片根本不应该用这种形式,因为影片本应该是带有黑色荒诞色彩的写实故事,而这种圆形构图显得过于轻巧——我本以为会有大量主观镜头。没准倒是《聂隐娘》之类更文艺更空灵的故事会适合这种构图。有限的画幅使影片缺乏大全景和特写,大量中景有时让我觉得是在看戏剧,常常容易出戏。哦,对了,我注意到本片基本都是让角色和车辆从右边入画左边出画,但没想明白为何要这样设计——当然,有一些理解的思路,不过始终觉得有点刻意。

    影片中官员的困境最后是因为一个意外解决的,这似乎很讽刺,但我认为恰恰说明影片逻辑和矛盾内核很弱:举个例子,李雪莲十年北京上访,让市县官员胆战心惊。但她是怎么年年能在北京见到帝都大员的?难道年年都像第一次一样通过关系跑到内部去拦车?意外和偶然实在太多,真实的人生底色就这样淡化下去了。再举一例:市长等人到李雪莲家吃饭,问她到底怎么想的,李雪莲说她是听了养的牛说话,才决定不去上访了。市长等人拂袖而去。这固然是表现官员与百姓没在一个频道上,无法真正沟通,可是让我感觉还是为荒诞而荒诞——因为李雪莲与牛对话这一荒诞的场景背后没有更高一层的真实:《阿甘正传》中阿甘看似荒唐的种种举动,比如不停地奔跑,都有着比荒诞现实更高、更真实的意义,正是如此,阿甘才从弱智变成了大智若愚——事实上并非阿甘大智,而是现实大愚!

    中国现在面临着很多很多问题和矛盾,有些非常复杂,非常沉重,有些则非常荒唐,非常无奈。我希望看到的是更具有质感和深入思考的故事。看完本片,我倒想再看看《九品芝麻官》和《三毛从军记》了。

     短评

    冯导说:“找公认的演得好的女演员来演,得奖了,跟我有关系吗?我要是找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行的,在我的指导下演了,得了奖了,那就跟我有关系了嘛!”画面真美。

    10分钟前
    • 辰曦子
    • 推荐

    范冰冰生硬的演技和蹩脚的方言 在众多实力派配角面前显得特别尴尬

    13分钟前
    • JHD
    • 很差

    圆方镜头,导演说灵感来自多兰《妈咪》,异常微妙,非但不觉炫技,反而十分贴切。画幅都不算什么了,绝佳群演,刘桦冰冰关于“杀人和干那事”的神对话,拐弯镇,喝茶,贾聪明,不要自残,我很被动,去那棵树…一出喜剧版《秋菊打官司》,近十年最好的冯小刚导演电影。看的非龙标版,要能过审就腻害了

    1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多伦多电影节没有龙标就敢来参赛,在场的学生提了疑问还被冯小刚讽刺只有中国的学生这么问,进口片只有撤档再定档从来没有换挡一说,你姨在怕什么&范冰冰演技无比尴尬,为了避免她的符号式演技,冯小刚没有给近景,私以为他只是拿范冰冰当做他炫技的工具而已&给美美的空境和一帮演技派两星。

    18分钟前
    • 姬长安
    • 较差

    这不是官场现形记,这只是变着花样的施政主旋律。倒是借着李雪莲的口说清楚了一件事:越想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就越不和谐。冯小刚让我想到袁世卿,恶霸不可怕,就怕艺术挂...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女版的《天下无贼》,用偏执自私的情感撩拨无知的G点。女主要求法律保护感情,主张的内容既不合法,程序也不合法。拦轿喊冤和青天大老爷的封建时代平反标配轻松缴械现代法制法规,又一出从权不从法的苦情戏。为一己之私非法破坏正常秩序,这叫无法无天闹gm。

    24分钟前
    • momo
    • 较差

    比黄建新当年那些片子冲击力小不少。大领导没问题,制度没问题,对权力系统之恶没啥触碰。蠢的是底下的官员,群众上访从根上来说也是无理取闹,拦截上访群众的警察形象也很正面。有这个内核,弄再花哨的形式也无济于事。政治片的内在深度与官员级别高低没啥关系,背靠背脸对脸说的就是小衙门的事。

    27分钟前
    • LOOK
    • 还行

    剧情四星。但是圆镜视角加上婺源的风景整个非常有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感觉,看得实在太舒服了。。难怪作为今年TIFF special presentation的开幕电影。范爷美爆,再往上加一星。

    28分钟前
    • 叶子
    • 力荐

    竟是部官场电影!围绕在李雪莲身边各级官员,从县长到北京的“首长”,再加上法院和警察系统,组成一幅中国官场现形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方官员在两会等敏感时期求稳定求和谐的心态和作风。有态度!演员表演认真。圆形方形构图独特优美,蕴意丰富。冯导仍能追求新手法,拍敏感题材,牛逼!四星半

    31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三星半,在冯小刚这几年的电影里,算最好的一部的了,之前几个真的没法看。形式上的圆与方,更多是做出距离感,一方面可能是导演所谓的写意,更多的,我倒是觉得为了安全感,去远离写实。毕竟这个话题还是稍微有些敏感,官僚主义,层层推诿,怕事躲事,这一切都似曾相识。虽有遗憾,但还是挺难得的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范冰冰太努力了。為了演好一個湖北還是安徽人,她說話加了東北口音北京口音山東口音四川口音湖南口音,最後聽來是大舌頭普通話,為她提名了金馬獎。電影前半著急後半不著急,讓我著急。

    38分钟前
    • sean cheung
    • 还行

    “告状,就是离开亲人,和仇人在一起” 电影里所有北京的镜头都是方的,其他地方的镜头都是圆的,导演解释是因为北京是代表着权利和规则的地方。片尾范冰冰站在镜头前的沧桑意犹未尽…“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42分钟前
    • 奥特曼
    • 力荐

    真的不如找闫妮演吧

    4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本子有点笨拙,同时也算聪明。一件事,说的不是这件事,成了另一件事,就这么绕出语言的魅力。天朝能拍这事,反正也没谁了,没人能跟他比,根本就没有可比的对象,拍了就是胜利,而且还这么上了。惊不惊喜不重要,反正让人足够的佩服。不过这样的完成度,搁在今年的糟糕大环境下,就坐等横扫金马了。

    4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在圆圈内做出了聪明的表达,李雪莲是圆圈内的中轴线,她的轴是认死理儿,是所谓气节;圆是个皮球,踢出了官场现形记;圆又是扇面,让片子变得更具古典韵味;画幅的切换,构成了真正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一个从圆变方的转变太牛掰了。

    5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冰冰的演技被范伟/刘桦/张译/张嘉译随便两分钟的戏秒杀。圆形方形居然还挺喜欢的,别样美感。

    56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

    很失望,把一个讽刺又荒诞的故事,讲得精致直白无深度,禁不起回味和揣度,冯小刚是名导但不是大师,偶尔的几句俏皮话,与故作深沉的基调格格不入,范冰冰用这两个小时证明影后不等于好演员,配角撑起半边天,比起一众正常发挥的演技派,大鹏和李宗翰的表演让人惊喜

    59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对拦车、截访之类的表现,充分满足了老百姓(有关部门)对青天大老爷、善解民心老干部的CCTV幻想。是比非诚勿扰私人订制高了不少,电影感最强的一次。范冰冰也进步了,从砸酒瓶进化到丢暖壶。最后,裸替这种事情,我是不愿意接受的。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刘震云在巴黎拉丁区独立小影院的首映上玩笑说这片拿那么多奖全靠他写得好并欢迎现场观众观影后顺便购买一本法语版原著。我没买但觉得他可能不是在开玩笑。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一如既往的自作聪明,坚持不懈的自以为是。为了讽刺刻意钻牛角尖,为了表现刻意小题大做,不合情也不合法。圆形幕幅最大限度缩小画面的可视面积,再配合大量中远景镜头,故意让观众看不清演员的脸和面部表情,忽略掉演技,这倒是很巧妙!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