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盟军夺宝队

    盟军夺宝队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14

    主演:乔治·克鲁尼,马特·达蒙,凯特·布兰切特,比尔·默瑞,约翰·古德曼 

    导演:乔治·克鲁尼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国语|粤语

      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 娜娜1

    • HD中字

      PTU2机动部队

    • HD中字

      天佑之爱

    • HD中字

      救世主杰夫

    • HD

      前程似锦的女孩

    • HD中字

      幸存者2021

    • HD中字

      外遇2018

     剧照

    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1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2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3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4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5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6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16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17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18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19盟军夺宝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44年,德国纳粹战败前夕。为保护人类所共有的艺术瑰宝免遭恶意损毁,罗斯福总统授意成立一支盟军夺宝队,该队伍由弗兰克·斯托克教授领军,网罗了詹姆斯·格兰杰、理查德·坎贝尔、沃尔特·加菲尔德等散落在各界的艺术领域精英人才。德国人全线溃逃,夺宝队一路追踪,挽救了不少珍贵文物。当他们抵达巴黎时,见到了曾在德国人麾下管理艺术品的法国国家博物馆雇员克莱尔·西蒙,在她的协助下得以令无数的瑰宝物归原主。这是一场关系着人类遗产的战争,争分夺秒,不容喘息

     长篇影评

     1 ) 仅能感动自己的飞机读物

    这或许是乔治-克鲁尼最乏味最说教的烂片,一部仅适合搁在国际航班经济舱狭小屏幕甚至广深公路大巴上的2小时飞机片。

    事实上,乔老爷也正是在机场书店——一种堆满成功学和历史传记的地方——收获的这个故事。等飞机时,一本名为《古迹卫士:盟军英雄、纳粹窃贼以及历史上最伟大寻宝故事》的书吸引了他,扫了几眼,就和制片一道把原作者请来,迅速打造出这么一部二战寻宝电影。

    二战时的美国军队里也确有有一个特别小组,叫做“古迹卫士”(Monuments Men)。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后,几乎由艺术史学者组成的这个小组,在阿施巴赫村的城堡里发现了一个巨大存有大量绘画和雕像的仓库。这些艺术品是为避开盟军轰炸而特意转运至此的,它们与几天后辈发现的其他珍品,都属于两个对犹太人趁火打劫的臭名昭著画商。

    当然,到了乔老爷歌唱祖国的英雄赞歌中,这些来自从比利时根特、布鲁日和法国巴黎劫掠而来的米开朗基罗、鲁本斯和毕加索真迹,就成了破罐子破摔的画家元首急于下令销毁的珍品。因此,这也为电影开启了非常传统的好莱坞救援模式,由文人组成的古迹卫士们面临的敌人,不仅是穷途末路的纳粹,还有一道加入文物争夺战的意识形态大敌——苏联红军。

    乔老爷的团队里少不了马特-达蒙,这个一直被他在各种类型片里信手拈来戏耍的呆萌,加上让-杜雅尔丹、比尔-默瑞、约翰-古德曼、休-博内威利和凯特-布兰切特,怎么看都像又一伙“十一罗汉”。然而,老友间相互打趣的轻松笑料,到了这部围绕严肃艺术的剧情片中,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过期调味品,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反倒是在主流好莱坞电影里已绝迹多年的高大全人物和博爱主义陈词滥调,毫无节制的纷至沓来。并没读完小说原著的乔老爷,那个本对美国政治持批评态度的乔老爷,不知怎么就谱写了这么一曲为人类伟大艺术不惜牺牲生命的美国红歌,相信把它丢在白宫春晚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幸好电影还真留给观众那么一丁点有温情的、属于人性深处的感动瞬间。1944年的圣诞节,在西线冰雪覆盖的森林深处,比尔-默瑞在军营洗澡,鲍勃-巴拉班找出一张遗弃的唱片,打开留声机播放出几乎凝结了空气的圣诞歌,战争该结束了吧。而到了任务结束后的述职时间,罗斯福总统知道有人为了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子雕像牺牲于布鲁日教堂时,问起乔老爷扮演的古迹卫士队长弗兰克,为一件艺术品付出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许多年过去后,有退伍老军人带着孙子重返这座教堂,在洁白的圣母子像前沉思良久。生命已逝,艺术永恒,但并不会因此留下保护它的英雄名字。电影也仅有此处,算得上是超越飞机读物的感动时刻吧。

     2 ) 藝術是亡國之本

    在《The Monuments Men》中,喬治克隆尼想要保護藝術品,以做為民族國家的見證。
    就似他在開頭說的:一個民族可以被殺盡,卻不能沒有藝術,因為藝術可以保存這個民族的過去與未來。
    正氣凜然,不是嗎?
    這就是老喬治在這部片的極限了。也是本片的經緯與隱藏的核心:藝術屬於民族。
    所以,這部片努力把德軍妖魔化,邪惡化,將這群從義大利英國比利時等地強奪藝術收藏到柏林的德軍變成無腦又貪婪的哥步林,努力塑造德軍是一群到處偷竊的搶匪與小偷,而喬治明星軍團是從壞蛋手上搶回寶物歸還的英雄。呵呵。二元對立,清晰又好懂。

    可是試問:藝術品真的屬於誰過嗎?

    摩羅倫斯全才達文西的著作蒙娜麗莎,現在在德國的羅浮宮收藏。
    北晋畫聖吳道子的著作《八十七神仙卷》,世紀末由英屬香港的收藏家購得。
    達文西時代的義大利城邦也是國家,但不是現在的義大利國;如果我們現在以國族為理由要求蒙娜麗莎歸還到義大利,合理嗎?
    魏晉亂世的吳道子更別說了,國都沒了好千年,現在《八十七神仙卷》給香港人收藏。請問《八十七神仙卷》是屬於英國,屬於中國,還是屬於香港,屬於誰?
    藝術是收藏,但也是文化。文化可以持續脈絡,國家卻會改變而消逝。假如想用藝術去保存國家意識,就像是叫永生去保存短暫一樣荒謬。
    反之,如果妄想一個國家有收藏些藝術品,就可以保留國家意識於長久,恐怕亦是空想。

    寄存這種想法於藝術收藏的國家,恐怕離亡國也不遠了。

    我們假設一下,假如今天德軍得逞了,元首博物館成立,柏林取代巴黎成為新的藝術之都(事實上希特勒也是一直如此夢想)。這些在元首博物館的藝術品,供人參觀,哀悼,讚嘆......跟他們在巴黎,在英倫的時候並無二致。
    請問:那喬治克隆尼這些The Monuments Men得作為,還有意義嗎?既然藝術品還是照樣發揮他所稱的"保存歷史"的作用,他們這種一來一往得搶奪戰爭,豈不是無形消耗著藝術品的保存價值,增加藝術品損壞的風險?畢竟他們在片中都差點因為打翻馬克杯就毀掉一格壁畫了。

    並不是說:德軍這種偷拐搶騙是正當的。偷是事實,占據私人財產是事實,不管今天偷的是金礦還是藝術品,都該要替當初的擁有者討回公道。
    但這部片是談藝術的,是真人真事的The Monuments Men部隊。如果喬治克隆尼打出奪回藝術是為了文化,那就該有文化大道的格局,而非僅僅是社會公道的水平。
    而我在這部片,是看不到這種水平的。我看到的只有短窄的民族主義。
    這是個美軍替同盟國討公道的故事,而不是關於一群文化人的故事。
    不信?
    假如喬治克隆尼真得像他說的,是要將藝術品的歷史價值保存在正確的地方,又何以在片尾蘇聯入都時,他們急急忙忙運走所有藝術品,只為了怕俄國佬來"接手"?
    俄國可不是德軍,他們是友方,美國軍隊憑甚麼毫無理由的就堅信自己才有對這些藝術品最後的處決權,而不惜用偷渡的方式運走?這是正義,還是和平後的強搶?我並沒有看到電影中有合理的解釋。

    我想,老喬治自己在片子裡拍著拍著,應該也有意會到自己的劇本邏輯講不過去吧。於是他多添了一段德軍燒毀藝術品的惡行,企圖將德國扣上藝術殺手的帽子。
    可惜,觀眾是眼尖的。敵人的可惡,不一定代表自己的可親。
    在這裡,我要先向各位談談一本書:《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31722/
    這是一本想從希特勒的閱讀經驗上分析希特勒人格的企圖大作。
    之所以提,是因為裡面費上不少篇幅,鉅細靡遺剖析假設了希特勒的藝術品觀。這個德國暴君,為什麼致力於打造首都博物館,欲收天下精華於柏林呢?出於自卑,出於志向,最後影響了德國的搜刮藝術品政策。
    如果說《The Monuments Men》的故事是表象,《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就是影子,可以令人補足本片甚少的德國陣營在藝術品大戰的資料。一光一影結合,方能窺探真實的輪廓,而非一廂情願的妖魔化彼此。
    而且......緩緩讀這樣一本書,可比《The Monuments Men》枯燥的兩小時觀影經驗,要有趣多了!

    我實在很不解......The Monuments Men部隊雖然是真人真事改編,我也沒聽過這段歷史,但我想,以這樣正氣凜然的素材,又以喬治克隆尼過去的導編成績,他真的有可能拍不出更好的改編嗎?
    我的意思是:假如從藝術家從軍的角度去看戰爭的黑白,假如從羅浮宮也展義大利作品的史實切入藝術為什麼非要限定國族的爭議性......假如假如,挖得深些,都是大可發揮的地方。
    以喬治克隆尼有過《神經殺手 》(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與《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這樣錯綜敘事的導演經驗,我很難去解釋,何以他會在這樣保守的題材上,撞一遭滑鐵盧呢?



     3 ) The monuments men《古迹卫士》:炖成肉粥的龙虾

    情人节的晚上电影院里都拖家带口的;有看琼瑶片《Endless Love》的,有看科幻片新版《机械战警》的,有带着娃看《冰雪奇缘》的,我们看的《古迹卫士》算是偏文艺的一类。

    二战中纳粹疯狂掠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许多珍品毁于一旦;美国派出不谙军事的艺术工作人员,组成古迹卫士,在欧洲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挽救一件又一件的人类珍宝,这样的素材简直是龙虾,随便清蒸红烧都是佳肴。可惜克鲁尼有心无力,拍成了普通肉粥。在我看来,他既想走文艺路线又想走商业路线,所以既有文艺片的老戏骨,又有开不断的美国玩笑,既有长篇大论的过分煽情,又有坐怀不乱的隐忍感情,结果,把龙虾生生炖成了四不像。

    我不想说这部电影是部失败之作,因为故事完整,演技一流,整体风格也从服装、音乐和美术设计上体现出来了,是部值得一看的片子。但看完之后,觉得满心惋惜,正如IMDB上一篇影评所说,这远不是今年最差的作品,但却是今年最让人失望的作品。的确,个顶个的老戏骨,从Bill Murray到《唐顿庄园》的老爷,从帅哥达蒙到冷艳女神凯特·布兰切特,这么多一流演员,一流素材,随便找一个有经验的导演来拍,都能拍得比这好上很多。

    也有可圈可点的细节。在家人送来的战地包裹里,雪花和简陋的浴室中飘下的圣诞歌声映衬着失血过多,走向死亡的伤员和向医生伸出的、最后绝望的想要抓住生之希望的手;看到美丽的马匹幽默之后突如其来的战斗、牺牲;在废墟上的枪战和那句“I am about to”;玛多那雕塑下宁静却残酷的死亡;还有音乐与服装风格,都是不错的东西。

    另外,老演员们的表演真是惊艳!姜真的是老的辣。凯特布兰切特要是凭《蓝色茉莉花》拿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女主真是实至名归,她在这里的一颦一笑都把敌占区下一个外表保守、感情隐忍的中年女秘书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每个镜头尽可玩味。这么多优质原料没能拍成另外一部《虎口脱险》或者《美丽人生》,真可惜。

    如果克鲁尼能把有限的两个小时多用于人物性格的描写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笑话(说实在的,那些笑话挺好笑的,但冲淡了很多主题);如果能把长篇大论的政府报告缩短为几句隽永的话(Donald的那封信其实就表达出了),找个完整的主题把故事从头到尾串得更顺畅一点,一部佳作就横空出世了。克鲁尼第一次当导演(据大家纠正说,其实不是第一次了),还是太稚嫩了点。

    最后说一下这个故事本身的价值观问题。我以前是坚定的人本主义者,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生命更加珍贵。但现在我的看法有所改变,比如这部电影中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雷诺阿的画;这个世界上是有一些比个人生命更珍贵的东西的。正如影片中所说,“这些艺术品是整个人类现代社会的基石”,有的东西,值得牺牲人的生命去挽救,因为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那人类的存在与动物也就没有区别。

    王小心的影评:http://www.wangxiaoxin.net

     4 ) 谁把分拉下来的= =

    其实也没多好看
    只是看了分数居然下了六而白日焰火还在七分之上就觉得我的审美貌似跟不上豆瓣潮流了
    只要贴上文艺获奖血性的标签看不懂都能打高分
    就是这样
    导演就是喜欢拍的意识流然后让你们去猜
    越多讨论就越高分数
    再加上点做爱镜头
    喔好像电影院版删节了
    我在想盟军夺宝队里面matt那一晚在巴黎留下点香艳镜头没准分数会高点哈哈哈哈

    怪就怪在这类似历史记录片的剧情
    而且是宏观历史剧还不是二战当中平民啊或者个别人的小故事
    所以没有美丽人生那么赚眼泪
    而这个剧选的角度还太小众
    没有战争的大场面又不像拯救大兵瑞恩那么轰轰烈烈跑走在战壕里
    看的人就不会觉得爽
    而这个小众又偏偏选了art
    普通人对于艺术的感情根本无法支撑他们全部兴致满满的看完整个片子
    对于片子里出现的艺术家恐怕除了毕加索和莫奈还有那几个大雕塑家别的都不认得了吧【反正我是不认得啊喂
    我想除了art fanatic和欧洲人之外没人会对这种宏观主题又不带色情的剧情感兴趣
    = =反正我一开始是冲着乔治克鲁尼去的
    >w<不管多老眼睛还是那么好看哈哈哈哈

    只不过给到四星的理由还有偶尔被感动的剧情
    战争剧本来死人不是哭点
    但是在中间家人唱的圣诞歌曲温馨的响起的时候
    另一边一面说着he will be fine一面加大吗啡量一面找着牧师
    当时哭也不知道是为了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凄凉还是那边死去的战士
    那段音乐成为了这场电影里面最安静的一段
    还有就是后面Matt猜到地雷那段
    每个进来都问一句你怎么踩上去的简直是一群损友
    然后又不肯走 留下来一起等哑雷爆炸再骂骂咧咧的出来

    ╮(╯▽╰)╭感觉自己的感动点和旁边一群穿校服的高中生一样了
    至于后面穿着西服带着女朋友的人
    以一直踹凳子的频率来看一定是觉得海报上那四个男人一个女人的排列欺骗了他


    -----
    btw 这好像是唯一一部自己在电影院看的片子。。

     5 ) 为了保存艺术作品,是否值得付出生命?

    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一个心智健全、意志自由、可以完全意识到自己行为后果的成年人,自然会有自己的答案。So,强制不让人去抢救这些艺术品和强制让人去抢救一样,都是不对的。在向那些愿意为了自己的追求献身的人致敬的同时,也并不能谴责那些认为前者的行为愚蠢的人。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鼓吹某种自己也不相信的所谓理想、信念,虚构某些蓝图、美景,蛊惑大众,牺牲大众利益,满足一己之私欲,这种行为无论以何种法律衡量,都是犯罪。

     6 ) 二零一四年最強勢問鼎金酸梅賞各大獎項的驚雷大作,就此誕生。

    先請各位網友見諒兩件事情。

    一,這篇評文提及的劇情跟實際劇情可能有些出入。
    為什麼?因為我看到睡著。乏味到睡了十來分鐘,所以我完全錯過了1994年夏天那段故事在講啥;即使我看完後覺得這部電影少了那段也沒差,甚至不看這部電影也尚好,也姑且要補充說明一番。

    二,這篇評文提及的所有人物都以演員名稱代號之。
    為甚麼?因為我記不住。七位要角從登台到落幕,唱名次數總合不到三回,各別點名未及十次,提及七人殊異的職業沒有五次,提供全體演員在同一幕讓觀眾有機會鳥纜搞懂誰跟誰的時機則是......零次。還是在我睡著的時候有提到嗎?有的話就抱歉了。不過也罷,對部我十年內都不想重看的電影,沒甚麼必要付出這精力。

    二戰末期,諾曼地登陸戰開始的時期,美國軍方的喬治克隆尼(戲內當老二戲外當老大)中尉說服了羅斯福成立藝術拯救小隊,以軍隊特遣的方式四處找尋被納粹偷拐搶騙而來的藝術收藏。
    喬治克隆尼招集了六個藝術界的高手,包括:
    麥特戴蒙(戲內賣張臉戲外賣人情)
    比爾墨瑞(戲內戲外都過氣)
    約翰古德曼等一干
    加上
    戲份有跟沒有都沒差的內應凱特布蘭琪(我拿影后超爽ㄉ)
    等八人,一起擔負拯救藝術的責任......然後要這些藝術家當阿兵哥衝前線。這就是劇情的概要。

    《大尋寶家》的劇情除去結局的收聲外,皆支離破碎到令人不忍卒睹。
    導演喬治克隆尼的人緣極佳相當有名,他似乎也把這手腕伸出螢幕跟觀眾「裝熟」。他完完全全假設了會買票進戲院的都是他的朋友,都聽他在派對談過他修改多時的劇本概要了,所以沒必要再放些基礎中基礎的時代背景在片中交代。
    不知道西洋藝術史?
    不知道二次大戰史?
    抱歉,我判斷你是個糟糕的影迷,判你忍受兩小時一頭霧水之懲罰吧。
    八位主角齊聚一堂的時機極少,更多的是兩兩成群,廣散於歐陸各地找尋線索。既是要走多線發展的劇情,每回出任務的前情提要卻都模糊得可以黏磚。
    例如,比爾莫瑞如果在這一幕被喬治克隆尼囑咐找尊拉菲爾的人像畫,下一幕他就已經抵達比利時跟神父攀談起來了,觀眾還不知道拉菲爾跟比利時有何關聯,換一幕,比爾莫瑞已經又變到西德邊境,跟同事漫談起比利時其他藝術品的下落。所以...拉菲爾到底跟比利時有甚麼關係?
    這類問題,《大尋寶家》都是不想回答的。
    so so。缺乏提示的大時代歷史劇,搭配上十幾段毫不相關的冷門史事,這能不演的零零落落,缺頭斷尾嗎?
    一盤散沙的情節不打緊,喬治克隆尼太愛說教的毛病,強而有力的替本片的悶味加料。
    兩個小時,只見喬治克隆尼很努力的在說教,為了他口中"歷史的活見證"藝術品奔走四方。越是開口,我越懷疑:這個喬治克隆尼中尉他是不是上帝派來的使者,又或著是來自未來的時空旅人。
    他的洞見太全知,可以預測到納粹必定戰敗的事實,德軍很壞美軍很棒的角度之二元之單純,也令人不得不失笑。
    電影跟小說很像,作者得設計英雄跟觀點進入故事的骨幹上,好安排他自己想說的一些東西。而,如果劇情需要一個英雄,他可以是主人翁;如果電影需要一個觀點,它可以是旁白。當劇中的主人翁身兼劇外的旁白,卻又沒有明顯的抽離身分時,他跟全知全能的神其實沒有兩樣,因為他就是作者的意識本身。作者怎麼可能被劇中人擊敗呢?但是一個太刻意不敗的觀點,可就不一定能被劇外人給接納了。這種彆腳的粗糙說教充斥全片,讓人生煩。
    散漫的劇情,說教的空泛,又配上了群明明該很有特色卻從樣貌至個性都模糊得角色打造(我甚至不會說是刻版,因為這部片連刻的力氣都沒費),這回《大尋寶家》實在是喬治克隆尼找了親朋好友來眾星拱月一番的超級自high片。
    大家花錢看喬治克隆尼演講兩小時,附贈軍裝帥照,多好!我還能說甚麼呢。總之,爛透了。
    我實在很不解......《大尋寶家》的The Monuments Men部隊雖然是真人真事改編,我也沒聽過這段歷史,但我想,以這樣正氣凜然的素材,又以喬治克隆尼過去的導編成績,他真的有可能拍不出更好的改編嗎?

    我的意思是:假如從藝術家從軍的角度去看戰爭的黑白,假如從羅浮宮也展義大利作品的史實切入藝術為什麼非要限定國族的爭議性......假如假如,挖得深些,都是大可發揮的地方。以喬治克隆尼有過《神經殺手 》(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與《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這樣錯綜敘事的導演經驗,我很難去解釋,何以他會在這樣保守的題材上,撞一遭滑鐵盧呢?

    推薦各位一本書:《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31722/
    這是一本想從希特勒的閱讀經驗上分析希特勒人格的企圖大作。之所以提,是因為裡面費上不少篇幅,鉅細靡遺剖析假設了希特勒的藝術品觀。這個德國暴君,為什麼致力於打造首都博物館,欲收天下精華於柏林呢?出於自卑,出於志向,最後影響了德國的搜刮藝術品政策。
    如果說《大尋寶家》的故事是表象,《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就是影子,可以令人補足本片甚少的德國陣營在藝術品大戰的資料。一光一影結合,方能窺探真實的輪廓,而非一廂情願的妖魔化彼此。
    而且......緩緩讀這樣一本書,可比《大尋寶家》枯燥的兩小時觀影經驗,要有趣多了!

     7 ) 胜者即是正义

    纳粹收藏艺术品就叫破坏,同盟国收藏艺术品就叫拯救?马勒戈壁。犹太人就是聪明,自己干不过德意志帝国,然后跑到美国雇了一堆穷苦人家的孩子替自己报仇,本就是成王败寇的事,偏要分出正义邪恶。
    所有控诉纳粹罪恶的不外乎集中营(犹太人通过控制财富然后世代奴役别人的手法引起希特勒的厌恶),艺术品也能拿来攻击纳粹太可笑了吧,人家对艺术品的鉴赏和爱惜绝对不亚于所谓的同盟国。

     8 ) 影评:沉闷难懂

    ≪盟军夺宝队≫,这是一个二战中的小团队保护伟大名画的真实故事。但不管怎么说,这片实在太沉闷太难以看懂。敬请观众千万不要拿本片当是动作片,尤其片中有点过于说教意义,否则你真的会大失所望,信不信由你。配音,本来我对长影这次既抱有信心和担心,可惜最终效果更多的还是担心。总之,爱看不看。

     短评

    有制服克鲁尼大叔就够了!

    6分钟前
    • 啃啃
    • 推荐

    拍的又乱又轻浮,只有Cate Blanchett表演特别稳,其它的角色都特别飘。

    9分钟前
    • 小晨
    • 较差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还是没能找到讲故事的角度,其实我很有兴趣听到某单个人物的详尽版本(比如布兰切特的),但人物实在太多了,到最后不知道要说的是保护文化很重要还是体现战争的残酷。编剧竟然是argo的,大概是把自己的狗血都在上一部里撒完了,这部严重缺氧了是吧

    1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没想到课堂上学过的Ghent Altarpiece(根特祭坛画)还有这样一段历史,看过这部影片会使你以后更怀有感激之心地去参观艺术馆。新颖的视角拍战争片,没有血腥杀戮,只有辉煌的画作雕塑。虽然少不了战争片的特有要素:英雄主义色彩和对敌人的仇恨,这片还是一部很OK的feel-good movie。

    15分钟前
    • yicdian
    • 还行

    简直太low不能忍,全篇基本不着重点,而踩点部分又无理煽情过度说教,最后还来一个Q&A结尾点题,直接在电影院扶额无法直视,low到爆!!!(以及内核是不是很想来一下十一罗汉啊?呃呵~~

    17分钟前
    • 冻冻kirakira
    • 较差

    靠,为什么要把名字翻译的这么萌!!!我乍一看还以为是 萌宝夺军队!!!

    20分钟前
    • 豆瓣酱里的鸽子
    • 推荐

    就像看了一场NBA全明星,我说的是近几年毫无新意哈欠连连不断转台平庸至极的全明星

    23分钟前
    • Fitzzzzzz
    • 还行

    选题相当赞,真实事件永远最震撼人心。最喜欢片中唐顿老爷见到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抱子像激动得快流泪那个细节,简直感同身受。只是欢脱的气氛和想表达出来的历史沉重感略不协调,感觉克鲁尼既想拍另外一部十一罗汉又想拍战争史诗,结果弄巧成拙了。不过作为一个认油画强迫症患者,观影体验还是不错的。

    25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或者是乔治·克鲁尼太想在真实上做文章,故事太平了。一段段无聊对话,一场场毫无波折的故事。只有伤感却没有冒险与紧张,更不要提惊心动魄了。甚至由于平淡,那些人为保护艺术品所做的牺牲都显得那么轻。电影毕竟是电影,需要更多的转折与惊险来支撑影片。除了凯特·布兰切特,看点太少。还总放主旋律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好多人都提前离场了,在场的纷纷掏出了手机

    32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还行

    观影前看有媒体抨击本片 直言“烂片” 在我看来 是作者看明星耍帅上演全民偶像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 本片虽众星云集却没有纯粹的主角 乔治大叔身兼导演编剧演员 不能不说煞费苦心 纵观全片 虽讲述沉重历史时期故事却惹逗观众不下十次 而重结局轻过程的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好的铭记这段历史 充满人文关怀

    35分钟前
    • Jason_波波
    • 还行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39分钟前
    • 假面Vic小飛俠
    • 还行

    berlinale2014.Day 3.请直接忽略这部片,不要被卡司和题材给欺骗蒙蔽了双眼。真的,向真正的战士致敬。去你的钻石王老五。

    44分钟前
    • 鸡头井。
    • 很差

    题材好≠电影好,本来以为只是「平庸」没想到如此「难看」。嫌弃《为奴》太主旋律的都来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国白人自恋主旋律,从头到尾充斥着做作的假大空和说教,奥斯卡级的演员们全成了木头,剪辑配乐无一不恶心,根本找不到任何加分点,几度看得白眼想吐,跟天朝抗日神剧无本质区别,怒打一星。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很差

    我以为会是动作基情片,结果是没有剧情的剧情片。

    50分钟前
    • 张无情
    • 还行

    对于我来说,看完只想飞奔去欧洲。。

    54分钟前
    • 密斯Tracy
    • 还行

    2.5吧....超豪華卡司煮出如斯平庸無聊的菜色,太浪費了....Clooney再次證明了他沒什麼當導演的才華...不如專心演戲嘛....拍得很散,多線群戲調度吃力,沒有一線拍得深刻,都在蜻蜓點水,平常似乎想要詼諧一點,但又不時冒出主旋律說教或煽情實在尷尬....

    59分钟前
    • 裘笛
    • 较差

    大牌云集,可我真觉得挺难看的。。。笑点有点牵强,刻意煽情的地方又不动人,流水账一样的感觉~ 影院里坐我旁边的美国人看睡了打起呼噜,结尾看到挂美国国旗很多人开始喝彩鼓掌,所以这电影其实大概只适合自卖自夸吧。。。

    1小时前
    • kallen
    • 较差

    好比就是打算做佛跳墙的材料却做成了一锅东北乱炖,白白浪费了好演员,编剧导演不给力!

    1小时前
    • 元宝宝
    • 还行

    时间空间各种跳,故事乱七八糟,戏份的安排让人时常忘记某些人物的存在,没有半点风格,节奏也不统一,开始你以为它是冒险片,结果它前面还有点喜剧,然后你以为它是喜剧片,结果中间它开始严肃起来,连高潮都可以让人昏昏欲睡,还真是难看到一种境界,真的是浪费了一票大明星。

    1小时前
    • Ron Chan
    • 很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